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安石变法——不瓦解旧势力,构建新势力的改良必然走向失败

2023-03-13 13:02 作者:丘也幸  | 我要投稿

王安石进入中枢之前做了二十年的地方官,所以他并不是一个愣头青,也不是一个做事不稳重的人。并且他的变法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一开始就大干快不做做任何试点就去自上而下的推进的,他在大规模推动变法之前也是做了试点的。

但是,他的变法最终为什失败了。因为他的变法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他的变法本质上还是一种温情脉脉的改良,并不尝试改变社会构成。他侵犯了当时守旧地主团体的既得利益,但是并没能真正扶持起一股新的势力来取代旧势力。

与之相反,战国时期秦国变法的本质是瓦解旧的封建主,代之以新兴的地主阶层的一种新旧轮替。新兴的地主阶层可以通过耕战体系来不断的攀升,而旧的诸侯下的小封建主,一部分被纳入进来转变为新的军功贵族,另外一部分则在新兴的势力面前被瓦解淘汰掉了。

秦国在变法的过程中,属于变法派的势力是不断增强的,通过奖励耕种的耕,奖励对外战争的战,不断的扩大变法派的势力,属于变法派的势力不断增强,新势力逐渐成为了土地生产资料主要掌控者,成为了秦国军队的中坚,新兴的地主阶层充斥于整个秦国行政系统。而耕种体系又强大了国力,带领秦国不断取得对外胜利,在不断的胜利面前,旧势力是发动不了力量去反抗变法的。

与之相反王安石的变法,并没有一个如秦国一样的耕战体系来瓦解旧势力,增强新兴势力。尽管他的策略可以降低自耕农的被愽谑程度,一定程度上增进国力,但是旧势力没有被取代,新势力没有构建成。改良又依赖旧势力来推行,最终只能够是荒腔走板,两头不讨好。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并不是孤例。近代孙先生提的平均地权策略的失败也是一个明证,孙先生的出发点是很好的,温和的限制旧地主,而土地溢价则投入发展中去。可是,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旧地主不会主动放弃他的任何利益。最终成功的只能是土地葛敏,打倒了旧地主,分田地给佃户,创造了新的自耕农,自耕农自然会去保卫属于他们的利益。而旧地主在失去了土地后,也就失去了根植于土地的财产与对于佃户的人身支配权力,此消彼长,旧地主自然就被扫入了垃圾堆中。

所以,变法的出发点是增强国力,但他的本质是瓦解旧势力,扶持一个新兴的势力而去取代旧势力。在这个过程中新兴势力一定要有制度来保证新势力群体能够不断扩大旧势力群体被削弱,一定有法律来保障新兴势力的权益。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提高生产力,不能只是单纯的利益分配。就如秦国变法一样,变法后秦国能够获取更多的粮食,更多的兵源,而更多的粮食,更多的兵源,又能保证对外的胜利,对外胜利后又能有新的利益来分配给支持者,保障了旧势力无法弄出声势来反对变革,因为反对变革就是反对变强,反对民众过得更好。



王安石变法——不瓦解旧势力,构建新势力的改良必然走向失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