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师说课怎么准备?

2022-09-26 16:15 作者:盼望小可  | 我要投稿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发展,说课的内容基本上分8个方面,即: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说得失,下面咱将为大家分别进行解读,通过八条秘诀让你的说课变得完美。

一、说教材

说课首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说教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说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说明课标对所教内容的要求,脱离课标的说课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还有说明所教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明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结构特点。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说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二说目标的可行性,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切合各种层次学生的实际;三说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

(3)说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点。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二、说学情

新课标理念已经由重视“教”变为重视“学”,讲求以学定教、以学评教、顺学而教、教为学服务,“有的”才好“放矢”,所以,研究“学情”就成了说课的头等大事。这里的“学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已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因为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嫁接”,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就找不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识迁移也失去了根基。生活经验也是这样;如小学二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虽然学生对“分数”这一数学概念是未知的,但学生对相关的生活常识并不陌生。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时要充分启发他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是他们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基础和桥梁。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更是影响重大,同样的课程,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技能态度,不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由于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就容易赶鸭子上架,事与愿违。

三、说模式

教学模式本是基于众多教育思想、源于无数典型示例,从中抽象、概括而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结构要素的组合方式及设计实施的运行方式,为教学提供了一种稳定、成熟而有效的范型。模式“意味着对一种规范的确立和对常态的认同”,它是一柄“双刃剑”,我们需要模式来规范和矫正,但又容易陷入“模式化”的误区而机械、迂腐、僵化。模式与模式化,关键看使用模式的人。

如果停留在技术层面(刻板地恪守固定的程式),漠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或是经验“翻版”或理念“镜像”,再先进的模式也是“空头支票”,结果徒劳无益,甚至适得其反。模式化的人,津津乐道于所谓好模式而形成“定势”,故步自封,放弃了创新优化。更有甚者,忘情于模式的建构,却不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减少在学生身上的投入,舍本逐末而事与愿违。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说模式,说的是“教学理念,常规套路”;说模式,说的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互动、发展创作、集智生成的过程,它应该是动态的、丰富的、鲜活的、富于变化的过程。你的模式能否招法自如,无招胜有招;你的模式能否机智灵活,务实高效;你的模式是以师为中心,不是把学生放在首位——“说”的背后,一切都暴露无遗。

四、说设计

如果说“模式”是理论指导,那么“设计”就是实践操作。教学设计是说课过程中最重要、重实在,最能看出底细的环节。这一环节,说课者应当介绍自己在对教材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本门学科的教学模式,这节课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的预设时间是多少,每个环节的根据是什么,设计的意图和目的是什么。

说完设计,要让听众明白此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脉络、流程安排、预设问题、双边活动、教学手段、课堂场景,等等。简而言之,这节课怎样上,你把它说出来。不仅要感性呈现,还要有理性分析。如语文新授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单元导入、目标明确”,教师要谈为什么要从单元的高度来导入一节课,目标是怎样确立的,依据是什么,准备怎样达成目标。若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小结、达标测试”,教师要说明小结的内容、测试的要点等。当然,如果是课后说课就无需向听众重复介绍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而是重点谈设计的依据和目的,以便印证与体现教学思路。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


教师说课怎么准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