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个人笔记简编 1.6.17-1.6.20

第六篇 工资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本身没有价值
在雇佣劳动下,货币关系掩盖了工人的无偿劳动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如果日工资保持不变,而工作日延长或劳动强度增大,劳动力价格仍会下降
一旦工作日不再包含一定的小时数,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之间的联系就被消除了。资本可使工人就业的时间少于维持自身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时仍能榨取剩余劳动。
在一个产业部门内部,工作日越长,工资就越低。劳动价格的低廉刺激劳动时间的延长,但劳动时间的延长又引起劳动价格下降。
劳动力价格由『(劳动力日价值)/(一定时数的工作日)』决定,而分母增大时,分子增大的速度更大,因为劳动力的损耗加快了。
当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不变时,劳动强度增大使劳动供给增加,由此造成工人间的竞争,使资本得以压低劳动价格,反过来又能延长劳动时间。这时,工人要获取平均工资就要付出更多劳动。
资本家利用工人的无偿劳动进行竞争。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日劳动价值=劳动力的日价值(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劳动的质量有产品本身控制,产品必须有平均的质量,计件价格才能得到完全的支付。对劳动的监督因此大部分成为多余。
计件工资使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更容易实现。
计件工资给个性提供较大的活动场所,一方面促进了工人个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自由精神、独立性和自我监督能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互相竞争。因此计件工资有一种趋势,在把个别工资提高到平均水平以上的同时把这个水平本身降低。
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表现为更多的货币。
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发达的国家,其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超过国际水平。
货币的相对价值(表现在商品价格上)在发达国家比在落后国家要小(名义工资在前者比后者高,而同剩余价值和同产品价值相比较的劳动价格,在后者高于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