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情与爱————评《爷爷的小戏文》

2018-12-31 23:56 作者:黑月白骑  | 我要投稿

情与爱——评《爷爷的小戏文》
文:三个空格
  从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到招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孙子的转变,是否也是观众的转变。影片明着讲爷爷对何老师的情愫,暗着讲对传统文化的迷恋,一明一暗。几十年前看过何老师表演的小戏文,哪怕几十年后的今天也依旧忘不了,几十年前撑起破烂的雨伞为何老师遮风挡雨,几十年后叫来一群人为何老师挡雨,几十年前的雨在想象中是那么的大,是那么的势不可挡,但就算雨再大,风在喧嚣,雨伞在破也依旧坚守。
  三十年潜在的情,因为何老师的到来而爆发,为了看小戏文,爷爷对孙子死缠烂打,只为了把小戏文迎接回来。爷爷是一个老顽童,就算年岁在多孙子再大,依旧吃着瓜,跟孙子比拼着,谁吐的更远。同时也为影片之后爷爷为了小戏文,追逐着孙子,甚至耍赖躺倒墓地上打下了基础,显得不突兀。爷爷对何老师的情被孙子误会成‘有事’,所以在影片中红色的光源在孙子后面照着他,展现一个在背后诋毁爷爷的形象,就像我们看事情一样,永远只看表面,而不会深入的去看清事情的真相。爷爷在影片中或许代表的是老一辈的人,因为我看到影片中在看小戏文的人都是老人,但我觉得也可以看成是,喜欢传统文化并且做出行动的人。传统文化对于现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感觉显得格格不入,快节奏的生活,什么都想要快,所以难以静下来欣赏传统文化。
  木偶戏或是说小戏文最后还是被请来了。孙子是尊敬爷爷的,所以对于爷爷的要求他也尊重,影片中出钱的是孙子,有一个镜头使用的阴阳脸表现了孙子的挣扎,虽然小戏文很贵但是为了爷爷的开心还是出了钱。年轻人掌握着财政大权,同时也掌握着未来,当传统文化没有一个年轻人尊重并且传承,那么传统文化也就此灭亡,影片我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主题,而传承就需要年轻人尊重并保护,在影片最后说老艺人老观众慢慢减少,这便是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的尴尬地步,就比如说京剧,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像影片说的那样,要有表演的,同时也要有看表演的,在网络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评论,大致的意思是,对于京剧我尊重,但也就仅此而已,要我去看我是看不下去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应该停留在只是尊重的地位,而是要让人来学,来看,不能只是仅此而已。
  持伞在门外踱步,看着晴朗的天空,是不是要让一场雨下来填满自己多年前的遗憾呢?影片快速镜头的使用,展现了渔港的变化,但我认为不仅仅只是如此,正如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认为在影片中的快速镜头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左和右,左边是回忆,右边是未来。在回忆中爷爷的形象变成了孙子的形象,同时在看戏的时候也有闪回的画面,整个画面感觉很温暖,而爷爷在一开始坐在中间,之后便做在何老师的后面看戏,亦如三十多年前一样。在三十多年前,天下起了雨,于是爷爷便撑起伞前去保护,伞在去的过程中被挂碰的弄烂了。最后年轻时的爷爷只好撑起烂的伞来为何老师挡雨。爷爷的伞和孙子的伞是不一样的,同时保护的人也是不一样的,爷爷的伞应该是油纸伞,充满着年代感,而孙子的伞则应该是尼龙伞,并且影片最后孙子召呼了一群人前去,与之前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烂伞与完好的伞,一人与众人,时代的变迁势不可挡,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统文化,可以被我们保护的留下来,而不是什么都不剩。
  淡情淡爱,犹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似水般寡淡,却如血般深厚,如果中国的传统文化有颜色,那么我希望是中国红。

情与爱————评《爷爷的小戏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