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日里

2022-10-14 13:21 作者:欧阳_小龙  | 我要投稿

等新身份证办理好寄到我手里以后,就出发了。不知道去哪——我唯一的无论如何也想实现的愿望 它偏偏就能在随时随地得以实现 常常使得我进行自演自答默想游戏时出现下述场面—— 广阔而清澈的天空中,几缕轻盈细白、云构成的丝线在微凉的东风吹拂下拉得老长,彼此缓缓交织在一起。明亮的光线不偏爱任何一方,洒落在叶丛、草地、田坎,和河流中随波浪旅行的泡沫上。万物向生,色彩纯粹而天真。群山温暖,轻快地扑腾蹦跳、忙于衔枝筑巢的鸟儿们的啁啾声此起彼应……本来人也应当在这样的日子里受自然气息感染而就在劳动的闲暇、伸出手擦拭额头刚刚冒出的几滴汗水的片刻里不经意地歌颂起生活、庆幸自己还活着的……本来...是这样。 仿佛春日的气息无法涌越由旧的玻璃和窗框将屋内外相连所构成的界限——充满了无数种欢快的空气,挤不进这间横梁布局错乱、若不注意便会把头撞上去的小二层楼中。神灵令其以物质形式显象、占据宇宙的不小部分、馈赠于只有人才能全然接收到的特殊礼物,传达不入正在这间屋内苦苦愁思着的青年的眼睛和耳朵中…… 背靠着稍显得有点发黄的屋墙,眼睛低低注视着蒙上了一层灰尘的水泥地面,“我的未来……一片漆黯……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呐……” 青年他多想纵容他本来就擅长的悲观,放弃理想,卸下长期以来因极少被人倾听留意而产生的重负,可怜孤单落寞的自己,顺便狠狠嘲笑世界上过去存在未来也将持续存在、但却不属于他,不能为他所拥有的全部美好事物一番 只是每一次他的胸口被混杂了诸多种忧虑和哀愁的情感掐得疼痛、喘不过气,他寓情于景 欲将人世间唯为人体会的悲伤作为对象吟咏感慨时——内心底都会有个孩子般抗议的声音响起,穿透他的身体 无情撕破他的闹剧,不允许他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 有哪怕一瞬的动摇。 “你明明就是偷懒,感叹个鬼!分明现在就能做的事。” “未来不可预测,你却偏想要生活尽可能地适应你空想出的模式。” “你知道自然法则在人的感知极其有限的一生中的具体表现,知道人来自光自行出现 发生 并显现形象的地方,知道的知识多得简直让你对待人的生活中所蕴藏的全部内容都能足够地游刃有余 坦然自若。” “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做起!确定自己生活的主要方向 在现实中明确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吗?这条路上不会让你错失任何风景。归根结底,你还是在疑惑 不去信任,觉得生活会像过去你曾依赖、喜爱过的人那样深深地折磨、背叛你……你错了,生活永远都是它本来模样,将它染上鲜艳或浑浊的颜色的 ——是你自己。” 我难过消沉的次数,远比我眼睛中频频闪烁着快活的闪光的次数多。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就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资格向他人传述乍一看还有点道理的话——“一个连自己的人生都不能照顾的人,即便他对生命的知觉相较于普遍地过着常规生活轨迹的民众而言要更加地广远深刻,他也没有引导人追求幸福的能力 因为他甚至不能向他人提供一个幸福的准确概念。” 与其挑出人的错误,不如向人确切地展示一个得以让他体会到灵魂层面的欢愉的可能性。“积极对待万事万物的人,总是会被他人效仿。”于是,发现问题也许不易,但解决问题 明显更重要,所以 这一步我要先走出去 亲身实践体味,随后才能用 因为无一遗落“承担自身生活中种种为生存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而奋斗”的考验,声音和外貌、皮肤的纹理上都刻印了生活深深的痕迹的样子向他人传达——我所理解的生命的实质 这样的想法让我安心。(好困哦...可是我又想趁着带来阵阵凉气的夜雨还未结束,把这篇说说搞定了——白天没有机会长时间不受噪音干扰集中精神在构思和灵感的呼唤上...) 我的愿望对物质层面的要求并不苛刻。登上驶往远方的高速客车、告别这一块我在此渡过近二十年岁月却没有扎下能为我的情感汲取营养的根茎的地方,无论结果是某一天在外安下了家还是自己长年累月地在许多地方打过或长或短的工 ,流浪漂泊,我都再也不会在这个小镇里久留了(几位要好的朋友在过年期间会在这个地方集合,所以每一年能回老家的话还是会尽力回来——同理,要是自己喜欢的伙伴住在某座高山 那我就爬上山去寻他。“快乐只在分享时。”再说 我本来就爱跟人玩耍) 没有预设好的目的,没有出发当天为我送行的人。我既在回忆中找不到安慰,也不能通过想象有所可期的未来获得动力。我独自一个漂浮在分辨不出上下与前后的深邃的苍白空间中,时常感到无助、悲痛、多想在曾体会过跟我有类似的精神感受的人的怀抱里放声哭上好久,多少次在梦中同伙伴一起欢快地游戏、冒险。可就在这样看似无路可行的处境中,我看见的物体的轮廓和它在不同时刻的太阳所散发出的光线底下着上的色又是多么清晰,我听见人灵魂的渴求和它因幸福和悲哀剧烈反应而在人与人心中引起的回响声又是多么清楚。人真实的生活连同自然界中无数光彩与不可再现的振动一起,在我的脑中久久地嗡鸣,让我意识到我所拥有的仅仅是“一个现在”而已。仅此 ,便心满意足了 人所能经历的,本来就只是普通的一天、普通的瞬间。如若真有特别,那它也只能来源于人心灵的感动中 (最后一句话模模糊糊,虽然再次强调了精神的重要性,却没有明确地指示出心灵的作用以及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各式各样的反应时所需要满足的相应条件。值得注意) (记载了前人智慧的海量书籍,会帮助你解决掉许多困难。) 其实哪有找不着南北,分明是真理摆在那儿一动不动 人懒得去看罢了(就像我自己常跟自己说的一句杀伤力巨大的话,“有空感想人生,不如多看点书。”) 截图来自羽海野千花老师的《三月的狮子》(人的想象力在一定的情况下不会因为年龄的增大而消逝,相反 它会因为人对自己的情感愈加趋于完整的体验和在现实生活中所见所感的积累变得更加庞大、细腻、富有童心而不脱离现实要素——一位又一位令我尊敬的前辈一次再一次地向我证明。)

我在十七岁的一个夜晚的梦乡中所见的一段生活情景恰巧跟这幅画面的构图极其地相似。

以固定的距离有序地背向漆黑的森林排列、画面中台阶左侧的小铺的织布棚顶下悬挂着的灯全都散发着蜡烛燃烧般柔和的暖光。在远处散步、聚堆的游客的呼吸缓慢而均匀。人们欢笑,沉浸在一片祥和、温馨的气氛中。我与谁就并肩坐在这样高高长长的台阶上,两两无言 细细体味着 在各自心里流淌的平静的幸福……

(我坐在左边)

平日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