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太可怕了!千店网红餐饮竟在垃圾桶捞食材,端给顾客食用
“这也太可怕了!”在安徽合肥,新京报记者卧底进入一网红餐饮店两家门店的后厨,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厨师竟然将已倒进垃圾桶的食材捞回来,重新加工后端给顾客食用,还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是不是已完全刷新了你的认知?

不仅如此,这家8年时间就开了超过1000家门店的连锁餐饮企业,在记者卧底的两家门店后厨,还存在大量的问题:
一些门店声称都是用活鱼现烤现杀,但实际使用的都是冻鱼,冷冻时间最久的,竟然达到了1年。
冻鱼解冻后只能存放24小时,但很多过期甚至已出现异味和暗斑的鱼,仍被加工端给了顾客,甚至有门店负责人要求:“只要不臭,都能继续用。”包括其他食材也是这样,“现在没有保质期,就是先进先出,不能浪费。”
该店的涮菜也存在明显缺斤短两现象,标重120克的木耳实际只有76克,标重160克的金针菇仅125克。
记者还发现一条毛巾擦完地板,又被拿去擦餐桌的情形。
还有店长亲自经手,不用去体检,也能办健康证。
这家连锁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触目惊心的食品卫生问题,甚至在后厨公然要求,别管什么保质期不保质期,只要不臭就能用,还把倒垃圾桶的食材都捞回来重新使用?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可能是该店采用了一种店长、厨师长入股的商业模式,将每个门店的股份按一定比例分给店长和厨师长,让他们有更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这种模式其实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先例,比如美国的星巴克、沃尔玛等公司,也会给员工提供股票期权或者利润分享计划,为什么在这家店里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呢?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激励员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然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员工牺牲产品质量或者顾客满意度,过度追求利润,甚至出现违法违规或者不道德的行为。
像这家店就是将店长、厨师长利益与企业利益深度捆绑,导致其铤而走险,甚至连明显腐坏变质的食材都敢加工后端给顾客食用,这在很多国家可能已经是犯罪行为了。
那为什么使用同样模式的星巴克、沃尔玛等公司,就很少大规模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这可能是因为老牌连锁企业都有较为完善的员工培训和教育体系,而这家店发展太快,没有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指导,导致员工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
然后就是老牌连锁企业都有比较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定期对门店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违规违纪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家店可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门店负责人纵容或者指使员工使用过期食材。
最关键的是老牌连锁企业都有比较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让员工能够分享公司的成长,并根据绩效进行奖励或者调整;这家店可能在利润分配上存在问题,导致员工只关注自己所持股份的收益,并且为了节省成本不惜牺牲产品质量。

实际上即使是老牌的连锁企业,稍有不慎也会在这方面栽跟头,就像上面提到的星巴克,去年12月也有记者卧底调查了其无锡市的两家门店,发现存在使用过期红茶液、奶油、桃果肉和抹茶液等食材的情况,也有用擦垃圾桶的抹布擦拭吧台、咖啡机等物品的情形。
星巴克这种违反食品安全法规,损害消费者健康权益的做法,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愤怒,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对其立案调查后,对其没收并处罚款130多万元人民币。
星巴克中国也通过官方微博向公众致歉,表示将对相关门店进行整改和培训。
一个商业模式的好坏,左右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但有时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