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图馆】猎鹰与秃鹫的交锋——库班空战

2019-03-20 18:16 作者:史图馆  | 我要投稿

本文作者:无所事事MK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


背景介绍

自1942年的蓝色行动失败后,德军B集团军群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围,而进攻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则撤退到了塔曼半岛。德第17集团军在塔曼半岛修筑了名为“蓝色防线”的防御阵地,意图固守塔曼半岛,如此一来德军进可以塔曼半岛为前进阵地威胁高加索,退可保护克里米亚半岛的安全。

而对于苏军而言,坦曼半岛的德军简直如鲠在喉。自1942年7月塞瓦斯托波尔失守后,高加索海岸的城市新罗西斯克便成为了黑海舰队与苏联空军最重要的基地,黑海舰队的潜艇、水面舰艇与航空兵部队以此为基地可以打击黑海的德国矿石运输活动。但是新罗西斯克在蓝色行动中被德军占领,这大大影响了黑海舰队与苏联空军的活动范围。此外,塔曼半岛与克里米亚半岛仅隔一个刻赤海峡,一旦占领了塔曼半岛,苏军便可以从此登陆刻赤半岛,解放克里米亚,再以克里米亚为基地,袭击罗马尼亚的德国石油设施。1943A集团军群后撤后,苏军接连收复了迈科普罗斯托夫克拉斯诺达尔等城市此时塔曼半岛的德军已经与其他部队失去了联系,被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包围,靠克里米亚输送补给,虽然有防线支撑,但是在兵力补给上有较大困难,且此地补给数量不足以支撑起大规模部队的作战行动,因塔曼半岛对于苏军而言是一个不错的进攻目标。

1943年3月苏德于库班半岛战线示意图

1943年2月5日,苏军利用在敖德萨和克赤地区登陆成功所积累的经验,在地面部队进攻的同时,登陆特遣队在德军后方登陆,意图通过前后夹击的方式击破德军在塔曼半岛的防御。苏联登陆部队在新罗西斯克南侧的梅斯哈科地区占领一块宽4公里、纵深2.5公里的登陆场,将其命名为“小地”,苏军在这个“小地”投入了两个旅海魂衫 一个旅的步兵和一个空降兵团。这一登陆场的位置相当险要,背靠黑海,前出几步就是重要港口新罗西斯克,苏军如果在这一地区投入大量兵力,就可以攻占新罗西斯克并击破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在2月到4月间,北高加索方面军发起了多次进攻,但是却都无法突破蓝色防线,战况逐渐陷入胶着。

梅斯哈科地区,距离新罗西斯克仅6公里

反击小地

1943年4月17日,德军为了摧毁深入第一道防线背后的苏军登陆场——“小地”,在第4航空队掩护下开始向登陆场发起攻击,4月18日成功突破苏军前沿防线,德军意图将苏军分割成两块再逐个消灭。由于苏联空军部署基地离前线较远且部队数量较少,相对于德军近千架次的出击,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的航空兵仅出动约300架次,这使得苏军在塔曼半岛陷入被动,且暂时失去制空权。

4月20日,苏军调拨轰炸航空兵第二军、歼击航空兵第三军、混成航空兵第二军和歼击航空兵第282师进驻克拉斯诺达尔。双方空军围绕库班半岛,开始了一次争夺制空权的大战。

德军的基地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与塔曼半岛,距离库班地区大约有50-100km的距离,而苏联空军的驻地是克拉斯诺达尔,距前线差不多有150km,德军有地理优势,苏军有数量优势。这时候,谁的战术更加先进,谁的指挥更加灵活,谁的后勤更加充足,谁就能获得这场东线大规模空中战斗的胜利,进而主导塔曼半岛的形势

克拉斯诺达尔至新罗西斯克,最近的直线距离110千米
塔曼至梅斯哈科,最远距离为100千米

至4月24日,苏联空军在梅斯哈科地区,以损失76架飞机的代价,击落了152架德军战机,轰炸航空兵与强击航空兵协同最高统帅部下属的远程航空兵对进攻的德军部队与机场发动了多批次的袭击,成功夺取了梅斯哈科地区的制空权,保住了梅斯哈克地区的“小地”登陆场,为下一次进攻蔚蓝防线打下了基础。


