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和修复职业发展路径,七色板学习~
在开启今天的学习之前,我要先回顾一下
我以为我想突破的是关系,于是重学,哦,顺便重学起明所有的课程来寻找方法,然而学着学着,我发现可能我想要的不是关系的方法——其实我都会,我都能,只是,我想寻找一个度——到底我如何衡量关系中付出到什么程度呢?
经历了几件事,我想,第一个,就是听从自己的感受,如果付出让自己很不舒服,就及时止损,不要逼迫自己,第二个,就是守住边界和自我感受,这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亮出自己的工作量或者经历思想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震慑”,我是无愧于心的,第三个,就是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沉没成本,我觉得,需要再学一下不羁的灵魂。。。。。,第四个,就是关于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分配,都可以做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应该做哪个?紧急的工作做一下,然后,要做长期投资回报的事情——提高未来的单位时间产出,这就没什么问题了应该
不过关于很多方法,不管是策略,还是思路,我都是要继续学习的,把个人的模型集合做出来,现在有了8个,我得继续梳理

然后关于之前学习的四篇,被我总结成了4个模型,可以解决对应的问题,定能力目标(段位表),技能学习方法(一千小时),技能目标界定和拆分(能力目标),成长程度判定(成长公式)
那么接下来,就可以继续学习了
这次要学习的是,职场七色板,选择和修复职业发展路径
第一篇是关于打开职场空间,第二篇是关于目前的路口选择
首先职业发展不是修路,不是选择路,也不是爬山,而是盖房子,不是随便可以重新选择的,我们要重新拆地基重新建——改变习惯是很难的

经营者职场能力路径
第一步是专业能力1,工作中培养的,可以轮岗培养专业能力2,或者做初级管理,计划、进度、协调,中阶管理能力,要向上管理、拆分目标、设计策略、人才配置、资源协调,需要更多的专业背景,遇到部门墙的时候就能很好的解决
管理是把事情做对,预防出错,经营是企业价值增长,为顾客和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行业理解力
绝对短板决定了发展空间,是地基一样的东西

听完第一个路径,我要做一下整理和思考再继续听课
首先七色板的路径,专业1和2,管理1和2,然后才能上到段位五六,这里的管理1和2是初级和三四段
我来回顾下个人的路径,首先,我在安规工作的时候,其实专业上走的不扎实,测试技能都没有死磕,就走的管理1路线——计划进度协调,在专业上,我其实走偏了,研发达不上,测试被忽略qaq,然后在技术支持的时候,我专业也没有走扎实,那时候在营销部,就应该好好跟客户跟研发去磨还有跟领导,我也没有,总想着经营路走不下去,怎么去走专业路,看了富爸爸穷爸爸想投资,学了三年投资发现不成,就想开店
而在做康宝莱的时候,我也是这个问题,专业上开始没有重点,而是全面积极各项学习——太多了,笔记真的有好几本,课能有40节+,还去学直销思维——那都是管理层该学的,而我,最基本的营养学记忆实践还是在19年才开始,而销售,到19年底才开始重新培养,刚开始就在奔着全线发展,结果什么都搞不定,有了市场团队了,根本带不起来——我的专业都不过关
学完起明第一年,后面的关系课我也都不想听了,觉得拿到了一些理解,去职场上厮杀吧,于是兴冲冲的去实践面试找工作——到现在是经历的第三轮,第一轮时确定C端销售方向,鼓起勇气去试水——艾玛,这岗位现在回头看,真的是没门槛,我都不好意思说,当时还那么的自豪,真是捂脸。。。。第二轮时候是确定K12教育,发起了第二轮行业路,遭遇了行业寒冬
不过我的C端销售能力可以说是第一个专业,我得把哪些岗位算专业再学一遍^_^
现在我有了专业1和管理1,专业2我觉得可能是有的,待确认,现在要做的,是管理2

