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昨天一样的今天

2023-03-09 13:59 作者:biblioteka  | 我要投稿

1

街上风不大,有雪花在飘。天色不明亮也不暗淡。

我一拉开店门便瞧见一楼的尽头有几个同事正围坐在4号餐桌那里吃饭。门口左手边的前台亮着灯,不过收银员还没来。我没跟同事们打招呼,也没在门口停留,直接从右手边的楼梯上楼,去二楼的隔间换衣服了。

二楼大厅的灯都被我点亮后,我进了隔间。隔间没有门,也没装门帘,也许是为了我们进出方便吧。我摸开被制服盖住的灯开关,脱下外套,将它团成一团,塞进了墙边的铁皮柜子,又从挂衣钩上取下制服,一个扣子、一个扣子从领口往下系,最后把小围裙围在腰上,跟系鞋带似的给绳子系了两个活扣。做完这些我就可以停下来了,多余的事情一件也不必做,毕竟上班时间还没到,做什么都早了些。我只消下楼等着。

我到楼下时,收银员已经站在她的工作岗位上了。

来吃点吧!”有个同事大妈招呼我。

不了,我已经吃过了。”我回答说。说完,我坐在了楼梯旁顾客等待区的塑料凳子上,拿出手机瞅了一眼时间——上午九点五十二分。腿脚还是有点疼,但是比昨晚睡觉前强多了。脑袋已经完全清醒了,不过身体仍有些乏,可能过会儿忙起来就好了吧。

早啊!”

早!”

从门外进来一帮小伙子,有前厅服务员,有传菜员,也有在后厨干活的。他们是前后脚来的,每个人的鞋底都往门口的踏垫蹭了好几下。他们打完招呼就去一楼烧水机左边的柜子里翻出自己的碗筷,捞4号桌上铁盆里的面条,然后找空椅子坐。不用多想,他们坐的那三个餐桌,一个都剩不下,肯定都会溅上不少面条汤汁,说不定桌子上还要留下半根面条。不过也没关系,反正等会儿餐桌还要擦,最重要的是,今天我不在楼下干活,擦也不是我来擦。

面条汤汁雨才刚开始下,店长就来了。她还没蹭完脚,就冲着小伙子们喊:“赶紧的,赶紧吃!你们以后早起床几分钟不行啊?就住对面还回回都来这么晚。”雨便突然急了,又过了三两分钟天就晴了。

我从兜里掏出来印有本店logo的口罩戴在脸上,起身走过去跟早来的几个同事站成一排,等着小伙子们刷完碗,换好制服过来。他们马上就来,而且是急急忙忙地来,就跟昨天一样。等他们来了,我们就分两排站好,收银员、服务员和传菜员站前面,后厨的站后边。黑发中夹杂不少白头发、瞅着五十多岁的洗碗大妈也站前排,尽管她也在后厨干活。她当然得站前排:后排全是小伙子,没有一个年龄超过二十二岁,她要是站过去,那可太突兀啦!不过没有一个小伙子对她表现出不尊重,就连动不动就训人的老板娘也不骂她一句,反倒安慰她说:“生活本来不就是这样嘛。”她在这里干很久了,火锅店还是烧烤店那会儿,她就在这里了。大伙倒不是因为她来得久才不敢得罪她,而是因为整个店洗餐具、刷锅的只有她一个人,大伙都需要她。这么多年她也没让别人给替代了。

店长站在两排队列前,右手握着圆珠笔,左手食指和中指间夹着写着我们名字的考勤表。

现在开始点名。”

她回身将表格放在餐桌上,背对着我们,用左手将纸张固定,准备用右手往表格上画对号。

马秀妮!”

到!”

李英菊!”

到!”

王武”

到!”

李驷!”

张山”

到!”

……

点名的结束意味着例会的开始。“今天到谁总结了?”店长问。

到我了。”服务员王武从前排走出来,站到店长身边,面对着我们,“昨天……”

我不愿意听他总结,其他人的总结我也不爱听。不过相比而言,听别人总结总好过让我总结,虽然总结也就两三分钟,但我连一分钟都不想说。两三分钟,好在两三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等王武重新站回队列,就该由店长讲话了。

我再补充几句。……”

我站在前排,好在口罩遮住了我的脸,店长看不到我的表情。只要我的肢体不表现出吊儿郎当的样子,她就不知道我在想什么。至于我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她顶多能看出疲劳。而疲劳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不可能成为挨批评的理由。要是疲劳就挨批评,那每个人都要挨批,就连店长自己也逃不掉。

