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战争 唐纳德·卡根(五)

先说明:伯罗奔尼撒战争在时间的长度上和空间的广度上都是宏大且复杂的。整个战争长达二十八年,其中断续历经了交战和休战阶段,战争的争夺焦点和位置也随着阶段的不同而变化。所以为了读者对整个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形势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从这篇开始每次都会在开头放置全局图作提示。

此处按修氏写法以时间划分战争阶段,将其分为4个阶段:
最初十年(前431年至前422年)的阿基达马斯战争:阿基达马斯战争期间,斯巴达和雅典的博弈主要在1和2区域。斯巴达在阿提卡平原以陆军压迫雅典,而雅典海军环绕伯罗奔尼撒半岛四处出击,斯巴达又派出伯拉西达进军2区域的北希腊战场瓦解雅典的盟国。
自签订尼西阿斯和约起至斯巴达重新开战(前423年~413年)的十年和平时期:直到灾难般的派娄斯战役结束、尼西阿斯和约签订后,希腊迎来有名无实的十年和平时期。双方矛盾仍未彻底消除,局部地区时有冲突。
前415~前413年的西西里战争:在此期间,战斗集中发生在3区域,也就是西西里地区,主要是叙拉古连同伯罗奔尼撒援军抵抗雅典远征军的战斗。
西西里远征后直到前404年战争结束的狄西里亚战争和爱奥尼亚战争:西西里战争结束后,在4区域的爱奥尼亚,雅典盟国纷纷暴动。斯巴达通过海军策动这些邦国加入自己一方,而雅典则平定暴动,加强对盟国的控制,试图驱逐斯巴达势力。波斯的干涉也开始了。是为爱奥尼亚战争。斯巴达国王阿基斯亲率陆军主力占领雅典东北方的狄西里亚要塞,切断雅典的陆上运输线,并对阿提卡地区进行袭扰,狄西里亚战争就此拉开帷幕。与此同时,雅典和斯巴达还在5区域为了黑海沿岸地区反复争夺,因为此地是雅典重要的粮食物资来源。

章七节标题总括:
—埃彼道鲁斯
—雅典城的瘟疫
—伯利克里身处风口浪尖
—和谈
—伯利克里被判有罪
—向海洋进军!斯巴达人!
—夺回波提狄亚
(本回包括前三小节)

CHAPTER 7:THE PLAGUE
【雅典大瘟疫】
将近三月时分,阿基达马斯再次率领伯罗奔尼撒军队侵入阿提卡,接着去年继续对阿提卡的破坏。这一次,伯罗奔尼撒人蹂躏了雅典正对着的那片大平原的田地,然后他们分头转移到阿提卡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继续坚持“以土地为质物”的战略已经没有意义,因为雅典人显然不会投降,也不会出城接战。入侵的军队在阿提卡停留了四十天,这是他们在战争中停留得最久的一次,直到补给耗尽才撤退。
EPIDAURUS
【埃彼道鲁斯】
五月月末,伯利克里亲自率军出击,麾下有一百艘雅典三列桨战舰和五十艘开俄斯和列斯堡提供的战舰。这次出征有四千名重装步兵和三百名骑兵,数量可与和前415年西西里战役时的雅典军相提并论。这也是雅典有史以来第一次组织起这么多舰船。有些学者认为这支军队的规模显示了雅典的战略从防御向进攻的根本性转变。他们以为,这次远征的目标是占领埃彼道鲁斯的城市,并在里面驻军以控制这座城市。雅典可以借此获得一个在伯罗奔尼撒的据点,方便侵袭和恐吓科林斯,同时提振亚哥斯的信心,促使它加入对抗斯巴达人的战争。

