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博古睿讲座】基于概率论的应用数学世界观

2021-12-11 00:45 作者:红线本公子  | 我要投稿

睡前把这个笔记写了,否则明天一定不会写。

我真的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科生,所以关于数学和物理的部分没办法说什么。但是最后提到的有关常识与科学,信仰和真理的讨论有一些还可以谈谈,此处涉及中西印三种哲学传统的内容。


第一个是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或许提到休谟,大部分人会想到的是他打破了康德独断的迷梦,亦即他著名的怀疑论,如何证明石头热了和太阳晒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实际上在生活中,休谟并不是一个怀疑论者,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他是一个非常重视常识的哲学家,以至于很多人将他与儒家联系起来。他指出,人们总是渴望一个安稳的生活,而这种安稳的生活正是需要一定的确定性来保证的。比如道德,比如传统,比如宗教,比如科学,这些都可能不是真理,但是它们可以被信仰、被确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存在。


我想到的第二种哲学或文化是中国传统的周易。众所周知,周易可以用来算命。当然也有人从周易中研究出道德义理,但是更多时候它还是被用来作为一种演算、推测命运/天理的工具。算命这个行为其实就是在追求一种确定性,但是很多时候它仍然是以一种概率,一种大的概率的形式出现的。恰恰是因为人们对天和道的不确定,所以才需要通过算命这一行动来确定未来的可能性,「推天道以明人事」。


第三是古印度的佛陀,佛陀的哲学核心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无常、苦、无我。其中无常是他对世界的描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缘和合」。对于世界如何的问题,其实佛陀是不会回答的,因为实在是太过复杂。佛陀的认识论主要是针对人自身,人的内心。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12个因素都是人身心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就是把条件限定在了人自身之中,由此推导出涅槃——苦的灭除的可能性。



【博古睿讲座】基于概率论的应用数学世界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