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龙门市缉毒纪实
处于“泰拉科技研究所”二创体系下
加入QQ群“884148842”了解更多
————————————————————
前言:有关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各位读者好,我是此书的作者阿莱娜·莱比缇娜,一名自由调查记者。你或许在《红酒报》、《汐斯塔日报》,又或者哥伦比亚、维多利亚、炎国和东国的其他报纸上见过我的名字。
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书名应当有两个特征:直白的能让人看懂这部书是讲的什么,但又不易理解的恰到好处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让部分读者看了书名就想买这部书回家看。
本书的说明的确能够让人看懂这部书讲的会是什么,但我想大多数读者都不明白“缉毒”这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符合了一个优秀的书名应当有的两个特征。
所以本书的书名就是一个优秀的书名。
一般来说,一篇优秀的前言应当说明作者的创作理念,同时又恰到好处的概括这波书讲的是什么,进一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那些决定在书店里先看看这部书的前言再决定买不买的读者想把这部书买回家看。
本书没什么创作理念,只是单纯的汇总了龙门市当局由于龙门近卫局前任局长与龙门市现任市长的微妙关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公开的发生在6年前的一系列事件的事件亲历者的叙述。
当然,这些事件的真实性我可以保证。
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不能永远都不为人知。
有着这样的想法,所以写下这部书。
阿莱娜·莱比缇娜
1090年于汐斯塔
第1部分:欢迎来到龙门市
采访记录1:有着紫红色头发的大学生
龙门市某大学,B校区
1089年3月,11时整
一名棕发年轻女子走向食堂。
黑卫衣、黑外套、黑背包与白运动鞋、牛仔裤的搭配让女子在校园里面毫不起眼。
就像任何一名忘带饭卡的大学生一样,她借了位同学的饭卡,要了一份咖喱鸡肉饭套餐和一份肠粉。
在付钱道谢后,她登上二楼。
二楼人不多,因此他很快便在一处角落找到了她要找的人:一位身着白色衬衫、短裤、白色运动鞋、透明材质外套,有着紫红色头发的女孩。
女孩正看着一本名为《灰烬使命》的漫画,从厚度判断应当是非官方合订本,这种“合订本”在漫画粉丝中相当流行。
就座,放下餐盘,有着紫红色头发的女孩抬头问道
“您就是那位联系我的记者小姐?”
“是的,我想您应该就是美杜莎小姐了。”
“没错,记者小姐您想问我些什么?不过,我想我除过拿过两次奖学金以外也没什么可说的。”
“我想询问您一些有关于龙门近卫局特殊货物管理科创始人池寒冰的事,据说您与他关系匪浅。”
女孩眼里闪过一丝惊异
记者继续说道:“我正在撰写一部有关于龙门近卫局特殊货物管理科及龙门缉毒行动历史的著作,我希望能够在您这里获得一手资料。
“当然,如果您不愿说出这些事的话,也大可将这次会面当作是一次普通的朋友谈话。您是位可爱的女孩,我不想把这次谈话弄得不欢而散。”
女孩吃下一大口自己餐盘中的咖喱鸡肉饭。
“说不愿意有些言重了……指挥官为龙门做了许多事,也帮助了我许多事。指挥官的名字和故事不应当像现在这样不为人知,封存于档案库中。
“只是不太习惯……”
“不太习惯?”
“对…不习惯于讲述自己的往事,我所经历的事情之中,有些部分没那么合法,而这里也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信任。更何况,您应该会录音。”
“这方面您不用担心,我不会将我们的录音源文件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写作时我也会进行合理的虚构以保证您的隐私。”
“既然这样……记者小姐您想问些什么?又或者说,我该从哪里开始说起?”
“就从一切的开始讲述吧,美杜莎小姐。”
女孩再次吃下一大口咖喱鸡肉饭,开始讲述:“我是个在街头混大的孩子,父母去世的早,也……
……没留给我什么。
您知道,如果形单影只可没法在街头还算正常的活下去,你得有个人、有个组织罩着你。我的运气还不错,我遇见了一位大哥,他对我很好,带着我进了他所在的组织——我之后知道大哥在组织的地位不低,算得上一位领导者。
我在组织里一天天长大,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利用人群和街巷避开视线、逃开追捕,如何在楼宇之间安全快速的转移,怎么才能在打架的时候有效率的放倒对方,又或者悄无声息的把某些家伙的钱包偷走。总而言之,我逐渐学会了一个在街头混大的孩子所必须学会的一切。
除此之外,大哥还教给了我许多武器的使用技巧和招式,匕首、马刀、长枪,甚至还有小型铳械。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柄长剑,因为其他武器或多或少都在漫画里面看见过,而这柄剑很是特殊:剑身和剑柄很长,剑格十分宽大,使用时得像用刀那样用上双手,剑招也是大开大合,与我在漫画中见到的完全不一样。
这柄剑是大哥最常教我如何使用的武器,也是大哥本人最常使用的武器。
大哥因为长期没有得到治疗的胃病去世,在去世之前,大哥把那柄剑交给了我。
我还记得大哥去世的那一天。
