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谈】又是最后一课

刚上完今年最后一节课。
期末考完还要上课也是奇哉怪也,谁寻思出来的呢——算了,再说下去就是发牢骚了。这节没有按常规那样讲题讲课,而是让学生自己“点单”,上次课后有学生要我讲讲二战那些祸首们的始末。
于是今天的标题就有了《二战·人物志(祸首篇)》
我自诩这是独家的授课方式,虽然肯定不是我独创就是了。要说为啥做这种离经叛道,让满脑子升学率的领导攒眉的行为?但……本来也没啥好讲的嘛!期末考都结束了,再做题还有屁用!不如让学生多了解一下他们感兴趣的。这也算是历史学科的一种特殊性了。
我一直觉得历史是门槛特别低的学问,谁都可以侃几句。上至学界大能,下到引车贩浆之流都能参与。何况我国又是个历史大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管谁都能从五千年浊流里掬一把,饮一口。
但历史同样也是博大的,记得白师求学期间,第一次见历史学院的汪院长,他就告诉我们历史是万学之源。除去当今最尖端的研究者们,任何时期所学到的学问都来自前人智慧累积的成果,我们不过是在先祖代代砌成的知识殿堂里蹑手蹑脚的窃贼罢了。
同样在看《One Piece》的时候,司法岛篇罗宾的回忆里,克洛巴博士也说“历史即知识”,还在读初中的我下定决心打算学历史也正是这个时候。两名大师说出了相同的话,我相信这不是巧合,是必然,是属于历史的必然。
因此我也想把这样美好的一门学问带到更多人心中。自己是否做到了呢?也许是……又不是。学生喜欢我的课,这算是我为数不多值得夸耀的地方,自己了解的东西也比以前更多了。但我真的成长了吗?或者说人真的会成长吗?难道不是在重复犯下历史上那些早已写下的错误吗?
但是诚然我还无法独当一面,只能在学问的黑暗荒野之上徘徊,继续求索这条窄窄的小径,如提灯的隐者,不知前途何处,只有天上的星指引,或是月在蛊惑,也许以后还不得不通过那道窄门,迎接自我审判后的世界。
今天是最后一课,就不说太多玄之又玄的东西,反正学生们听得挺开心,我也讲得大汗淋漓,算是可以。
讲完关播,靠在椅背上长吐一口气,这学期就这么完事了。心中觉得有些微妙。我并没有太多解脱感或者解放感,乃至于学期结束的实感,不知道是因为后半学期网课过得太舒坦还是没有期末监考,会考监考,阅卷之类的“仪式”。心里总有点话想说,可对家人说有点莫名其妙,对网友说未免太过正经,好能自己打开文档胡言乱语,可琐碎思绪不成句子,写了几句,删掉,写了,又删,搞得神经兮兮。
不管怎样,这学期波折不少也到此为止,学校,学生,工作……来年再见吧,但愿别再那样折磨我的胰岛和胃和肝脏还有咽喉了。
好像每年总会写这么篇类似年终感悟的东西,但我深知自己又不是个擅长总结的人。也就只能随便整两笔了。
就这样了,下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