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学语文板块教学方法

2022-08-10 23:58 作者:盼望小可  | 我要投稿

“板块式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模式,一种教学思路。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板块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目标,组合内容

板块教学是将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分为几个明显不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使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呈板块状分布排列。目的在于让课堂更加清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因此版块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选择相应内容进行组合,形成内容不同、各有侧重的几个板块。例如,在教学《生命 生命》一课时,可以将课堂设计成三个板块:感受词语的温度、读出文章的情感、学习表达的方法,这三个版块分别对应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读写“骚扰”“茁壮”等词语并理解意思。

②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引发对生命的思考,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

③学习叙议结合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这样一来,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每个板块分别用力突破各自的教学目标即可,教师教得清楚,学生学得轻松。

二、依据学情,选择策略

教学中每个板块并不是平均用力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决定每个板块的着力点和不同的教学策略。《生命 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品词析句能力,所以前两个板块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反馈为主,教师只在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提升即可。

“感受词语的魅力”板块直接检查字词预习情况,然后针对学生读错的字音和理解错的词义进行讲解,对学生书写有误的生字进行范写指导,以学定教,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而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应该尽量简化设计,减少问题,同时在“读出文章的情感”板块设计一个核心问题统领全文,即“用心读事例,画出触动你的词句,谈谈感受”,让学生自主交流为主。

教师只点拨三处地方:一处是第二段的三个感叹号,让学生明白除了关键词可以传达文章的情感外,标点符号同样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一处是把第三段改编成一首小诗,并带学生配乐朗读,让学生在变换形式的朗读中再次加深理解;再一处是补充作者杏林子的简介,让学生知道读文不能局限于文中,还要拓展到文外,从作者的生平和背景资料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经过这样一个走进文本——走出文本——再走进文本的过程,学生的感悟会更加深刻,朗读课文会更有感情,这个版块的目标就这样有依据、有策略地达成了。

但是,对于“学习表达的方法”这个版块,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叙议结合”这种表达方法,所以不能放手,这里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讲解和指导。

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首先,用生动的小微课吸引学生,讲解叙议结合的定义,以课文中的“飞蛾求生”这段为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叙,什么是议,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叙议结合,再以课文中的“瓜苗生长”为例,让学生自己分出叙议两部分,并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再次巩固理解;接下来出示教师写的“小草”事例,将重点“议”的部分空出来指导学生完成;最后出示其他生命图片,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放手由学生自己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这样给学生搭好梯子,让学生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掌握方法,学有所得。

三、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板块与板块之间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紧密联系,共同为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在教学《生命 生命》这一课中,由词语到文章到表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感受词语的温度”和“读出文章的情感”两个板块,既有各自独立的教学目标,同时又为后面“学习表达的方法”这个版块做好了铺垫。

学生只有在前面进行充分的朗读、感悟,才会有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才能在后面的板块中运用叙议结合的表达方法写出一段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而学习方法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所以最后一个板块对表达方法的学习,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感悟。

所以,三个板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相互配合,成为一个紧密的螺旋上升的学习系统。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


小学语文板块教学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