克雷姆斯卡亚的激战

在成功保住了小地的前提下,4月29日,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发起了一次对蔚蓝防线的进攻。尽管在梅斯哈科地区的空战中,德国第4航空队遭受到了一定损失,但是依然有相当的实力。克雷姆斯卡亚在新罗西斯克东北方约30公里的地方,是德军蔚蓝防线外围的一个重要节点。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试图通过这个节点来突破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德国空军为了保护己方防线,遏制苏军进攻,冲进了克雷姆斯卡亚;苏联空军为了帮助陆军进攻,突破德军防御,也冲进了克雷姆斯卡亚,库班空战的第二阶段由此展开。这一阶段双方更多以支援己方地面部队、消灭敌方地面目标为基础。自4月29日至5月10日的12天内,苏德双方以每次50-80架飞机的规模,在克雷姆斯卡亚上空展开空战,对地攻击机与轰炸机累计出动5000多架次,对敌方火炮阵地、机场与地面部队发动了打击。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成功突破了克雷姆斯卡亚地区的德军防御,在这一阶段的空战中,苏联损失78架飞机,但是成功达成了战役目标。

克雷姆斯卡亚地区 蔚蓝防线南侧重要节点

克雷姆斯卡亚地区的胜利使得德军蔚蓝防线的南侧地区出现了一个较大的缺口直接威胁到了德军对于新罗西斯克地区的控制

基耶夫斯卡亚(基辅村)与摩尔达万斯卡亚村地区

5月26日,苏军突破克雷姆斯卡亚后,在基耶夫斯卡亚村与摩尔达万斯卡亚村附近切入了德军战线。在即将继续往德军纵深发展时,来自克里米亚与南乌克兰的德国空军援军抵达库班,开始最后也是最疯狂的一次反扑。德国空军自5月26日中午开始,在三个小时内出动了超过1500架次的飞机,在5月27日出动了2758架次飞机,对苏军地面部队的机动部署与进攻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由于此时德军兵力约为苏军1.5倍,苏军只得开始实行防御态势,一方面保持白天对德国轰炸机驱离并掩护地面部队,同时在夜间出动轰炸机对德军在库班地区的机场进行夜袭。在数日的白天空战晚上夜袭的战斗后,德国空军的出动数量有所降低,苏军再一次夺回了战场上的制空权。


小结

1943年6月,苏德双方的视线实现都开始集中到库尔斯克凸角地区,高加索地区的战斗也逐渐停止。直到1943年9月,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发动了新罗西斯克—塔曼攻势, 9月13日解放新罗西斯克,10月3日解放塔曼,全歼了德军塔曼集群。而库班空战这一辉煌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正是库班空战的胜利,使得德国空军在滨海方向的力量受到大大挫败,帮助苏联军队成功突破了蓝色防线,没有重蹈前几次进攻的覆辙。库班空战可谓是1941年来苏联空军与德国空军在正面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正面交锋,在经历了卫国战争初期的失败后,苏联空军及时调整了组织架构,淘汰了落后的作战装备,更新了全新的作战理论,苏联空军也涌现出了一批诸如波克雷什金、列奇卡洛夫的优秀飞行员与诺维科夫、韦尔希宁这样的优秀指挥员。而库班空战,则是对苏联空军这两年来的改进最好的检验,它证明了1943年的苏联空军已经开始具备与德国空军在正面战场上争夺战术制空权的能力。下一期,我将对苏德双方在库班空战中使用的装备进行一个介绍,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1】叶夫根尼·巴菲尔耶夫(2012).为天空而战[M]

【2】M·M·科兹洛夫(1985).苏联百科全书[M]

【3】A·I·波克雷什金(1986).战争的天空[M]


【史图馆】猎鹰与秃鹫的交锋——库班空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