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和黄庭经的“黄庭”两个词语到底指什么?开个新主题,以贺这么多新人关注
关注了我,不妨仔细读读,学点东西。
无我
要想知道无我,就要先知道无我的“我”指的是什么。
前几天,有个b站的朋友说,道家是机械的,断情断欲,变成无思无想的物质,也就是石头一块。相信持这种看法的不在少数。
也别扯那个本我超我自我,也不说元神识神,词语用的越多,人对词语的定义越有歧义,咱们就简单说。
要搞明白无我,先知道人的非物质肉体以外是什么,再分清其中大致可分的都是什么。
1/物质肉体以外,完全对立,我们在这就叫做精神。
2/大致可分,人总体精神 = 有意为之功能的这部分精神 + 精神源头的部分。
器官用的这部分,比如眼看,耳听,手足动作,有意而为之的都是。这就是我无我的“我”。
精神源头部分,
你可以把它看做手机电池不能拆卸,我们平时充电就相当于我们吃饭补充能量。
它还能给 “有意为之功能的部分”,供给能量。
无我,就是把所有的有意为之而消耗的能量停止,无我,即我不眼看,不耳听,不思考,不有意的去做,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天地本来气机规律平和周流不休,天地生人,则三生万物,这个人不是特指人,是指变动,也就是易。人最为变动,所以代指。二生三,三者变动化生各种东西(不一定都是物质实体)出现。这个万物,它们消耗了天地本源的气,所以才有了万物,所以要逆转。
于人说,人消耗本源能量(元神、元气),产生了,眼能视,耳能听,手足动作。说到这可能又有人理解歪了,说:这不就是叫人变成个死物吗?并不是。而是说,你要了解消耗在那里才能下手养生修道。要想眼更清明,耳更聪,手足过百不僵,那就是要让它们都歇歇,养一养本源能量。本源即足,机窍运动岂不是更好吗?
无我,就是指停止消耗,涵养本源。
具体做法:打坐也行,躺着也行,身体自然和放松就好。然后闭眼且不要看眼皮子,就跟没长眼睛一样,把眼睛彻底关闭掉。耳不听,找个安静的时间,但也要不去听外界声音,渐渐好像没长腿,没长手。最主要是不要在闭目打坐时思考,想事。要心无杂念,一个念头也不要生。做到这些,慢慢本源得养,神得养。这也就是神入气穴,水火自然也就交了。要比个例子,那就是你刚由万物逆到“三”的地步,也就是断杂念纯养元神的时候,搞什么大周天小周天,那是二逆进一的时候该干的事。等元神出现,能感觉到了,自然会有经脉气动,你会感觉到的,不用意领。相信我,因为这步我走到了已经。
无我,并不是让你变死物不动,是让你先无掉那些过分不是发乎中的变动,为了让你更好
的“动”,另一个就是,用动都发乎中。
黄庭
黄庭经“黄庭”,黄庭一词出来后,各种各样的说法层出不穷,都说歪了。当然了,我不是说我的对。我以前也不知道,达到了,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后来看书才明白。我们要记住,不要去牵强附会的去修炼,不是因为道书才有境界,而是有境界的人描写出来才有的道书。
这个上面刚才说的神入气穴,这个虚空气穴,就是黄庭。其他一些道书,有一些!古人没个本事强行装逼,玄而又玄。说的简单了,真了,有时候反而没人听。呵呵。
道书里说的明白的少,直白的就更少了,那我就推一个书,不是修道的书,大家都听过,那就是《梦溪笔谈》,引用原文,大家一观。原文:故养生家曰:“能守黄庭,则能长生。”黄庭者,以无所守为守。唯无所守,乃可以长生。或者又谓:“黄庭在二肾之间。”又曰:“在心之下。”又曰:“黄庭有神人守之。”皆不然。黄庭者,虚而妙者也,强为之名。意可到则不得谓之虚,岂可求而得之也哉。
这一段就说的很明白,大家以后打坐,不要守身体具体那个位置,我刚才始啥也不懂,就守丹田,都跑偏了。修道里说的窍都是虚空的,不在身中具体位置,但却在身体中。不用去纠结这一句话,也不用去找,你只要把刚才“无我”的具体方法做到,勤行一阵子,你就会明白了,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地方,实证只能自我体会,你去做,都做到了,就会自然出现。不用想别的。
黄庭,指的是在身中,却不是身体具体部位的一个虚空。什么祖窍,各种别名,都是一个,就是这个虚空。做到了,自然出现,不用费劲去找去。
希望真言,白话有人仔细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