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记 其七】七丈大桥上的流动江湖

手起刀落,又拿下一人,中年侠客一袭白衣已染上淋淋鲜血,他眼光冷峻而眉头却丝毫不紧张,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十几年的奔波这一切他早习以为常。
目光下移,身旁另一个黑衣侠客在他的眼里则显得十分渺小,此人不久前才加入到游侠的行列,资历尚浅,论气势论手段,不及自己一二分,然这冷峻的态势却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此人明知无法与自己相争,却常伴左右,虽不开口,却颇像是要从自己那里偷得几门技艺。
想到这里,白衣侠客有些不悦,便冷冷地甩下一句:“还要比下去麽?”
那黑衣侠客却头也不抬,细细地擦拭着宝剑,全然不顾前辈的发言。
白衣侠客微微摇头,冷哼一声,似骂似笑般说到:“年少轻狂。”
听此一言,那黑衣侠客果被激到,汹汹然地念道:“此间我实不如你,然你浪荡十年,却仍得此般境地。我若有十年,定远胜于你!”
“你!”白衣侠客也好似被激住,顿时哑口,磨了磨牙根,又论到:“今日你只获两人,而吾辈已连获数十人,岂你稍稍出力即可赶上?”
“我便宜!”黑衣小哥不服,抬头便喊。
“我好吃!”白衣大叔也不服,针锋相对。
我在一旁观望半晌,终究按捺不住,向前一步,对捆着白色围裙的大叔招呼到:“来份炒饭。”
“好嘞,加肉吗?”
“不加,十块就行。”
“好嘞。”
我歪头瞄了一眼旁边捆着黑色围裙的小哥,他的围裙上写着“我特么在做饭,勿扰!”的字样,他似乎没有招揽食客的兴趣,只顾低头看着手机。
这是成都高新区的天府大桥。
我第一次路过这里时,目光透过来来往往的车流,远远看到街对面有几辆红色顶棚的三轮蹦蹦车,这是成都本地那些流动摊贩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像得到暗号一样,我寻思着对面应该有几个小贩就地在售卖小吃,我便从桥下穿过,再踏上草地,来到街对面,一看,岂止是一两个摊贩,简直是条小吃街:
有卖炒饭、炒河粉的大叔,有卖卤肉卷的阿姨,有卖烤鸡腿的大爷,有卖钵钵鸡的姐姐和卖冒菜的公公......

最划算也最管饱的还是一个大叔卖的炒饭炒粉,十块钱便可以包餐一顿,在这个寸金寸土,一份素面也要卖到十元的地方,一份又香又管饱的炒饭就是路过工薪族最好的晚餐。
后来因为离家近,我常顺路去买炒饭吃,大叔也逐渐认得我了,远远看到我走近便点头招呼,认得熟了之后我便随口问了些家长里短,才得知大叔已做流动摊贩十余年了。这几日有些热,四川一度热过了吐鲁番,流动摊贩也变少了,大叔仍在坚持,我跟他随口聊天,他便说到正是因为天太热,他从早上到下午喝了五六升的水,我问上厕所咋办,他便尴尬地笑了笑,说:“干我们这行的,就得能憋。哎,其实你看我这大部分也都蒸发了。”他指了指自己的额头,大热天待在热锅旁边,他已是满头大汗。
要了一份炒饭,大叔便将油光蹭亮的铁锅在简易的煤气炉上热了热,先往锅里打了一个鸡蛋,两下打碎炒成型后,再丢下一把青椒丝和洋葱片,带着姜片、蒜粒统统爆香,他熟练地摆动着铁锅,高温瞬间让蔬菜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形成阵阵锅气,一股炒香扑面而来,随后他又从车上的塑料盒中用铁勺捞出两勺白净的米饭,丢进锅中与先前的香料、蔬菜、香油一顿爆炒。
在等炒饭的时间里,我一边帮大叔看着城管的动向,一边也瞟了瞟一旁的黑衣小哥,白衣大叔这边客人一个接一个,他那边只零零散散有人光顾,但他显得毫不在意,就在这段等待时间里,我便脑补了上面那段小吃江湖的戏码。
黑衣小哥的手艺我也尝过,炒饭炒饭他都会,锅巴土豆样样精,然而味道上始终与白衣大叔有些差距,对了他的收款头像还是食尸鬼的金木。
按理来说,如果他的手艺比不上白衣大叔,那应该故意和大叔保持距离,这样才能获得自己的食客呀,然而我去过好几次,黑衣小哥总是和白衣大叔靠得很近,白衣大叔一份炒粉不加菜卖10元,他便卖8员,别人一份锅巴土豆卖8元,他便卖6元,似乎也是自知技艺不精,给了大家实惠。


