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复星联合健康盈利6千亿闹乌龙 偿付能力承压引国资入股

2023-05-08 17:06 作者:财富质点  | 我要投稿


(图源:复星联合健康官网)



增资“迫在眉睫”

作者 | 李婷

在偿付能力充足率逐渐逼近监管“红线”的情况下,复星联合健康终于迎来了新股东增资。

近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广东顺德科创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2.56元/股的价格共计出资49776.64万元参与认购复星联合健康合计19444万股新增发行股份(对应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19,444 万元)。

顺德科创集团为佛山市顺德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全资持有,这也是复星联合健康引入的第一家国企股东。

就在去年,复星联合健康19.5%的股权被宜华房地产进行拍卖,但最后均以流拍告终。

根据年报,2022年,复星联合健康净利润达到6282万元,同比增长210%。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份年报中的另一处,其净利润则显示为“62,824,858万元”,疑似出现单位错误。

净利润大增之下,复星联合健康偿付能力充足率却出现断崖式下滑。与此同时,中国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也对复星联合健康提出“尽快依法合规完成增资,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的要求。

公司称:通过增资等筹资举措补充资本金已“迫在眉睫”。

01

引入国资增资

根据上述公告,此次增资事宜中,复星医药、顺德科创集团拟分别出资人民币24,888.32万元认购复星联合健康9,722万股新增股份。增资完成后,复星医药和顺德科创将分别持有复星联合健康约14%的股权。本次增资所得款项拟用于复星联合健康补充资本金,以提高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并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顺德科创集团成立于2011年12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志轩。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对科技园区开发及各类行业进行投资,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管理、培训服务,科技信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孵化、技术转让,会议及会展服务,房地产开发。截至本公告日,顺德科创集团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3,500万元,佛山市顺德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持有顺德科创集团100%的股权并为其实际控制人。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顺德科创集团的总资产为人民币176,51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124,858万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51,652万元;2022年,顺德科创集团实现营收1,875 万元,实现净利润1,527 万元。

截至2023年3月31日,复星联合健康的总资产为1,028,311 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02,477 万元,负债总额为925,834 万元。

截至此次公告日,除复星产投外,复星联合健康其他现有股东均与复星医药不存在关联关系。此次增资完成后,复星产投持有公司14.40%的股份;宜华房地产持股14.04%;东银控股和西子资产分别持股13.68%;丰实资产持股10.44%;迪安诊断持股5.76%;复星医药和顺德科创集团分别持股14%。

02

偿付能力充足率逼近“红线”

事实上,在此次增资背后,复星联合健康已在2022年报中披露,“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已逼近监管‘红线’,对新产品报备、机构开设、风险综合评级等产生重大影响,中国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在《关于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1 年度监管情况的通报》(人身险部函〔2022〕286 号)中,专门对本公司提出‘尽快依法合规完成增资,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的要求。公司通过增资等筹资举措补充资本金已‘迫在眉睫’”。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是国内第六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于2017年在广州成立,主要开展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意外保险等业务,复星产投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22年,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38.79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达6282万元,同比增长210%。这是其自2021年扭亏为盈以来,再次实现盈利。

不过在净利润同比增长逾两倍的情况下,复星联合健康却面临着几大风险。

一是偿付能力下降。公司2022年四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4%,较上年末下降42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57%,较上年末下降86个百分点;风险综合评级由之前的B级,提升至2022年四季度的BB 级。年报称,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本公司净资产下降以及非认可资产上升带来的实际资本下降影响。

二是经营成本上升。公司成立时间短、资本规模小,经营受新冠疫情冲击和互联网保险新规影响较大,全年新单业务下滑。同时,可形成持续保费流入的期交业务占比下降,新业务价值降幅明显,叠加疫情对赔付成本抬升影响,承保端面临较大赔付压力。

根据年报,2022年度,公司新单规模保费收入162,945万元,新单保费较去年同期下降80%,首年新单保费收入为3.33亿元,上一年同期为8.55亿元。公司称,受业务结构调整影响,新单保费增速未及预期。

三是内控仍需加强。自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在产品责任设计和再保安排上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客户投诉量和赔付成本率大幅增加。根据披露,2022年度,公司应付赔偿款达到5108万元,上一年同期为3298万元;赔付支出也由2021年的7.66亿元升至2022年10.4亿元;退保金则由2021年的6574万元升至2022年的1.17亿元。

四是资负久期错位。总体来看,本公司投资资产流动性水平较好,信用风险水平不高,投资风格较为稳健,但是当前资产负债关键久期存在缺口,错位较大。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收益率下降拉低整体资产平均收益水平,使资产端再投资风险突出。同时准备金贴现率跟随利率下降,对本公司利润及偿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03

股权流拍

就在去年,复星联合健康还陷入了股权被拍卖的风波中。

2022年3月,宜华房地产持有的复星联合健康19.5%股权找到了买主,拍下股权的是北京和平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平联科”)。

《雪浪Finance》发现,拿下股权前后,接盘方和平联科及其关联公司频频股权变动,甚至有的公司直接更名打上复星名号。比如,和平联科旗下一家名为咕咕叫(深圳)科技的子公司,去年3月就更名为复星联合(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另一方面,接盘方与资本市场老赖鲜言,存在一定联系。

工商资料显示,和平联科的法定代表人为鲜文亮,而鲜文亮与昔日被证监会开出34亿巨额罚单的鲜言存在交集。

鲜言律师出身,为上市公司匹凸匹(多伦股份)原实控人、原董事长。据证监会公告,2013年至2016年期间,鲜言利用上市公司职务之便,隐瞒信披,操纵股价,违法所得近6亿元。

随后,证监会对鲜言做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28.92亿元,罚没款合计34.7亿元,终身禁入证券市场”的行政处罚。

《雪浪Finance》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了解到,鲜文亮为湖北汉佳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佳置业”)现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而此前汉佳置业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均由鲜言担任。

目前,汉佳置业的股东为深圳柯塞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此前,汉佳置业的股东还包括荆门汉通置业有限公司,后者法定代表人为鲜言,于2022年8月18日退出。

不过,和平联科的这场拍卖最终却因“买受人不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的竞买资格”被撤回。

早在2022年1月,上述股权首次拍卖,结果遭遇流拍。2022年11月,该笔股权第三次登上拍卖台,最终同样因无人出价导致再次流拍。


复星联合健康盈利6千亿闹乌龙 偿付能力承压引国资入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