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史考点 | 法国“印象派”电影的主要特色及代表性导演

2023-10-19 09:01 作者:研必果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一、法国“印象派”电影

印象派电影是一场发生在1918- 1928年之间的电影运动,不仅有电影制作,还有专门放映这些影片俱乐部,并引起了评论家的重视,这场运动让巴黎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重新看待电影。 印象派电影导演希望为普通观众提供一种不同于好莱坞、也不同于以往法国电影的电影形式。德吕克认为,他们应该彻底改造法国电影,创造真正的艺术品。他们不反对讲故事,在叙事上大多是常规的。但相较于情节,印象派电影更注重利用摄影技巧和光学效果制造氛围、表现主观性(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极端化情绪),并强调节奏和剪辑,单格快速剪辑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主义装饰,并在真实场景中拍摄。 在一战后的法国,一批电影制作者们开始探索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的边界所在。这些尝试也部分源自这样一种观念,即1918年以前,美国电影工业正在制作更为生动有趣的电影作品,而法国电影工业则面临着失去本国观众的风险。一次危机开始在法国电影行业中酝酿,也使得电影制作者们有机会制作那些强调审美美感和心理探索的雄心勃勃的电影。 印象派电影在票房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这场运动中的许多关键人物都将自己的电影与更高的商业票房结合起来。谢尔曼·杜拉克在拍摄大众化的情节剧的同时拍摄社会政治题材电影,而让·爱泼斯坦则在担任导演的同时继续着他成功的服装设计生涯。尽管如此,印象派画家们还是设法让这场运动延续了十多年,并重新确立了法国在电影和先锋派方面的民族身份。

二、法国“印象派”电影的主要特色

1.视听:注重营造氛围,追求造型美和视觉效果

印象派电影强调视觉元素的呈现,通过色彩、光影、构图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视觉效果。例如,在让·雷诺阿的《水姑娘》中,采用第一视角配合虚焦的手法,突出主角被打之后的痛苦,同时也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

2.元素: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

印象派电影往往将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的重要元素,通过拍摄自然风光或城市景观来增强影片的视觉美感。例如,在印象派导演常常前往风景较好的地方拍摄风光以插入影片中。

3.手法:追求新颖的拍摄角度和剪辑手法

印象派电影在拍摄角度和剪辑手法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例如,在《铁路的白蔷薇》中,主角西西弗想要与爱人诺玛同归于尽的场景,通过6个迅速闪过的镜头直接拉快了当时的叙事节奏,渲染出激动的情绪。

4.风格:强调电影的艺术性和形式感

印象派电影注重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达,强调电影的形式感和艺术性。在构图、色彩、光影等方面下功夫,力求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美感。

三、代表性导演

1.路易·德吕克

路易·德吕克在1917年担任《电影》杂志的编辑,提出了电影的“上镜头性”,认为拍摄电影应该选取更适合其特性的题材与表现手段,而摄影机的取景也能够使物体从它所属的环境中被分离出来,电影能够将人们带入一个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语境中,让我们看到灵魂深处和物体的本性。 他游走在电影工业的边缘,靠继承的钱和其他电影制作者的帮助拍摄影片低成本影片,描绘一战后的脱轨社会。1919年编剧 《西班牙的节日》,1921年导演《狂热》,1922年导演《流浪女》。 技巧上,他较少使用花哨的拍摄技法,追求景物的再现,在主观感受的基调上将人们习以为常的风景诗化。

2.阿贝尔·冈斯

阿贝尔·冈斯在印象派导演中最富有创造性,是最卖钱的印象派导演。1911年进入电影行业,拍摄商业片,1918年拍摄印象派第一部电影《第十交响曲》。他在印象主义时期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车轮》,影片叙述一个西西福的铁路司机爱上了自己的养女,铁路上的一个工程师也迷恋这个姑娘,而姑娘却爱着西西福的养子艾利。结局是悲剧性的:艾利摔死了,姑娘最终嫁给了工程师,西西福在一次事故中成了一个瞎子,孤独地在山中度过晚年。这部影片成功地创造了加速蒙太奇手法,用以表现火车车轮风驰电掣的钢铁运动:风景、人的面孔、机车制动杆、水蒸气等交替出现,节奏越来越快,观众神经越来越紧张,画面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视觉效果。因而《车轮》的真正主人公与其说是火车司机,不如说是铁道。 冈斯的另一部代表影片《拿破仑》票房惨败。为了突显拿破仑的正面形象,冈斯不惜歪曲历史,并大量使用快速剪辑、染色、叠印、广角镜头、手持摄影,把摄影机安在人或马身上捕捉主观镜头,还创造了三幅相联银幕电影。这也是这部电影最伟大的创造。当影片出现波澜壮阔的大场面时,三部放映机把不同的场景投在三个并置的银幕上,扩展了观众的视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马赛尔·莱比耶

莱比耶就职的高蒙公司,是法国最大的电影公司之一。他在那里拍摄常规的主流电影,同时利用公司的条件进行摄影技巧的实验。1924年成立影图公司,制作自己和其他印象派导演的影片。 莱比耶强调摄影技巧,以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擅于用遮幅、叠印和合成镜头技术,让影片呈现出非连续叙事的实验感觉。莱比耶的创新还有将字幕叠印在影像上,而不是放置在两个镜头间的独立卡片上。 《黄金国》(1921年)大量使用印象主义电影的摄影技巧来表现主人公的主观视角和主观情绪,《无情的女人》(1924年)是一部连集的冒险爱情片,故事不断被打断以唤醒观众对电影制作本身的注意,意图用实验风格的叙事电影与好莱坞一争高下。《金钱》(1929年)激烈抨击资本主义制度,不合中产阶级观众的胃口,是印象主义电影衰落的又一个标志。

四、历史地位和影响

法国印象主义电影作为一次独特的电影美学运动,其在心理叙事、摄影技巧、剪辑模式等方面的探索,丰富了电影在处理人物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方面的表现力,这些创新与变革也影响了许多后世的电影创作者。在世界电影发展的进程中,印象主义电影对于电影美学的探索、对推动电影朝着艺术方向的发展,做出了其独特的贡献。 总的来说,法国“印象派”电影的主要特色在于其注重视觉元素的呈现、创新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技巧,以及对电影艺术性和形式感的追求。这些特点使得印象派电影在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文献

1.[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第二版)[M].范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3.杨远婴主编.电影概论[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

影史考点 | 法国“印象派”电影的主要特色及代表性导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