然而白衣大叔和黑衣小哥之争却是小事,对他们来说,城管才是最大的威胁。
正想着,一拨城管气势汹汹地骑着摩托赶来,小贩们便手忙脚轮地登上三轮,匆匆从桥这边逃到桥那边。
“诶,我的炒饭!炒饭!”
白衣大叔也是一样,登上车就要走,我急了,连声呼喊。
“你往那边走走!”白衣大叔对我喊到。
我不知道“往那边走走”具体是什么意思,心里直觉得后悔,炒饭还没有入口,却已经将十块钱扫给了大叔,这下不知道何时才能要回来,炒饭或者十块钱。
看着白衣大叔的红色顶棚三轮车离我越来越远,我感到伤心,感到背叛,感到无可奈何,不经意间恶狠狠地盯了一眼那个让我错过晚饭的男人,而他则对着空荡荡的街道拍起了照,表示“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罢了,我叹了口气,把我的小电驴从河边一台阶一台阶地抬到马路上,准备沿着马路要回自己的那份炒饭。
没想到刚穿过这个二十来米长的桥,白衣大叔和黑衣小哥赫然出现在我面前。
“来,给!”白衣大叔见我到了,将已经炒好的炒饭装入饭盒中,又从水果罐头中舀出两勺切成小段的泡豇豆放在炒饭上,随后将打包好的炒饭递给了我。

“我以为要追很久呢。”我吐槽说。
大叔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一次,小贩们被从桥左边,赶到了桥右边,第二次我去的时候,大叔已经在桥右边了,结果又跑来一拨城管,嘴里喊着“再卖就扣车罚款了啊!”便把小贩们从桥右边赶到了桥左边,等小贩们都到了桥左边,城管又喊到:“别过这个桥墩子啊!过来就罚款!”
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两拨城管并不是同一伙......大家各自有自己的管辖范围,出了范围,便不再死死相逼,而这两个管辖范围的交界点,就是这个二十米长的桥。
“哎呀,又来,又来!”卖烤鸡腿的大爷随口抱怨说。
“还好两边没有一起来嘞!”卖卤肉卷的阿姨倒还在窃喜。
“两边一起来的话,就只有跳下河咯。”卖炒饭的白衣大叔笑着吐槽说。
“这就是江湖呀。”我心里暗暗想着,一手拿着一只大大的烤鸭腿,提着一盒沉甸甸的炒饭,我骑着小电驴回家了。
打开饭盒,那股熟悉的炒香便迎面而来,一口下去松软的米饭,搭配着炒过的土豆丝、青椒、洋葱,带着微微的香辣回味,简简单单地便俘获了味蕾。
吃着喷香的炒饭,我回忆着在这个小江湖上的点点滴滴:
有惊悚的,之前买小吃时看到一个长得跟竹竿似的一个精神病小哥,嘴里骂骂咧咧地说着:“该死的意大利人,我要扒了他的皮,意大利人。”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地说,一边像是真的在寻找他心目中的“意大利人”,属实惊悚。
有遗憾的,有对卖卤肉卷的老夫妇,我曾见过两次,第一次因为买了炒饭而没有买他们的卤肉卷,可看着他们放在锅上有着完美糖色的卤肉十分心动,第二次见到时果断尝尝了,的确是我多年来吃过的最好吃的卤肉卷!然而就那之后,再有没有见到过这对老夫妇......

也有满足的,那个烤鸡腿爷爷,因为好几次没有见到食客买他的烤鸡腿,我也迟迟没敢于尝试,后来一次终于没忍住买了一只鸭腿(鸭腿9元,鸡腿6元),近距离观察,才发现爷爷的烤炉车擦得干干净净直反光,心里放心了许多,烤鸭腿大口大口的肉,烤的香香脆脆地,撒上辣椒面,一口下去十分满足。

嗨呀...这就是人生百味呀,一条街,几个小贩,人在哪里,江湖就在哪里,趁着有这份闲心,我将继续观察这个变化万千的江湖,品尝这其中变化万千的滋味。
那么,你的江湖,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