例会很快就结束了。这次例会只有传菜员李梅挨了批评。她昨天上菜看错了桌号,把12号桌点的鲜切羊肉上给了15号桌。15号桌的客人不必为此付费,因为这是我们店的失误;12号桌的客人更不必、也不可能为此买单,他们连东西都没吃到,凭什么花钱。既然他们都没做错事,那自然由做错事的人来承担代价。店里将按这盘羊肉的售价从李梅的工资里扣,顺便再多罚五十,以示警告。

能不能不罚钱啊,张姐?你说大伙出来干活都不容易,只扣菜钱行不?”李梅问。

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不是我说扣就扣的,扣不扣钱由老板娘决定。”店长回答说,“咱们大家都得按规矩办事,你说是不是?”

李梅没有回答店长这句无需回答的疑问句。

对了,老板娘今天去别的店学习管理经验去了。不管老板娘在不在,我们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我们该做的工作做好。

来,我们一起喊个口号,然后都把手机交上来,散会后大家到各自的岗位上去,开始做餐前准备工作。

亲爱的家人们,你们好!”

我们半喊半念地齐声回应道:“好!很好!非常好!我们一定会更好!”

我从来不知道喊口号有什么意义,但这是店里的规定,那我执行就好。我不会傻呵呵问领导:“咱喊口号有什么意义?”这样做非常蠢。如果我问店长,她肯定会让我别想没用的,好好干活;如果问老板娘,那她可能要送我一个十五天无薪长假。我可没蠢到那个地步,没人跟钱过不去。

 

2

等餐前准备工作做完,营业时间也就到了,第一桌客人也就来了。每天都是这样:上午是这样,午休过后,下午也是这样。

喊完无用的口号,我们散会,该忙活起来了。我去到二楼,和李姨、王武一起为这十五张餐桌做餐前准备。

王武直接去了后厨。昨晚歇业前,蘸料区那些不锈钢缸子都送进了后厨的保鲜柜,王武现在去把它们取出来补满。弄好了不必抬上来,将那些玩意都装进一个塑料筐子用传菜电梯送上来就行了。

我和李姨上了二楼。我走进隔间,拧开传菜电梯右手边烧水机的水龙头,接小半桶热水,再拧开墙边的水龙头往里兑点凉水,掺和了半桶烫手的水。我想兑桶温水,手伸进去不被烫也不被拔,可惜不行。这桶水我们要用一上午,水会慢慢变凉,我必须将水兑成这样。还记得上岗第一天,我兑了半桶不凉不热的水,李姨伸手试了试,说:“水兑太凉了,老板娘肯定不让。”然后,她拎起水桶倒出去一半,又往里猛接热水。兑好了水,她试了试,跟我说:“来试试,这个温度正好。”我试了一下,只有一个感觉——烫手。我的手要是像李姨那样就好了,她的手粗糙得跟老树皮似的。可惜我没有她那样的手。那怎么办,还得跟往常一样,忍着呗。我将桌子上的抹布投进冒着热气的塑料水桶,等抹布完全浸湿了,就把它揪出来、拧干。才拧一下,手就受不了了。我把抹布担在桶边,用凉水冲一下手,然后抓起抹布接着拧。

客人来之前,我们要让柜子被盒装餐巾纸和一次性筷子填满。于是,李姨扫完地去隔间隔壁的仓库拿东西去了。接下来,抹布很忙。它需要擦十五张餐桌和六十八张椅子。昨晚下班前它已经擦过一遍了,可是按店里的规定还要让它再擦一次。好在它有帮手。我给抹布打下手:它需要擦椅子时,我把立在墙边的折叠椅拿到桌前,展开;它需要擦桌子时,我用手搀着它。它干完这些活,我请他回到热水桶里泡澡。抹布先生离开后,李姨请拖把女士出来再拖一遍过道。

王武做完餐前准备去了后厨,他昨天跟老板娘申请调过去,老板娘同意了。

蘸料区全部补充完毕,每种蘸料都在它应在的岗位上。小票打印机里还有纸卷,它旁边是满满一盒压缩湿巾。高温蒸汽餐具消毒机的三个餐具盒已装满,一个放在消毒机上,两个在消毒机下面的架子上。隔间里另有满满一大筐餐具,刚从电梯送上来,方便补充。隔间的桌子上,十五个玻璃茶壶都装了红茶、枸杞和大枣,做好了灌水准备,就等客人来。它们的兄弟铁茶壶也已整装待命。

