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废了,这就去喝血

2021-10-20 12:29 作者:时光派官方  | 我要投稿




在诸多传说中,血液总是会被赋予一种神秘色彩,似乎其中蕴含着某种神奇力量,衍生出了许许多多换血治病的故事。

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就在《自然史》中描绘了人们对鲜血的迷信:浴血奋战的角斗士才刚战败倒地,癫痫病患者便蜂拥而上,如野兽般趴伏在地,啜饮角斗士伤口流出的殷红血液,希望以此治愈癫痫。




巧的是,这样血腥的药方不仅西方有,中国也有,清代袁枚的《子不语·还我血》篇中同样有“人血蘸馒头可医瘵疾”的记载。

按理来说,随着科学进步,人们应该从蒙昧的血液迷信中清醒过来,但事实恰恰相反。科学不仅没有消解血液的魔力,反而阴差阳错地推动了换血风潮的兴起:2005年,发表在顶级科研期刊《Nature》上的研究发现,年轻老鼠的血液能让老年小鼠“返老还童”。[1]




一时之间,围绕换血疗法的新闻、分析文章、阴谋论层出不穷,似乎吸血鬼电影中的“血奴”分分钟就要从屏幕走进现实。唯一的区别是“吸血”手段更加科学,总算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状态。

然而,我们追求了这么多年的“不老泉”,真的就这么大喇喇地藏在血管之中吗?




换血疗法真的能抗衰老吗?

衰老这东西就像蟑螂,看见一只的时候,房间里多半已经藏了一千只。当你对着一根白发感慨岁月无情时,皱纹增多、端粒磨损等外在和内在衰老变化其实也在同步发生,似乎有某种系统性的信号在指挥着衰老进程。

是谁在指挥这支衰老大军?一些科学家将矛头对准了血液,毕竟我们从头到脚都充斥着这种神秘的液体,其中不光有水、营养物质、红血球等常规物质,还藏着无数至今还未完全破解的分子信号。

为了探究血液和衰老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onboy夫妇(Irina Conboy &Michael Conboy)做了一个弗兰肯斯坦式的疯狂实验:将年轻小鼠和衰老小鼠从侧边切开,把血管系统连接后缝合在一起。[1]




因为两只小鼠有血缘关系,所以它们的免疫系统不会互相攻击。伤口愈合后,两只小鼠一起吃饭,一起做窝,像参加两人三足比赛一样四处游荡,好得跟一只鼠似的。更神奇的是,两只小鼠的年龄被“平均”了,年轻小鼠的动作变得迟钝起来,而老年小鼠的皮毛却恢复了年轻时的光滑水亮。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科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这是因为年轻血液中存在某种阻止衰老的“青春因子”;另一派则认为关键不在换血,而在于这一行为对衰老血液进行了“稀释”。




两派沿着不同方向展开研究,然而寻找青春因子的科学家很快陷入僵局,始终没找到能够逆转衰老的神奇物质。与此同时,稀释派却一路高歌猛进,频频传来捷报。

例如2020年11月Conboy夫妇又发表一项研究成果,称把老年小鼠体内一半的血替换成含有少量白蛋白的生理盐水,结果小鼠的身体表现出显著的再生效果,部分逆转了肝脏的纤维化,减少了器官内病理性脂肪的沉积。更吓人的是,老年小鼠严重受损的认知功能,在6天内就恢复至和年轻小鼠完全无异的状态。[2]




虽然稀释派占据了绝对优势,但青春因子派也没有完全放弃,还在花样解锁着年轻血液的各种使用方法。例如2020年,Saul Villeda实验室在顶级期刊《Science》发文表示,不运动的老年小鼠在接受经常运动的年轻小鼠的血液注射后,无需自己费力运动,也能逆转大脑衰老。[3]




不成熟的技术与火爆的市场

尽管换血疗法显示出了强大的抗衰潜力,但目前的实验只局限于小鼠,还没有进入真正的人体临床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每次输血都有可能导致感染、过敏甚至肺部损伤;我们还不清楚输血疗法是否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所以对于换血疗法仍需谨慎,必须徐徐图之。

然而,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为了抗衰老人类能有多疯狂。

2020年,两个俄罗斯生物黑客就对自己下手了,在自己身上尝试了Conboy夫妇对小鼠使用的“少量白蛋白+生理盐水”血浆稀释疗法,其中一名生物黑客接受稀释后还表示“感觉好极了”。[4](可查看时光派历史推文:灵感源自“换血”,3位俄罗斯生物黑客甘做实验动物,抽走一半血液换取永生?)




