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路项目安全评价应该从哪一阶段开始开展-2022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

2022-11-09 15:31 作者:咕噜咕噜元气  | 我要投稿

1、公路项目安全评价应该从哪一阶段开始开展()。

A.设计阶段或开放交通之前

B.开放交通1年之内

C.开放交通5年之内

D.有重大交通事故发生之后的1个月内

参考答案:A

2、工程中,混凝土最常使用的矿物掺合料是()。

A.粉煤灰、磨细矿渣粉

B.钢渣粉、磷渣粉

C.天然火山灰、天然沸石粉

D.粉煤灰、偏高岭土

参考答案:详见上学吧-找答案

3、再生混凝土()。

A.只能用作粗集料

B.只能用作细集料

C.即可作为粗集料,又可作为细集料

D.可用作粗集料,或用作细集料,但不可同时用作粗集料和细集料

4、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需求金字塔”中,处于高级阶段的是()

A.安全卫生需求

B.活力场所需求

C.功能完善需求

D.特殊群体需求和形象个性需求

5、相向行驶的机动车流无分隔,且机非混行的道路断面是哪一种断面形式?()

A.一块板(单幅路)

B.两块板(双幅路)

C.三块板(三幅路)

D.四块板(四幅路)

6、市政道路的人行道面铺装材料中,具有“多孔结构,透气透水性好,能使雨水快速渗入地下”的优点的是()。

A.花岗岩

B.混凝土

C.透水砖

D.沥青

7、市政道路的盲道最广泛使用的材料是()。

A.混凝土与自然石块

B.高分子材料(PVC)

C.不锈钢盲道钉

D.沥青

8、以下哪种排水沟最适宜设置在有排水需求的广场和人行道()。

A.矩形开口式排水沟

B.线性排水沟

C.块石排水沟

D.生态排水沟

需要答案欢迎咨询,更多继续教育试题,搜索上学吧找答案~


9、再生混凝土不宜用于()。

A.胶凝材料

B.细骨料

C.粗骨料

D.低活性粉料

10、不同种类的矿物掺合料,由于其化学组成、细度和活性不同,其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粒化矿渣活性效应明显,但滚珠效应差

B.粉煤灰活性较低,但有一定的滚珠效应

C.硅灰活性高、颗粒小,其三种效应都很明显

D.偏高岭土活性效应明显,且具有很好的滚珠效应

11、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三个作用机理不包括()。

A.活性效应

B.惰性效应

C.滚珠效应

D.填充效应

12、缓凝薄膜的施工流程是()。

A.冲洗→艺术膜入模→浇注混凝土→脱模

B.艺术膜入模→浇注混凝土→脱模→冲洗

C.浇注混凝土→脱模→艺术膜入模→冲洗

D.艺术膜入模→浇注混凝土→冲洗→脱模

13、不同的透水铺装减少的径流原则上()。

A.不同

B.基本相同

C.不确定

D.混凝土的透水性最差

14、属于海绵城市建设“滞”的项目包括()。

A.透水路面及自然地面

B.污水再生利用

C.建设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

D.改造排水管网

15、海绵城市建设构建的重点是:()。

A.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B.高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C.雨水的重复利用

D.排水管道的建设

16、初步设计阶段对公路路线技术指标进行安全评价的评价范围是()。

A.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之差大于20km/h的正常路基段

B.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之差大于40km/h的正常路基段

C.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之差大于20km/h的非正常路基段

D.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之差大于40km/h的非正常路基段

17、形成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是:()。

A.有机物含量过高

B.污水排放

C.藻类

D.水体缺氧

18、公路项目安全评价在初步设计阶段的评价重点是()。

A.沿线设施

B.交叉口视距与渠化

C.立交匝道与主线速度协调性

D.路线和路基路面技术指标

19、公路系统化的路侧安全处置中,有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是()。

A.乘员保护,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B.工程措施,提高路侧宽容性

C.主动预防,使车辆不偏离正常行驶车道

D.及时救援,发生事故后提供及时的救援服务

试题分享到这里,需要答案、想看什么试题可以留言或私聊


公路项目安全评价应该从哪一阶段开始开展-2022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