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欣德米特小提琴协奏曲

2021-10-15 19:37 作者:古典主义66  | 我要投稿


保罗·欣德米特的第一件乐器是小提琴,他对它的掌握是如此彻底,以至于他在19岁时就成为了法兰克福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首席。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转而选择了中提琴,在战时,他作为室内乐演奏家(他是专门演奏现代音乐的阿玛尔四重奏的小提琴手)和音乐会独奏家而闻名国际。然而,他继续为小提琴演奏和创作,特别是在一系列与钢琴和无伴奏的奏鸣曲中,这些奏鸣曲迷人地反映了他音乐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从晚期浪漫主义的词汇到他成熟期的纪念碑式、复调式和复兴的巴洛克风格。


欣德米特所有小提琴作品的顶峰无疑是他在1939年末 二战爆发后不久期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在完成最后一首小提琴奏鸣曲后不久(Sonata in C for Violin and Piano (1939))。它是欣德米特后期作品中最直接的情感,实际上是坦率的激情。与它同时代的《大提琴协奏曲》和《降E交响曲》一样,它充满了愤怒、紧张和超强的能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它与创作时期联系起来:在二战开始的几个月里,作曲家个人发生了动荡。欣德米特最初是为小提琴家乔治·库伦坎普夫(Georg Kulenkampff)准备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他是少数试图支持他最近作品的德国音乐家之一。然而,库伦坎普夫 -- 大概是在纳粹帝国音乐博物馆的命令下--甚至没有承认亨德米特的邀请,没有按计划在阿姆斯特丹进行首演;而欣德米特本人也无法指挥这场演出。1940年3月14日,就在荷兰被纳粹入侵的两个月前,Ferdinand Helmann和Willem Mengelberg指挥的Concertgebouw Orchestra进行了首演。欣德米特当时已经乘船前往美国。这对一部因技术困难而迟迟不能进入曲目的作品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它迟迟没有找到像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这样的支持者,在作曲家生命的最后一年,奥伊斯特拉赫在兴德米特的指挥下录制了一张引人注目的协奏曲唱片(DECCA,1962)。


这是欣德米特的一首 "大 "小提琴协奏曲(与他的一套室内乐Kammermusik协奏曲中的 "小 "协奏曲不同),它充分利用了乐器最宏伟的方式,同时似乎还记得欣德米特年轻时演奏过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协奏曲相似的一点是,欣德米特的协奏曲也是以定音鼓独奏开始的:一个紧张的、不规则的心脏跳动图,发展到小节线之外,小提琴在上面立即呈现出强烈的、充满歌声的第一主题。情绪是严肃的,有突然爆发的洪水般倾泻的能量。第二主题具有一定的平静性,但其无拘无束的抒情性从未完全主导整个过程。发展部分以严酷的、军事化的管弦乐合奏开始。在再现部中,两个主要的主题进入了彼此之间的和平对话,然后一个活泼的尾声为该乐章画上了一个挑衅的句号。

严肃的木管和声开启了慢乐章。它还引入了一个不安的、类似信号的重复音符。小提琴以一段长而优美的康提莱纳舞曲(轻快的抒情曲)作为回应,这段舞曲受到了管乐中信号音型的挑战,但在弱音器的弦乐的衬托下,继续发展,越来越华丽,越来越有抒情性。突然间,"信号 "以最小的力量爆发出来,开头的音乐又回来了,被吹成一个宏大的、咄咄逼人的齐奏。平静下来后,小提琴又回来了,装饰着现在由单簧管独奏的康提莱纳的旋律。


尾声开始时是一段精彩的、激动人心的快板,独奏者有很多精湛的演奏技巧,还有一些充满活力的小调。一个更抒情的想法听起来似乎是第二主题,但相反,一个激烈的协奏曲导致了C大调,在那里小提琴陈述了一个高贵的、长跨度的、真正浪漫主义的热情主题。如果它看起来很熟悉,那是因为它是第一乐章第二主题的近亲,我们上次听到的也是这个调。欣德米特现在让它的全心全意的抒情性得到异常高涨和持续的扩展,引向协奏曲中唯一的快板,主要是基于这个浪漫的主题。玲珑的木管迎来了快板音乐的压缩再现,胜利的铜管扇动将音乐推向一个辉煌的、决定性的尾声。


 

 


欣德米特小提琴协奏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