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科普展览策划与设计真题解析

2021-01-07 13:52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考研

科普展览策划与设计

954专业设计基础考题解析


考题描述: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大道至简”,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则强调“少即是多”,请根据报考专业结合自身理解,完成至少两件以上的设计作品,并用文字加以描述,表现形式不限,使用材料不限。

1考题形式

根据考题的描述,从科普展示的角度来看,今年的题目非常明确-分别以“大道至简”和“少即是多”为题,完成两个展示设计方案,材料不限。这样具体的来看,这个题目就非常直接了,没有要求必须要画素描,也没有要求必须一个黑白工具一个彩色工具,所以最聪明的画法就是画两套我们平时考前准备的方案就可以了。

2改革力度

今年题目的改革力度相较与前几年还是相对大一些的,从3小时一张快题,20年改为了3小时一张快题加一张素描,到今年的3小时两张快题。但这也遵循了清华美院选拔优质学生的一个诉求,也许从2020年往后每一年的题目、绘画材料、绘画形式和纸张数量要求都不尽相同了,考生们应该尽早的从准备直线方案还是曲线方案,三个小草图还是五个小草图这样局限的思维里跳出来,更加注重平时的手绘功底的训练,开拓自己的思维和眼界,可以做到方案下笔就来。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今年的考题还是没有跳脱我们之前总结的两类题目,1具象的物体,2抽象的词汇,抽象的词汇在13年“科学的历程”这道题目就有所考察,针对抽象词汇怎么转译到曲线和直线的方案上,我们在考前也是多次讲解和模拟了,唯一不同的就是从一张快题变为了两张,今年到最后只准备了一套方案的同学就相当吃亏了。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多次强调,方案至少两套,多多益善,对考试才能应对自如。

3解题思路

“大道至简”“少即是多”跟13年“科学的历程”考题是极为相似的,都是给出了一个词语,而不同以往的考题给出蒲公英、银杏叶等具象的图片方式来考察。我们也多次强调,遇到这类的词语类型的题目,一定要找到一个具象的物体来当做画面方案演变的一个切入点,从大而空的哲学思想,具化它的形态。举个例子,“科学的历程”我们可以用“道路”“箭头”等具象物体和符号来表现,进而很容易的可以推导出“科学的历程”等“线性关系”,可以用直线方案去扣题。


而今年既然考的是两张试卷、两个题目,就要更整体的来看,找到“大道至简”“少即是多”的差异性,很明确的给评卷老师看到,两张快题,我分别表现出了“大道至简”和“少即是多”两种不同的方案,才是聪明的做法。中国的“大道至简”往往更加从哲学思想层面来考量,更加强调虚空、留白、道法自然,举个例子,那我们就可以用“太极图”等这些具象的形态来对“大道至简”做一个图形化的解释,进而可以推导出一个曲线的方案。


西方的“少即是多” 强调现代主义,机械化,可以用“现代主义建筑”“包豪斯”等来做一个图形化的解释,进而抽象出一个直线的方案,两个方案,一直一曲就很能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了。当然这只是解题思路的一种,最直截了且最出效果最出彩的一种答卷形式,有一些同学可能画了两张不同的,一张黑白的一张彩色的,一张马克笔一张铅笔、一张马克笔一张彩铅等,两张从内容和绘画材料上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吃亏了。 


3押题预测

今年的考前押题都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果不其然“大道至简”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归纳,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也多次强调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灯笼、榫卯、皮影、竹简、折扇等都是平时模考的题目。


对西方文化的考察在课上也多有练习,多是一些抽象图案的转换演变,道理都是相通的,要求同学们做到至少准备一直一曲两套方案,只要考场上灵活应变,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2020年考前封闭班模考题目:    


4明年考生建议

近几年美院的考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不按常规出牌,这就更需要准备考清华美院的学生平时打好基础,切不可盲目应试,但是无论考试形式如何变化也是万变不离其宗,题目、形式也都在预期范围之内,对于科普展示的考生来说,还是要多多围绕自己的专业展开,多总结、多尝试、不要限制自己的思想。


考试改革是美院的老师们也发现了应试考试这一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一定会在考试状态趋于稳定的时候来做一些调整,从而录取到更优秀的人才。目前的考核方式对于手绘功底好的同学是非常有优势的,所以建议明年的考生要在寒假期间注意基础手绘技法的练习和方案的积累,才能在考场上做到游刃有余,成功上岸。

202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科普展览策划与设计真题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