如果夺取埃彼道鲁斯,那么就意味着伯利克里的战略发生了剧变。但我们有相当的理由否认这次远征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埃彼道鲁斯。第一个理由是,修昔底德从未提到过伯利克里的战略有什么转变。直到伯利克里去世,他对战略的描述仍然和以前相同:“等待时机,注意维护自己的舰队,在战争期间不再扩张帝国的领土,不使雅典城本身发生危险”。再者,如果雅典人的确打算夺取埃彼道鲁斯,那他们也做得很糟糕。他们对埃彼道鲁斯人领土大肆破坏,足以让任何人觉察到他们来了。
对这次出征最恰当的解释应当是这样的:战争的头两年里,雅典的政策指导了一系列海上劫掠,劫掠对象包括美敦尼、伊利斯的斐亚、托洛秦、赫迈俄尼、哈利俄斯和普拉西依。每次劫掠,雅典人都先破坏市镇的周边地区,然后见机行事,如果市镇防御薄弱,他们就尝试攻破它。进攻埃彼道鲁斯只不过是这套行动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它背后的动机大概是来自雅典国内的压力,要求对敌人造成更明显的损害。
劫掠埃彼道鲁斯既提振了雅典的士气,也对伯利克里继续他在政界的战斗大有助益,还很可能震慑了埃彼道鲁斯附近的城邦,使它们不敢派士兵参加侵略阿提卡的军队。这次行动还可能会引起一些伯罗奔尼撒的沿海城邦叛离斯巴达的联盟,虽然实际上没有发生这样的事。
所以说,雅典海军第二次出征意味着伯利克里自己也开始认识到他原先的战略不再适用。斯巴达人持续在阿提卡进行破坏,而且波提狄亚出乎意料的顽强抵抗也榨干了雅典人的金库。这让伯利克里明白了他必须采取更具进攻性的办法来迫使敌人议和,尽管这时他仍没有放弃打一场防御性战争的根本战略。
公元前430年,这支雅典海军开到伯罗奔尼撒东岸的普拉西依就掉头返航了。毫无疑问的是,那时候他们已经得到伯罗奔尼撒军队从阿提卡回来的消息,如果他们再在伯罗奔尼撒登陆,势必遭遇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敌军,于是他们不得不离开半岛。即便如此,这支海军本来还可以去往伯罗奔尼撒的西北方,就像去年一样,凭借他们的实力,足以对科林斯和科林斯在西方的殖民地造成重大打击。为什么这支强大的舰队在收获寥寥的情况下就回国了呢?
THE PLAGUE IN ATHENS
【雅典城的瘟疫】
伯利克里中止他的远征,很可能是因为他听说雅典城初夏【1】时节爆发了瘟疫。据说这种疾病起源于埃塞俄比亚,传到埃及、利比亚,经过波斯帝国的大部分领土,最后传到雅典。修昔底德本人也感染了这种病,他详尽地描述了症状,说它和肺炎、麻疹、伤寒等疾病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符合任何一种已知的疾病。到这场疫病在公元前427年结束时,它已经害死了四千四百名重装步兵、三百名骑兵士兵,以及不计其数的下层人民。雅典城损失了近乎三分之一的人口。
远征军于六月下旬回到雅典,这时候疫情已经在雅典城流行一个多月了。因为伯利克里的政策,雅典人拥挤在城内,加剧了疾病的传播,很多人因病逝世,整个城邦道德水平也下滑了。公众的恐慌和忧惧如此严重,而且维系文明生活的最神圣的纽带也土崩瓦解,于是安葬死者这一古希腊信仰中最庄严的仪式都被大部分人所忽视了。雅典人好不容易挺过了第一年的不幸,但是“在伯罗奔尼撒人第二次入侵之后,因为土地又被蹂躏,而且受到疫情和战争合起来的严酷压迫,雅典的人们最终改变了想法,开始认为他们投入战争和降临到他们身上的不幸都是伯利克里的错”。
雅典正是在这种局势下把刚从伯罗奔尼撒回来的军队又派出去进行一次新的远征。这次远征由伯利克里的同僚哈格农和克里奥彭帕斯领导,目标是粉碎波提狄亚的抵抗并镇压整个卡尔息狄阿地区的反叛。波提狄亚仍在坚持抵抗,哈格农带去的部队却感染了原来在波提狄亚没有受到疫情影响的雅典军队。过了四十天后,哈格农带领他剩下的军队回到了雅典。原本的4000人损失了1050人。
