中医与西医:经验和解析科学
我的家乡有一句方言,如果一个人总是迷迷糊糊,魂不守舍的样子,大家就说 这人是个癔症蛋。 我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大迷糊,因为总是在想一些没用的事情,导致饭也忘了吃,觉也睡不好。 失眠的苦恼很多人都有过,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明明已经很累了,躺下就是睡不着,脑袋里东一个念头,西一个念头怎么也停不下来。 去看中医,大夫说你这是思虑过重,只要放松心情,好好吃饭,多出门转转就好了,并顺便开出几副极苦的汤药。 去看西医,大夫说你可能是抑郁合并焦虑,需要远离压力源,自我接纳,活在当下,并顺便开出几盒名字很复杂也记不住叫啥的安眠药。 大夫的话听起来很简单,要做到却那么难,我只是想睡个好觉啊!人生下来难道不会睡觉吗? 慢着!生完孩子我终于发现,原来人生下来真的不会自主入睡,婴儿要困了只会哭闹不休,需要大人不停地摇啊晃啊来帮助它入眠。到了傍晚尤其闹得厉害,几乎每天的哄睡都是一场挑战。 电光火石间,我发现了一件事情,失眠只是一个表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也许是房贷没还完,也许是对象闹脾气。如果一个人长期连续失眠,状态就会变得很差,中医可能会说 这是癔症,西医可能会说 这是焦虑抑郁,但这都只不过是人起的名字,用来描述这种痛苦的状态。 失眠的本质其实是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处于紧绷的状态,就好像一个野人被老虎追着跑,神经系统可以瞬间绷到最紧,让他跑的很快,好逃过猛兽的追捕。在这种紧绷的状态下,他甚至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睡觉,但是等他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他就会停下来休息,紧绷的神经系统放松下来,他会和别的野人互相安抚,一起入眠。 如果一个人脑袋在不停地思考,不给自己放松休息的机会,身体就会认为你是遇到了危险,自动把神经系统绷紧,这就好像一个野人在不停地跑,七乘二十四小时地跑,那这个野人不累死才怪。 所以啊,本来也没有什么焦虑抑郁或癔症的问题,中医和西医都没有错,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这种异常的状态,并各自给出治疗方案。 但其实一个人睡不着,只不过是因为脑子一直在想事情,只要能够专注呼吸,停止思考,睡眠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也许我们的祖先也并不需要睡整觉,毕竟有什么风吹草动需要随时站起来跑路,八小时睡眠完全是工业化时代的必须,因为打工人要按时起床去搬砖。每个人所需的睡眠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完全不用羡慕那种每天只睡四小时也能保持精力充沛的天选之子。 倒头就睡的人很可能都是天生的,羡慕不来。如果你已经尝试了各种办法还是睡不着,就尽量模仿一个野人的状态,吃好喝好,出门转转晒晒太阳,到了晚上,吃饱一躺,啥都不想,失眠就自动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