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拍一部视效惊人的,巨大的电影!


我们要做的,是一个视效惊人的、巨大的电影。—— 《刺杀小说家》导演 路阳
第一次感觉自己是在真正做视效大片了......比《流浪地球》难很多很多,绝对是巅峰级的挑战。 —— 《刺杀小说家》视效指导 徐建
今年春节档最“神秘”、最让人好奇的影片,莫过于由路阳执导、宁浩监制的《刺杀小说家》了。
目前我们仅有这几个已知信息:
电影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路阳亲任编剧并改写了故事;
雷佳音、杨幂、董子健、于和伟、郭京飞、佟丽娅等超人气演员组团加盟;

充满玄幻色彩、波澜壮阔的震撼视效,而且影片还将以 IMAX3D 格式上映……
余下的一切未知,都将在大年初一的 IMAX 影厅被彻底揭晓!

01 只要“相信”,就能实现,哪怕是凡人要“弑神”
这是一个关于“相信”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平凡人因为“相信”而改变世界的故事。
几年前,导演路阳看到作家双雪涛短篇小说集《飞行家》里一个题为《刺杀小说家》的故事;
他被小说中“现实世界”和“小说虚构世界”之间彼此共生、又相互影响的设定吸引,产生了“把这一设定搬上大银幕”的冲动。


他立刻着手改编剧本:
在小说家路空文(董子健 饰)笔下名为《弑神》的小说世界中,天神“赤发鬼”残暴统治,滥杀无辜。

少年空文被赤发鬼派出的“红甲”追杀,于是决意反抗。
空文一步步搜集证据接近赤发鬼,走上“弑神”的道路。

此时在现实世界,正在苦苦寻找失踪女儿的关宁(雷佳音 饰)被女律师屠灵(杨幂 饰)指派,去杀掉马上就要完成小说的路空文。


《弑神》这本小说触动了现实中屠灵老板老板李沐(于和伟 饰)的利益,并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旦小说写完,李沐就可能面临末日。

关宁找到路空文,在与他的对话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小说世界里,“赤发鬼”想隐藏的事情也逐渐浮出水面……

《刺杀小说家》原作小说想表达的内核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
大雪覆盖不了凡人的热血,尊严和自由在绝境里逢生。
所以,“小说家”透露给“杀手”的是什么秘密?
“赤发鬼”是怎么来的?
最重要的,一个“凡人”到底凭借什么得以“弑神”?

02 “全中国”特效班底,让“不可能”的视效大片成真
《刺杀小说家》视效指导徐建这样回顾本片的拍摄制作:
我接到这个项目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路阳你是不是疯了?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高难度,让我们真正觉得自己是在做一部视效大片!

2月7日举办的“IMAX大师课”直播中,导演路阳带着他的“刺杀小说家宇宙组”(主创组),在2个多小时里回顾了他们“实现不可能”的全过程。


在拍完《绣春刀2》后,导演路阳花了五年时间筹备《刺杀小说家》。
一年筹备,一年多拍摄,两年半时间专门做特效。

打一开始,路阳导演就知道,他想做的是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从未有过的视效大片。
《刺杀小说家》里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容易理解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小说里充满奇幻色彩的“异世界”。
异世界要有很强烈的质感,既有真实感,又有一种奇妙的色彩。

片中所有异世界的部分全部是特效,大场面和奇观。

为满足导演要求,异世界和角色的概念图画了2000多张;

“分镜”做了4个多月,分镜头故事板有2095张;

普通电影调色十几天就调完了,但《刺杀小说家》的调色用了一个半月。
负责影片特效制作的MORE VFX,曾经打造过《三打白骨精》、《一出好戏》、《流浪地球》等重特效的影片。
创始人徐建坦言,之前最长的一次特效制作时间是《流浪地球》的9个月,而这次是两年半。
光是参与视觉特效的团队规模就达到七八百人。

片中宏大而壮丽的异世界场景,都是通过置景和和特效打造出来的,所有“异世界”的戏全部在摄影棚里拍摄。

整个场景搭建耗时五个多月,建了20多个摄影棚,搭建面积17万平方米,都是大场面!