我和李姨都准备好了。我想楼下应该也准备好了。


3

前台收银员会决定客人去一楼还是二楼。客人上来了,我们迎接便是。

“您好,请问几位?”李姨迎了上去。

“两位。”顾客说。

“这边请。”李姨伸出手引他们到10号桌坐下。

一见到客人,我便随手按了高温蒸汽餐具消毒机的开关,开始自动消毒一分钟。在这一分钟的时间里,我们要为客人送上压缩湿巾、茶水和一次性筷子。东西不多,但也得分两趟,茶水一趟,压缩湿巾和一次性筷子一趟,因为上压缩湿巾的时候要拎着铁茶壶,而每个人只有一双手,也就是两只。

我将装有压缩湿巾的长方形小盘放到餐桌边,提起铁茶壶往上浇点热水,像奶片一样的压缩湿巾就涨开了。我指着它对客人说:“消毒湿巾,请擦手。”之后,客人出于礼貌说了声谢谢。我没回应,转身离开了。我前脚刚上完消毒湿巾和一次性筷子,后脚茶水就被李姨拿来了。她把玻璃小壶放在白色的陶瓷温茶底座上,对客人说:“请用茶水。”温茶底座里面有扁扁的白色蜡烛,通常我们不会点燃它,除非客人有要求。老板娘有句名言:“客人的要求尽量满足。”

把蜡烛点上吧。”

好的,我去找一下打火机。”

李姨问我有没有打火机。我又不吸烟,兜里当然不会揣那种东西。

我没有。”

后厨那几个小伙抽烟,你去问他们借一个。”

我匆忙从楼上跑下去。

用完了还回来啊。”

我匆忙从楼下跑上来,给客人点上蜡烛,再匆忙跑下去还打火机,最后再跑上来回到我的岗位。

点上蜡烛可能比不点蜡烛有格调。据说如果是情侣一起吃饭,燃烧的蜡烛还能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气氛。不过我是个相当庸俗的人,对我而言,蜡烛再怎么说还是蜡烛,只能燃烧出黑烟和明火,烧不出那个名叫浪漫的东西。

“您好,请问几位?”李姨又迎了上去。

“三位。”顾客说。

“这边请。”李姨引他们到12号桌坐下。

我又随手按了高温蒸汽餐具消毒机的开关,只不过这次,李姨给客人上压缩湿巾和一次性筷子,我上茶水。

一分钟的消毒时间结束,我戴上一次性手套,提上餐具箱,去给客人上餐具。餐具为碟子、碗、杯子和勺子,都是不锈钢的,刚经过蒸汽加热,格外烫手。薄薄的一次性手套根本不禁烫,不过服务员嘛,都被烫习惯了。餐具总比不上热水烫手。

上餐具的时候我戴上手套,回来的时候把餐具盒重新放到消毒机上,手套随手脱在一旁。一次性手套一会儿戴在我手上,一会儿戴在李姨手上,辛勤地为客人服务。这种一次性手套金贵得很,好像一个合一两毛钱,要是我们消耗快了,就得遭老板娘骂。上次后厨有几个小子用了前厅半盒手套,开例会时老板娘把我们服务员跟后厨那帮小子训了个遍。她说我们浪费物料,还说我们败家。就在刚才,一只宝贵的手套指着桌子上个二维码对客人说:“这里有二维码,请您扫码点单。”

客人点完餐,提交订单,蒸汽消毒机旁边的小票打印机就把点菜单打出来了。我扯下单子,把它夹在了10号桌的小票夹上。我将小票夹随手搁在桌旁的木餐架上,对客人说:“这是您的点菜单,请您看一下。”我可以笑着说,也可以不笑,客人看不见我的表情。我没有笑,这是口罩赋予我的权利。

后厨的小票打印机肯定也将客人的点菜单打出来了,不过他们的单子比我这儿精细。汤部那里会打出客人选的火锅底料和小菜,甜品部的单子上只有甜品,而肉部得按单子准备出各种各样的蔬菜、肉片和肉卷。

连接对讲机的耳机中传来“电梯有锅”,我回了一句“收到”,就去电梯端锅了。电梯中间有个可拆卸的隔板,所以电梯一次最多可以送上来两个锅。这次正好上来俩。我立马端出它们俩,放桌子上,转身拽上了电梯门。有时谁拿完锅忘了关电梯门,导致电梯下不去,对讲机里就会不耐烦地说:“关上电梯门啊!这是谁啊,又不关电梯门。”