那天阳光明媚,连接着随身听的耳机里放着东国音乐人Sta的歌曲《WRLDS》。
随身听是捡到的,原本坏了一半,是大哥帮我修好的。
那天是组织里一位朋友的生日,我同另几位朋友打算为他庆生。
大哥也知道这件事,帮我们准备了场地,还说到时候也会来。
那天我去了一家超市采购,开着一辆小型的货运三轮车。
到达指定地点,我和那几位朋友一同作着准备。
那天晚上,大家都很愉快。
但是我整晚都没有见到大哥。
原本只是因为大哥临时有其他需要忙的事情,但第2天我却接到了大哥去世的消息。
还有别人转交给我的,大哥的剑。
————
记者为大学生递上纸巾
“抱歉,失态了。”
“无妨,在所难免,您很善良。”
在接过记者递来的牛奶后,大学生继续讲述
“在大哥去世不久后,组织就……
……沾染上了毒品贸易。
现在想来,当时组织正积极谋求“正当化”的谋生手段,或许那时组织就已经滑向深渊。
但在那时,正沉缅于大哥去世的悲痛的我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用客观些的视角来看,他们的保密工作的确做得很出色:经营得当的掩护产业,一无所知的运输人员,多个真假相间的储货与交易地点。许多积极参与的组织成员被抓时都不知晓组织真正在卖的到底是什么。
以纯路人的视角去看,只是一个有些规模的鱼类供货商。
我逐渐走出了阴霾,在组织里积极工作,同时存着钱,搜集着各式功课书、练习册、辅导书,准备在时机合适时暂离组织,去考大学。
在1083年11月,我参与了第一次毒品交易。
说是参与毒品交易,事实上只是那时我在某个储货仓库当班,组织临时叫我骑着一辆三轮运货车去送鱼,在返程时无意中从后视镜瞥见收货人从某条鱼的鱼嘴里抽出一个防潮密封袋。我当时也不知道那个袋子里面装的什么。
练剑、当班、存钱、学功课、看漫画,在那段时间里,这是我的日常。
直到1084年2月29日。
从27日起连绵不绝的雨丝在那天变得更密。
正在某个储货仓库当班的我临时受组织安排,去交付一批冻鱼。
我开着一辆小型冷藏车前往交货地点:是一片有些破旧的仓库的其中一个。
收货人让我把车停在仓库门外,填写收货单后,收货人将车开进仓库,让我在仓库外等待卸货完毕。
我没起疑心,就在仓库门外的屋檐下坐着,看着在送货路上等红灯时顺手买的漫画杂志。
在看完漫画后,我才发觉事情有些不对劲。
鱼一共三十箱,而我一共看见了五名收货人。五个人卸三十箱鱼应该用不了多久,至少应该不至于我把整本漫画杂志看完后还没卸完,我记得那本漫画杂志挺厚,比我手头上这本还略微厚点。
我决定去查看情况。
仓库门没锁,但很沉重,拉开时有些费力,但没什么声音。
仓库内烟雾弥漫,但没有起火。
先前见到的收货人们此时整齐的靠着墙壁席地坐着,眼睛紧闭,戴着半封闭防毒面具和护目镜。
我脑中出现了进仓库前在漫画杂志里名为《灰烬使命》的连载作品中看见的那些战术装备,比如烟雾弹、电击枪、脚步发生器之类。
一名身背大型铳械的男子正俯身查看货物,注意到我后,立刻抽出一把小型铳械。
“我只是极点水产供销商的普通运输人员来给客户送鱼的只是太久没声响才打算开门进来实在得罪实在抱歉!”被吓到的我一边抱头蹲防一边用着极快的语速喊着这段话。
“抱歉,小姐,职业习惯。”在数秒的沉默后,男子开口说道“仓库外有没有你们公司的人员或者其他闲散人员?”
“没了,公司的人就我一个。这里比较偏僻,也没有什么闲散人员。”我如实回答着,小心的抬起头。
男子已经收起铳械,抱起一个货箱。
“那么,我们出去聊吧。希望我们说话时分漏出去的烟不会引来消防队。”
男子一边说着,一边抱着货箱走向门口。
男子走过我后,我才起身跟随男子走出仓库。
我走出仓库后便关上仓库门。
男子戴着全封闭式防毒面具,穿着形制与龙门近卫局制服如出一辙,但配色色调为橙黄色的外套。
“您是…龙门近卫局的人?那些人怎么了?”
“暂时昏迷,没有生命危险。”
男子清空货箱,抽出匕首,割开货箱内侧和货箱底,取出几个装满白色粉末的大号防潮密封袋。
“不出所料。”男子说道
“请问…这是什么?”
“海洛因,因其颜色与性状的俗称白粉。毒品中危害性最大,成瘾性最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我可以看看吗?”
“当然可以,不过注意别拆开袋子。”
男子一边说着,一边递给我其中一包。
当时的我并不明白手中包装妥当的粉末与普通面粉有何差别,也无法理解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件。
但我感到组织似乎已入歧途。
男子取回粉末,同时询问我冷藏车的来历。
我如实回答后,男子请求说:
“请问您能帮我把那些人安置到另一个仓库区吗?当然,若您不愿,可以直接驾车离开。这件事情我会处理妥当的,请您放心。”
我正巧知道有一个合适的仓库。
我帮助男子安顿好了收货人后,驾车离开。
我也说不太清当时为什么要帮助那个男子。
离开时,我从后视镜瞥见男子摘下防毒面具后的样子,瞳孔是少见的金色。
而我知……
……“这里是广播站,现在的时间是13:00整,请在13:20有课程的同学尽快赶到课室。再次通知……”
女大学生几乎是瞬间就做好了离开准备。
“啊…十分抱歉,记者小姐……那个…我有一节课就在13:20……”
“那么今天的采访就到此为止吧,祝你学业顺利。此外,美杜莎小姐认为下一次采访应该在何处进行?”
“就在我家吧,后天我整天都没课,记者小姐您随便选个您认为方便的时间就行。这是地址…啊,我得走了!”
在一张笔记本纸上写下地址后,女大学生翻越护栏跳下二楼,用一个漂亮的受身翻滚抵消冲击后又翻越一楼的窗户,朝着即将教授某项课程的课室的所在位置飞奔。
记者收好地址,开始埋头解决咖喱鸡肉饭。
“虽然已经凉掉,但味道的确不错,或许可以调查这份饭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