除了实景和周围的蓝绿幕拍摄,后期还加入了大量的电脑特效延伸场景。
片中形态各异的数字角色该如何处理?
怎样才能让演员跟数字角色对戏?
如何去体现特定角色的巨大感?
影片决定采用“动作捕捉”和“虚拟拍摄”来打造各种异世界中非人类角色。
《刺杀小说家》是国内电影第一次大规模使用虚拟拍摄技术。
在一块800平方米(当时中国面积最大)的动作捕捉场地中,全方位布有120个动捕摄像头;

演员的跑、跳、吊威亚、空中打斗动作都能完成虚拟拍摄。

在现场看到本片的虚拟拍摄场景、了解过制作细节后,连吴京也忍不住大喊一声“哇”!

对特效工作之重,路阳导演补充了一些“小花絮”:
在这个项目上,徐建本人几乎随时待命;
去年疫情隔离期间,他公司300多个员工通过云技术远程操控公司电脑渲染,几百台电脑一刻没停地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成片。
当我们以为“特效大片”是好莱坞的专利时,《刺杀小说家》凭借“全中国班底”实现了不可能。

03 “红甲”,“黑甲”,和终极梦魇“赤发鬼”
随着影片上映进入“倒计时”,片中三位重量级异世界(数字)角色一逐个揭晓。
有着谜样身份的“红甲”,是个身高超过1米9、身手矫健的“美男子”。

他的脸被面具遮住,充满压迫感,每次出现都会以伶俐之势取人性命。

“黑甲”是个对小作家路空文来说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由郭京飞饰演。

据说为了让面部最细致的表演全部传递出来,特效化妆会紧贴面部、甚至连眼皮上都要粘乳胶;
每次用六七个小时化妆、而妆效只能持续四五个小时——郭京飞常常拍摄一天滴水不进,卸妆后眼皮红肿。
费这么大劲演了一个“不看演员表都不知道这人是谁”的角色,郭京飞却异常兴奋:
“因为这个角色实在是太帅了!”

影片中最“大牌“的角色,就是制作周期超过10个月、前后设计了几十版,每分钟“片酬”高达200万人民币的——“赤发鬼”了!


赤发鬼“身高”15米,有40万根毛发,全身毛孔90万个,而且每个毛孔都有呼吸感,跟着肌肉拉伸和表演展现出动态。

诸位可以想象一下他在顶天立地的IMAX银幕上,会带来怎样的冲击力!

04 IMAX 「特制」拍摄计划,和“超过一小时 IMAX 特殊画幅”
汇聚了众多顶级电影人和视效团队的《刺杀小说家》,用ARRI ALEXA LF拍摄,并入选了“IMAX 「特制」拍摄”计划。

“IMAX 「特制」拍摄”计划是 IMAX 与ARRI、Panavision、RED digital Cinema、Sony等一流摄影机制造商共同打造的项目,经过 IMAX 认证的高端摄影机将以 IMAX 格式拍摄,并配合 IMAX 专有的后期流程完成后期制作。
索尼VENICE摄影机拍摄的《壮志凌云:独行侠》和ARRI ALEXA LF 拍摄的《沙丘》都是“IMAX「 特制」拍摄”计划中的作品。

每年仅有数量有限的电影会被选中参加这一计划,《刺杀小说家》就是中国电影的代表之一。

在影片拍摄和后期的过程中,主创与 IMAX 团队积极合作,从画面、音效和影院放映等方面采用 IMAX 技术,打造出相当独特的 IMAX3D体验——其中包括超过一小时的 IMAX 特殊画幅比。
路阳说,《刺杀小说家》代表自己在电影生涯的一个全新尝试:
只有在 IMAX 影院,观众才能完全沉浸在我用心打造的、奇迹壮观的异世界中,IMAX 呈现的画面将超越大家想象。

由“全中国团队”诚意打造的超级特效大片,加上 IMAX 的技术赋能;
《刺杀小说家》不仅从情节、更从影片的制作故事本身向我们传达出“相信”的力量
——真正的“中国大片”,只要我们“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