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求积仪的原理简要说明

2022-09-26 01:05 作者:我恨PDN定理  | 我要投稿

一、几何部分的证明

求积仪,顾名思义就是测量区域面积的仪器,由于我的百度百科不知为何崩溃了一周,我又在维基百科上找到了介绍:

图片


下面的六幅图中,第一排第一张是球面(极点)求积仪、第四张是线性求积仪、第二排第二张是斧状求积仪
我们先大概介绍一下求积仪的工作原理
大体来看,求积仪测量面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长杆”在平面上扫动,这个扫动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表示:

图片


图中的左半部分是长杆左端扫过的区域,右半部分是长杆右段扫过的区域,由基本的割补原理,可以得到下面这个重要结论:

图片


此时的S扫为长杆扫过的面积(理解为单次)
接着我们分解这个扫动的运动
很明显,杆的运动可以分解为平动和转动,其中,我们定义有向面积,即杆在沿其正法向方向运动时面积为正,反之为负,由此可以得到下面这个重要结论:

图片


其中R是杆法向方向的距离,L为杆的长度
下面来说转动:有向面积的定义类似,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式子:

图片


其中,θ为转动角度,l为杆长
如果我们将杆的整体运动分解,将其所有法向移动视为f,转动角度视为g,由此我们得到下面的式子:

图片


最后的等号是因为,当求积仪为有约束的求积仪时,左端的移动距离最终为0,亦即θ经过正负向叠加为0,这就是求积仪的工作原理
那么对于斧状求积仪又是怎样的呢?
斧状求积仪并不满足左端闭合的情况,此时,我们只需反向再绕一圈,此时,左端的运动轨迹为闭合曲线,也就满足了上述条件,但是对于其产生的误差,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图片


σ表示重端的位移,显然,在L充分大,重端与轻端质量差充分大时,逆时针与顺时针的差可以忽略,法向位移等于重端位移,由此也证明了斧状求积仪的使用原理

二、代数部分的证明

本篇仅以有约束轴的求积仪为例来证明
先给出咱们的两个主角:极点求积仪和线性求积仪

图片


左边的是线性求积仪,右边的是极点求积仪,我画了两个更形象一点的图:

图片


这是极点求积仪,L是杆长

图片


这是线性求积仪,L同样是杆长
事实上,我们可以将二者做一个统一,本质上,是左端受到约束曲线的约束,导致最终左端位移为0,我们用下图来表示:

图片


图中(a,b)为左端坐标,(x,y)为右段坐标,L为杆长,那么运用格林公式,可以得到下面的推导过程:

图片


当然,使用格林公式的“向量形式”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由此,我们使用代数工具证明了有约束轴的求积仪的原理
另外地,如果使用闭合曲线的转化方式,也可以将斧状求积仪的证明转化到这个上,其中法向位移近似等于重端位移即可,留给同学们自行探究!(当然为了严谨,可以用曳物线来近似)


求积仪的原理简要说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