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邀请多位潮流从业者,对 Dior x Jordan 做出评价

2020-07-08 15:23 作者:潮库CKOOME  | 我要投稿


Conan Lou(潮流从业者):“ 高帮 AJ 1、Logo 毛衣、短裤、袜子。”


小屁孩(球鞋博主/品牌主理人):“ 很奇怪的是,我不反对别人穿奢侈品,可自己却完全没尝试过,所以这一次,也是抱着看客的心态而已。


那件外套倒是蛮吸引我的,期待 Jordan 可以出一款‘ 平民版 ’外套。”



saltyegg(主持/跨媒体创作人):“ 会想要 Jordan 1 高帮,使用了 Dior 的灰色,Swoosh 也用了 Dior 物料去做。


大概 20 年前,我就幻想股过拥有一双 LV 或 Gucci Swoosh 的 AF 1,另外这双鞋的做工、细节、材质等都很到位。”


李晨皓(先锋买手店创始人/买手):“ 一定要从中选的话,只有 Hi-Top 的 Air Jordan 1。鞋型最经典,且皮质和做工,会比 Nike 出品的要好很多。


经典 Dior 老花刺绣 Swoosh,搭配 Dior 今年春夏的主打灰色,还是比较好看的,此前两个品牌历史上没有过这样的合作。”


pic via. 李晨皓


PoolGuy(球鞋博主):“ 高帮 Air Jordan 1,十年后回看它,会是球鞋历史中很重要的一双鞋。


但市场价劝退,而且水晶底是一定会发黄,这就是我不买的理由(笑),题外话,我觉得 11500 块那款毛衣也挺好看的。”


烏鴉(媒体主编)“ 渔夫帽以及低帮 Air Jordan 1。因为我很喜欢戴帽子,造型蛮方便的。


选择低帮,是因为高帮球鞋搭配限制会比较大,而低帮可以借由袜子的配色,以及裤管反折的造型,做出搭配变化。”


Maki(品牌创始人/服装设计师):“ 其实整个系列,都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因为同价格的话,可以有太多更优的选择。”



小屁孩“ 毕竟我还没看过实物,以细节图片和宣传 Lookbook 来判断,我给 8 分。


这个联名让 Jordan 多了一份贵气,可是不俗气,我觉得奢侈品牌的联名,最怕就是俗气。”

saltyegg“ 所有单品都很不错,把篮球文化与高端时装混合得很好,比如篮球短裤,穿上去却有公子哥的气质。


整个系列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个当年的鞋头,现在年纪大了,成长了,穿这个系列可以走出街头,也可以进写字楼工作,我觉得水准很高,我会给 8 分。”

Conan Lou“ 我还没见过实物 ,就 Lookbook 来说很好看,7.5 分有了。”



李晨皓“ 我打 6 分,及格,除了球鞋我会收藏,服装和配饰方面,款式都非常基础,如果不是有 Dior 的 Logo,让我觉得和平时 Air Jordan 出的衣服,没有什么区别。


球鞋方面,定价本身是过高的,另一双 Low-Top 的球鞋,也不算是 Air Jordan 的经典鞋款。”

Maki“ 从商业角度上给 7 分,会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配色、质感都达到了应达到的水平;


诚意可以说基本没有,跨界的行业意义,大于诚意,和不少朋友讨论过,本次球鞋的设计,很像是客制球鞋工作室的产物,像是讨好消费者的一波产品,个人认为对业内消费者来说,或许没什么吸引力。”

pic via.vinceskiopps


烏鴉“ 鞋款诚意还行,鞋身强调了是采用 Dior 皮革精品的顶级小牛皮制成,还有意大利制作的品质保证。


但服装就似乎少了点诚意,外观上跟 Jordan 的运动装相去不远。”

PoolGuy“ 6 分吧,其实就是把 Dior 经典的 Logo 放在了 Swoosh 上面。”

烏鴉“ 近两万的发售价,已经超乎一般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但毕竟品牌针对的,是那些原本就把 Dior 当优衣库买的高端消费者,年轻一辈的富二代。”

PoolGuy:“ 没有收到 Seeding 的明星,以及球鞋自由的玩家。”

pic via. Kylie Jenner

saltyegg“ 要不就是鞋头,要不就是投资者,又或者是有钱的幸运儿吧。


能原价入手就是幸运儿,无论他是消费过几百万的 VIP,还是偶然抽中的幸运儿。”

小屁孩“ 有‘ 钞 ’能力的人吧哈哈,我还是那句话,量力而为,我也曾经试过一直存钱,一直追,但这样子真的很累。”

李晨皓“ 应该只有 hypebeast 会买单吧,比较年轻,比较冲动,但也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