我端起一个锅,随锅送上来的桌号小票上写着10号,我就给10号桌送过去了。等送完这个,回来再端另一个。腿脚得麻利些。

“您好,请问几位?”李姨迎了上去。

“四位。”顾客说。

“这边请。”李姨将他们引到15号桌。

又有客人来。

“您好,请问几位?”李姨又迎了上去。

“三位。”顾客说。

“这边请。”李姨将他们引到12号桌。

还有客人来,店长也上来帮忙了。

“您好,请问几位?”店长迎了上去。

“五位。”顾客说。

“五位,这边请。” 店长引客人到20号桌坐下。

传菜员李梅端着托盘从楼下跑上了,紧接着传菜员张山也上来了。他们飞也似地跑上来上菜,上完菜用手指甲划掉点菜单上对应的菜名,又赶紧奔到楼下。等会儿他们还会再上来的。他们重复在跑上跑下的过程中,一直都是这样。

我们给客人上餐具、端茶,端去从电梯送来的锅、甜品和小酥肉。我们此刻正重复着这个过程。

等二楼的餐桌都被客人占满,我们便从这个过程中解脱出来了。但是,眼力见儿使我们闲不住。

“您好,给您锅里再添点汤吧。”

“火给您调小一点吧。”

“您好,这几个空盘子帮您撤了吧。”

“您好,再给您添点茶水吧。”

来自各行各业的形形色色的客人,我都见过。不过对我来说,客人只有两种——一般客人和要求多的客人。没什么可说的,殷勤招待每桌客人是我的工作,也是老板娘对我的要求。我靠这个挣钱生活。要是哪个顾客在餐饮点评的APP上给了我们店差评,说店里的服务态度不好,老板娘就得查查到底是谁的问题,然后扣那个服务员工资。

等客人到前台结账走人了,我就拿着塑料筐去为火锅处理后事。收拾桌子要快,不然老板娘又要骂人了。幸好今天她不在。收拾完桌子,要用湿抹布将桌子擦干净,然后摆上新的盒装餐巾纸、汤勺和漏勺。至于抹布,还是要扔回热水桶。不过是个破抹布。

收拾桌子也有门道。碗、碟、盘中的残余食物和蘸料全都用客人用过的勺子扒进锅里,然后我会将除锅以外的餐具都放进筐子里抬走。筐子满了就塞进电梯传给楼下后厨的洗碗大妈。

客人虽然走了,但锅还热得很,没法直接端走。将客人扔在桌子上的一次性筷子包装纸一撕为二,垫着锅的两个把手,这样就能端了。虽然隔热效果并不好,但总比没有强。隔间的电梯旁放着一个垃圾桶,我把锅里的废料往垃圾桶一倒,然后把锅塞进电梯传给洗碗大妈。垃圾桶满了也通过电梯送下去,让后厨帮忙倒。

一楼和二楼的服务员收拾完桌子把东西都一股脑全交给洗碗大妈,大妈便被只忠于她一个人的水池抱住了。水池伸出手抱住了她的腰,她的腰便被坠得直不起来了。水池就想让她一直陪着自己洗东西。尽管她洗得很快,可是碗山长出来的速度总是比她移山的速度快。她不停地把碗山洗平,把锅塔洗倒。

桌子被我们收拾干净,就可以面对新的客人了。有好多饿着的客人坐在楼下等候区等待。吃饱了的客人离开了,我们这些服务员将桌子打扫干净,饿着的客人便来了。

一般情况下,过了下午两点半,就没几个客人了,还在吃饭的客人一般也不会再点新的东西了。楼上楼下各找一个服务员盯着,其他人就可以休息了。大家吃个午饭,住得近的甚至可以回去躺会儿。用不了多久,那两个服务员也可以休息了,因为客人吃好了,结账走了。

下午四点二十分,我的生命依然由集合、点名、开例会、喊口号唤醒。下午我们依然重复着那些该做的工作,直到半夜,最后一桌客人走了。

 

4

我们在店里吃过晚饭,换好衣服,领回手机,疼痛的腿脚拖着我乏力的身子和迷迷糊糊的脑袋走出了店门。一如既往,我全身散发出各种火锅底料混合的味道,其中番茄味最浓。

冬天的风混着雪吹在我脸上,湿漉漉的。我走在街头,只觉得稍有点冷。

回去前,我打算先去24小时便利店买一个面包、一根纯肉火腿肠、一包花生米和一听500毫升的啤酒。暂时还有钱。再过几天就到15号了,该发工资了。我上个月干了三十天,还有两个半天的带薪假,那就是按三十一天算工资,四千零三十块钱。但愿发薪时别扣工资。

行,赶紧回去。到了地方轻点关门,别影响住A、B、D间卧室的室友睡觉。喝完啤酒我就睡觉,只要明早天照常亮、我还没死,明天就接着干活。

【完】


与昨天一样的今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