从结果来看,接受稀释的生物黑客肝脏指标出现显著改善,骨髓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也改善了,原始T细胞数量激增40%。

此处笔者要强调一下,血液稀释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打针输血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工程技术,需要严格的监测和专门的设备才可进行。并且上述结果样本实在太小,只有两个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见仁见智,建议大家看个热闹就算了,千万别觉得“我上我也行”。

与稀释派的小打小闹不同,换血疗法不仅迅速发展为市场的宠儿,还备受各路富豪青睐。

一家名为Ambrosia的公司就以8000美元的价格向客户提供年轻血液,帮助他们对抗衰老。该公司提供的服务以人体临床实验为名,但到目前为止,该公司都没有在任何科研期刊上发表过研究成果,[5]据说已有1000多位富豪甘愿倒贴钱做“小白鼠”了。

网传PayPal创始人彼得·泰尔就是小白鼠之一,尽管他对这样的说法予以否认,却依然成为了大众心中的“吸血鬼”。美剧《硅谷》第四季第五集中,富豪一边开会一边接受年轻运动员输血的情节,显然就是在向他“致敬”。




彼得·泰尔是不是吸血鬼已经成了一桩罗生门,但毋庸置疑的是,以新换旧的换血行业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逼得FDA不得不发布声名,警告大家换血存在重大健康隐患,让换血企业都消停点,不然就要采取监管和执法行动。[6]

FDA的警告无法阻止富豪们通往长生的脚步,毕竟他们不明白富豪为了抗衰老有多“拼命”,字面意义上的那种。

换血、打针、嗑药(处方药+补剂,极端的可能包含违禁药物)只是常规操作,再朋克一点的还会寄希望于人机融合的赛博格,目光特别长远的就连死后的人体冷冻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没有人体临床试验数据背书的抗衰方法,却引得惜命的富豪们纷纷折腰,甘做小白鼠,为人类伟大的抗衰事业做一份贡献,其奉献精神简直感天动地。

事实上,上述抗衰手段要说不靠谱,多多少少又都有些科学依据;要说靠谱,又缺乏可信的临床数据。因此,我们不必急着把换血等“三无”抗衰方法用在自己身上,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看看未来的人体临床实验结果,等到换血技术成熟后再考虑入场,何苦现在去当小白鼠。

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少了换血疗法,我们照样可以抗衰老。时光派过去就介绍过许多科学抗衰方案,个个都是时光派独家整理、经过科学验证、有可信数据支持,比如轻断食实践指南、适合中国胃的抗衰老方法、如何根据基因选叶酸、面部抗衰老讲义……与8000美元一次的换血疗法比起来,这些安全省钱无副作用的抗衰方法难道不香吗?

所以,我们不妨先使用这些科学、安全的方法来对抗衰老,努力延长自己的寿命,等待未来某一天会出现的“不老泉”,再一次重启我们的人生和整个人类抗衰老史。


—— TIMEPIE ——

这里是只做最硬核续命学研究的时光派,专注“长寿科技”科普。日以继夜翻阅文献撰稿只为给你带来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资讯,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疑惑;日更动力源自你的关注与分享,抗衰路上与你并肩同行!


参考文献

[1] Conboy, I. M., Conboy, M. J., Wagers, A. J., Girma, E. R., Weissman, I. L., & Rando, T. A. (2005). Rejuvenation of aged progenitor cells by exposure to a young systemic environment. Nature, 433(7027), 760–764. https://doi.org/10.1038/nature03260

[2] Mehdipour, M., Mehdipour, T., Skinner, C. M., Wong, N., Liu, C., Chen, C. C., Jeon, O. H., Zuo, Y., Conboy, M. J., & Conboy, I. M. (2020). Plasma dilution improves cognition and attenuates neuroinflammation in old mice. GeroScience, 43(1), 1–18. https://doi.org/10.1007/s11357-020-00297-8

[3] Horowitz, A. M., Fan, X., Bieri, G., Smith, L. K., Sanchez-Diaz, C. I., Schroer, A. B., Gontier, G., Casaletto, K. B., Kramer, J. H., Williams, K. E., & Villeda, S. A. (2020). Blood factors transfer benefici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neurogenesis and cognition to the aged brain. Science, 369(6500), 167–173.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w2622

[4] Milova, E., & Mazin, A. (2021b, March 7). Biohackers Perform First Plasma Dilution Experiment on Humans. Lifespan.Io. https://www.lifespan.io/news/biohackers-perform-first-plasma-dilution-experiment-on-humans/

[5] McGowan, K. (2021, September 27). Inside the California lab looking for the fountain of youth in young blood. Popular Science. https://www.popsci.com/health/fountain-of-youth-in-blood/

[6] Office of the Commissioner. (2019, February 19). Statement from FDA Commissioner Scott Gottlieb, M.D., and Director of FDA’s Center for Biologic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Peter Marks, M.D., Ph.D., cautioning consumers against receiving young donor plasma infusions that are promoted as unproven treatment for varying conditions.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statement-fda-commissioner-Scott-gottlieb-md-and-director-fdas-center-biologics-evaluation-and-0

学废了,这就去喝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