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天下让”,泰伯孝敬尊礼,人类文明的标杆
“三以天下让”,泰伯孝敬尊礼,人类文明的标杆《孔了凡-人类文明史话(草稿 10)》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论语 泰伯篇》
《史记 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泰伯至德至孝,养“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之志,“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成太王之愿。周国在文王和武王的治理下,天下归心,迅速强大并铲除暴君商纣王,周公制礼作乐,至此天下太平。
以孝为德,以让为礼,泰伯创建了人类文明的核心理念,为文王以德治国树立了榜样,为周公制礼作乐构建了框架体系!为后世孔子创立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做出了实践上的先前准备。(待续)
孔元2574年五月廿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