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几类人,再好也不可深交

2021-03-01 19:30 作者:嘉鱼女侠  | 我要投稿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人是一种情感动物。


生而为人,我们不但有“心”,更注重心灵的“温度”,渴望来自他人的善意和温暖。


正如作家阿兰·德波顿在他的《身份的焦虑》中所说:“世人对我们的关爱是我们看重还是看轻自己的关键······没有了他人之爱,人类将失去自信;没有了他人之爱,我们将难以按自己的秉性办事。”


虽然他人之爱如此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经任何思考、任何筛选地对所有人的“爱”完全照单全收、甚至感激涕零。因为有些人的“爱”、有些人的好,很可能本身只是一副足以迷惑你的伪善面具。


而这些所谓的“好”,往往都有着以下一些特征。


1、过于渴求回报


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难免都有一些浮躁和缺乏耐心。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则表现为或多或少的急功近利。


加上一些人对于人的价值或许抱有过于片面的认知,所以他们在与人交好之际,往往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为自己的付出标出了价码,对可能获得的回报作出了精确的估算和预期。


他们拼命对你好,只是希望你到时能够兑现他们预期的回馈。倘若不能,那么他们即使没有暴跳如雷,恐怕也会因为失望而悄然远离你、甚至对你嗤之以鼻。


发小莉莉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过去有段时间,莉莉因为跟领导关系不睦愤而辞职,日子过得甚是艰难。室友毛毛不但没有因为她的困境看轻她,反而对她更加周到热情。莉莉很是感动,故而也竭力投桃报李。


谁知有一天,毛毛却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对她爱搭不理起来,甚至还时不时地对她冷嘲热讽。起初莉莉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得罪她了,直到后来才从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讥刺中醒悟过来:原来毛毛之前以为有个开跑车的富二代在追求莉莉,结果发现只是一场乌龙——富二代追求的其实是莉莉的前同事。


弄清真相的莉莉哭笑不得,很快就另找室友搬了出去。


如今,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都越来越认同:人与人往来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的相处就注定只有功利这一种色彩。


事实上,价值交换中最有价值的那部分,往往是人与人三观、志趣的交换,而并非是世俗的功利和铜臭。


而且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中真正让我们开心、让我们感到温暖的,往往都是那些看似没什么用处的、毫无功利可图的事物。


比如悲伤时的一句安慰、失落时的一种信任,对我们而言都可谓弥足珍贵。


而过于功利、过于渴求回报的“情谊”,到最后往往都是最没有“营养”的虚情假意。


2、自作主张,擅自安排别人的人生


有这样一句话,相信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耳熟能详,那就是“我这是为你好”。


无论是父母、爱人、亲戚、朋友、领导、同事······在与我们的相处过程中,总难免冷不丁地冒出这样一句话来。


诚然,对于关系亲密的人而言,有时候“关心则乱”的情况的确是不可避免。但无论如何,当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越俎代庖地代替我们做决定、擅自安排我们的人生的时候,我们都是极有必要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警惕的。


因为无论任何人的“为你好”,其实都是从他自身的角度出发的。


他的生活环境、眼界、阅历、思想、格局······绝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你,可是他却试图用自己的经验,去代你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所以一旦你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得到的也只会是他们满意的结局,而不是你自己。


记得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两个奇怪的岛上分别住了两拨奇怪的人,一个岛上的人全都只有一只眼睛、另一个岛上的人却全部都有三只眼睛。而一个两只眼睛的人不小心去了这两个岛上,于是一个岛上的人说,他应该再多一只眼睛;另一个岛上的人说,他应该再少一只眼睛。所以你觉得这个人应该听谁的呢?


可见,对于旁人的自作主张的“好意”,我们必须具有清醒的判断力,而不是盲目接纳和听从。


3、看人下菜碟儿


生活中,没有人喜欢看人下菜碟儿的“势利眼”,但却并不是人人都能明确地分辨出身边的“势利眼”。


因为当一个人身处顺境的时候,他往往是没机会见识到所谓的“势利”的,他只会感受到所有的善意和友好。


然而一些真实的“势利”却恰恰巧妙地躲藏在这些善意和友好的背后。


而一旦有一天你不小心深陷困境,便会“有幸”看到揭开友好面纱之后的冷酷面孔。


正所谓顺境一盆火、逆境一车冰,那些看人下菜碟儿的伙计,终归会让你体会到什么是人情冷暖、什么是真正的冰火两重天。


倘若想要在顺境中就成功分辨出这样的人,其实也不难。你只需要看他是如何对待不如自己的人,往往便可以判断他会以何种态度对待逆境中的你。


4、绵里藏针,表里不一


人与人之间往往还有一种“用心良苦”却让人止不住后怕的“好法”,那就是所谓的“绵里藏针”。


表面上,他们或许对你很好,对你亲切友爱、百依百顺,但私底下却巴不得你早日出糗或是栽个大跟斗。


他们引诱、纵容你的恶习,以此讨得你的欢心,为的却是让你自掘坟墓、自取其辱。


就像我们常常在电视上或是在生活中见到的那些所谓的“狐朋狗友”,平日里他们看似鞍前马后、对你任劳任怨,但其实却是在吃喝玩乐、声色犬马之中将你不知不觉、一步一步地带向深渊。


故而与这样的人来往,本质上其实无异于自戕。


正因为如此,正因为人类的友好总难免呈现出诸如此类的、稀奇古怪的模样,所以我们才尤其需要用心体察分辨、去伪存真,找到真正靠谱的人、获得真正有益的“好法”。



END


这几类人,再好也不可深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