伯利克里当时受到两方面的攻讦,他决定发动这场灾难性的远征,主要是迫于雅典政界的压力。描述古希腊城邦政治团体的标签都只不过是为了方便而使用的含糊说法,它们指代的东西也和现代政党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古代雅典城的政治通常有不断变动的政治团体,他们大部分时候团结在某个个人周围,有时则是为了某个事件而聚集。偶然地,也有两种情况兼有的时候。这些团体当中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党纪。不过,虽然它们的稳定性很有限,但纵观“十年战争【2】”的前几年,大多数人的意见可以划归成三个截然不同的派别。首先是渴望立刻与斯巴达讲和的派别,这一派我们称为和平派。其次是决心发动进攻的派别,他们愿意冒着风险尝试击败斯巴达而不是拖垮它。这一派我们称为主战派。还有一派愿意支持伯利克里的政策,回避风险,拖垮斯巴达人,并基于开战以前各国的地位洽谈和平事宜。我们把这些人称为温和派。争取和平的势力自从伯罗奔尼撒人第一次入侵以来销声匿迹,如今又重新开始了与敌人缔结条约的努力。主张扩大战斗的意见说明阿提卡遭到了很大损害,而对伯罗奔尼撒的攻击却收效甚微。因为围攻波提狄亚的经费依然占着财政开支的大头,以目前资金的支出速度,雅典是不能把这场战争接着打下去的。雅典亟需一场大胜来鼓舞雅典人,并节省资金。但事与愿违,雅典经历了一场惨败。
PERICLES UNDER FIRE
【伯利克里身处风口浪尖】
公元前430年夏末,瘟疫势头正盛时,雅典人起来反对他们的领袖了。他们从没有经历过这次疫情那么严重的事件,疫情对城市的毁灭性打击也降低了伯利克里的地位,更多的人失去了对他的战略的信心,把战争归咎于他的不妥协,不愿意继续打下去了。
传统的宗教信仰也对意见风向的改变起了重要作用。希腊人始终相信,瘟疫是因为神被人类做的一些事激怒而降下的神罚。最广为人知的例子便是荷马《伊利亚特》的开头,阿波罗对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3】降下神罚,报复阿伽门农对他的祭司的侮辱。不过神罚经常是和不遵从神谕或玷污信仰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瘟疫传到雅典时,年事已高的人们便重新提起以前的一道神谕:“与多利安人的战争将会开始,瘟疫也随之而来。”这无疑是在责怪伯利克里的过失,因为是他决意要和多利安族伯罗奔尼撒人开战,而且他平时崇尚理性,也和怀疑宗教的人有来往【4】。信教的人指出,瘟疫只在雅典肆虐,却没有传进伯罗奔尼撒。
其他雅典人则是简单地觉得,事情走到战争这一步,实行的战争策略还加重了疫情(如果雅典人像从前一样散居在城市周围就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了),伯利克里该为这个局面负责。伯利克里的政敌使民众确信是城外来的难民挤在城里才导致了疫情发生,普鲁塔克对此做了解释:“他们说这事都怪伯利克里。他为了打仗,让大批郊区的人涌进城里,却又不给这么多人活计(《伯利克里传》,34.5)”。当斯巴达人退兵,伯利克里也率军从伯罗奔尼撒回到雅典后,因为必须召开公民大会为远征波提狄亚的军费和指挥事宜做表决,伯利克里再也无法阻止公众讨论了。去波提狄亚的将军们和军队离开雅典,削弱了支持伯利克里的政治势力。正是因为他们不在,对伯利克里的攻击才终于得逞了。
注:
【1】原文是“…at the start of the campaigning season”,古希腊人往往在夏季开战,所以“战争季节的开头”即是“夏季的开头”。译文为方便理解而做了这样的处理。
【2】“十年战争”即伯罗奔尼撒战争前十年的“阿基达马斯战争”。
【3】“迈锡尼国王”为增译。
【4】就是说伯利克里把“战争”和“不敬神”两个禁忌都触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