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儒林外史(吴敬梓 著)_梗概 之 第五十五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2023-02-06 08:59 作者:hispass  | 我要投稿


 

  话说万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此时虞博士那一辈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闭门不问世事的。花坛酒社,都没有那些才俊之人:礼乐文章,也不见那些贤人讲究。论出处,不过得手的就是才能,失意的就是愚拙;论豪侠,不过有余的就会奢华,不足的就见萧索。凭你有李、杜的文章,颜、曾的品行,却是也没有一个人来问你。所以那些大户人家,冠、昏、丧、祭,乡绅堂里,坐着几个席头,无非讲的是些升、迁、调、降的官场;就是那贫贱儒主,又不过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那知市井中间,又出了几个奇人。

  一个是会写字的姓季,名遐年,此人无家无业,总在这些寺院里安身。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他不趋炎不附势,不争名不夺利,随性而为,率性而活。

又一个是卖火纸筒子的姓王,名太,他祖代是三牌楼卖菜的,到他父亲手里穷了,把菜园都卖掉了。他自小儿最喜下围棋。别人下棋都为求名为赌钱,王太将下棋作为天下最快活的事,废寝忘食,只为求败。

一个是开茶馆的,这人姓盖,名宽,本来是个开当铺的人,仗义疏财,自己又不会经营,万贯家财都让他送的送了,损的损了,弄得破落不堪。开个茶馆为生,依旧坐在柜台里看诗画画,柜台上放着一个瓶,插着些时新花朵,瓶旁边放着许多古书。邻居老爹看他生活日艰,要他去找人接济接济,他说‘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世情通透豁达,非同一般。邻居见他苦恼,约他出去走走。

两人一路步出南门,踱进报恩寺里看看,又到门口买了一包糖,到宝塔背后一个茶馆里吃茶。两人追古忆昔,说起泰伯祠,想去看看。踱到雨花台左首,望见泰伯祠的大殿,屋山头倒了半边。来到门前,五六个小孩子在那里踢球,两扇大门倒了一扇,睡在地下。两人走进去,三四个乡间的老妇人在那丹墀里挑荠菜,大殿上隔子都没了。又到后边,五间楼直桶桶的,楼板都没有一片。两个人前后走了一交,叹息一番。后来盖宽依旧卖了半年的茶,次年三月间,有个人家出了八两银子束修,请他到家里教馆去了。

  一个是做裁缝的姓荆,名元,五十多岁。每日替人家做了生活,余下来工夫就弹琴写字,也极喜欢做诗。朋友们和他相与的问他道:“你既要做雅人,为甚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何不同些学校里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识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和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得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朋友们听了他这一番话,也就不和他亲热。

  一天,荆元到清凉山见老朋友,朋友姓于,养了五个儿子,种地为生。于老者烹茶待客,闲聊几句。于老想听琴,第二日荆元抱了琴来于老者园里。慢慢的和了弦,弹起来,铿铿锵锵,声振林木,那些鸟雀闻之,都栖息枝间窃听。弹了一会,忽作变徽之音,凄清宛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


儒林外史(吴敬梓 著)_梗概 之 第五十五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