烏鴉“ 发售价过高,对于非高奢玩家的门槛太遥不可及,就算抽到购买资格,也是至少一个月的薪水,所以大家应该都是抽来转售,真心喜欢的人,应该不多。”

豆腐(SUPERTOFU 主理人/博主):“ 刺激到是一回事,成功转化是另外一回事,听说出货期还得等,二手价格也已经摆在那里了。”


李晨皓“ 不会。从国内 fake 制造业来看,这次所有联名的单品,都太容易模仿了,花了超高价格买回来,却在大街上一直撞衫、撞鞋的话,心里也不会太舒服吧。”


pic via. Travis Scott


Maki“ 会,说得通俗一点,是直接体现消费水平的装 x 利器,唯一的阻碍就是价格了吧。”


小屁孩“ 会,联名会把双方品牌的顾客群融合在一起。


我原本对 Dior 的感觉,也是还好而已,可当它跟 KAWS、Daniel Arsham、Stussy、Jordan 分别联名后,我也开始留意他们的东西,所以,联名还是有用的。”

pic via. Daniel Arsham


saltyegg 咸旦“ 掌管不同品牌的艺术、创意总监们,很多都是街头品牌出身,从 Kim Jones 掌管 LV 开始,他已经拉近了街头与高端时装的距离;


现在 LV 有 Virgil Abloh,Dior 有 Kim Jones,还有接下来 Givenchy 的 Matthew Williams,他们绝对会影响到不同品牌的客群。


而设计师们,把老玩家们在成长中,所喜欢的街头文化,放到现在的高端品牌里,这样的合成,留下了高端品牌的消费者,也会吸纳喜欢街头品牌的人。


感觉接下来的趋势也是如此,所以你能看到,越来越多高端品牌的产品概念,也来源于 80、90 年代一堆街头品牌的东西。”


PoolGuy:“ 不会,一双鞋三万起步的价格,一定程度上是劝退的。”




Maki“ 影响不小。这个趋势,使得不少品牌改变了原来的风格,比如纯街头的品牌,也加入了时装元素。


同时,或多或少也影响了大部分商业品牌,对于产品开发的规划,毕竟需要迎合市场需求嘛。消费者被这样的合作洗脑之后,穿衣喜好,也潜移默化地产生了改变。”






李晨皓“ Kim Jones 的人脉。他个人偏向比较 Streetwear 风格,离任 LV 设计总监之前,和 Supreme 及 fragment design 的联名都是他促成的。


相对其他设计师,他更偏向舒服、简单、易穿、街头一些的风格,而把这样的风格和传统的时装屋相结合,也是当下最流行,hypebeast 最喜欢的元素。”


烏鴉“ Kim Jones 在 2001 年读大学时,曾经在 Michael Kopelman 主理的 Gimme Five 打工,负责在仓库拆箱和打杂,当时就非常憧憬藤原浩、Supreme 等品牌。


所以当他进入 LV,就开始策划与街头品牌的合作,你也能在 Kim Jones 的 ins 上,常看到他晒 fragment design x AJ 1,了解这个背景,自然不会对 Dior x Nike 的合作感到太意外。”


pic via. Kim Jones


PoolGuy“ Kim Jones 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没进入 Dior 之前他也有跟 Nike 合作,在 LV 做也促成了 LV x fragment design 的合作,只能说,这个男人知道大家想要什么。”


Conan Lou“ 让 AJ 1 可以卖到 18000 RMB 这个昂贵的价格,同时让 Dior 变得和 AJ 1 那样,受到更多人群关注。”

烏鴉“ 就像之前 Prada x adidas 一样,话题性大于实质获利,这应该就是近期,有越来越多品牌跨界合作的主因。”

Maki“ 消费群的互相引流,但不觉得会改变原本 Dior 的消费群体。”

saltyegg 咸旦:“ 未必当下就可见到收益效果,像 LV 那边,Virgil 也和 NIGO 合作,再将一群人的眼光,带到高端时装品牌上。”

李晨皓“ Air Jordan 能和 Dior 这种老牌时装屋合作,对自身品牌价值有一定提高;于 Dior 而言,就是打破传统,吸引更多非奢侈品类消费者的顾客。”

PoolGuy“ Nike 角度,可能带来了奢侈品类消费比较高的顾客;Dior 角度,我觉得也是想告诉大家,虽然 Dior 是奢侈品牌,但可以很‘ 接地气 ’。”

豆腐:“ 流量和话题度。”

///


在 Dior x Jordan 中,

你感兴趣或有话要说的又是什么。


我们邀请多位潮流从业者,对 Dior x Jordan 做出评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