我来回忆一下课程中的三个案例
第一个是在高校带研发项目的,然后出来做战略,这个就是没有专业基础,上不去,出来一下子上七段,直接跳过了下面的三四五六。。。所以下去到经理重新补专业再上,目标副总
第二个是创业公司做研发经理到总监,然后去到总助,也是跳过了专2和56去到7,出来做市场总监,缺了专业,补足,目标也是副总
第三个是招聘到经理,然后去到hrbp,回来做了人事总监,这样专业2没有发育,先打磨人事各模块,再去工厂做个bp,搞明白业务,目标是hrvp
走经营线走不下去想走专业线——有绝对短板是哪条线都没有路,所以我的破局是对的^_^
现在可以往下学专业路径了,我真的是现在的思路蛮清晰的,听了一遍回忆三个案例都搞定哎

专业能力1学着用,然后是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然后是拿本质与规律来解决问题
要搞专业能力2,最后到元思维,不管是音乐还是画画什么的,最终都去到哲学最高层
看世界一切都是元思维想通
专业路径,我觉得自己是想去到元思维的,我在学习这个能力上想突破到3,这个可以吗,我在情绪这个路上,我反正是想要通向哲学的,这个路我也要思考下

认识专业术语的背后的本质
硬件,提高体验,提高效率,突破人力瓶颈的物品
智能就是硬件的有效性——为什么能提高体验、效率和瓶颈
现在的智能就是联网,计算和存储能力突破,效用可以百倍提升
本质能够作为原则,筛选无效的

每个路口,社会需要的,你擅长的,你喜欢的
我有个疑问,不是喜欢才能擅长吗?不过也有天赋,比如上一辈的演员
讲的几个原则,不妄动,宁缺毋滥,不求快,不停滞,及时止损
个人觉得,这个不是很体系,应该可以提炼出原则,不妄动,不是到了瓶颈就走,是公司限制了发展还是个人能力瓶颈了,后者换地方也没用,其实背后的本质,是搞明白自己的瓶颈在哪里再做选择
宁缺毋滥,本质是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不知道要去哪里的时候,不要急着走
不求快,跟能力不匹配的高位不要去,耽误自己的时间,其实时间就是最大的损失
不停滞,其实也是要知道路径方向趋势和人生规律,不要把自己给耽误了
及时止损,就是现在获得了认知之后,赶紧到对的路上去,不要陷入情绪
还有一个,顺势——看大势如果到了,就要赶紧抓住
首先,关于大势,这个难道不是六段往上才能搞清楚一点的东西?基层或者中层能真正的知道大势看透本质吗?那还不买股票做股东算了?
原则的本质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清晰自己需要的能力板块是什么,往那个方向去,要扎扎实实的往上,不要快也不要慢
再提炼一下,就是知道游戏规则,知道目标,知道条件,知道节奏
然后再提炼一下,就是节奏感和目标感
所以我说,这课程还是有可以迭代和提升的地方,以前我不会,不代表现在我也不会^_^

关于路口,我现在想重新思考下,这个模型真的合适吗?
喜欢的,这个真的很难说,主观的东西,真的都会变的
擅长的,从喜欢才到擅长,这不是路径吗?如果说天赋,这个真的对很多人都是难题了,小鱼说到今天还不知道天赋是啥,而我的天赋。。。。。我音乐是有一点的,然而有什么用呢,别的呢?
社会需要的,这个定义就更宽泛了,有公司需要就是社会需要吗?公司都设立的岗位就是吗?
在路口有很多选择的,是基层吧,到了上面的风景,我现在可不敢乱说
而基层,拿了这个模型能用吗
这个路口,是行业路口?岗位路口?课程中还提到了核心业务,那这更是涉及了企业的业务分析了,当下的业务是不是核心业务,在自己退休前是不是核心业务,是公司的还是行业的?
我觉得路口选择模型这个复合东西,我打算要重新去梳理,这里先记下,如果后面提到了,社会需要的,喜欢的,擅长的具体是什么,会再思考整理的

七色板课程学下来,主要有几个问题
第一个,专业到底有哪些,第二,用专业创新解决问题,然后到发现本质和规律,这个直击本质这本书缺在哪里,第三,我现在看问题比以前要有深度了,这个是怎么衡量,怎么知道自己在哪里,这个重要吗?
那我清晰了的问题:我过去的职业路径到底是错在了哪里,确定了现在具备的一个专业技能,那么接下来的方向是什么?
我觉得模糊的地方还很多,不着急,等我继续学完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