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在这个无限加速的时代进入“心流”状态?如何拥有更多的记忆?

2023-07-29 23:00 作者:超越者-电费30亿  | 我要投稿

一、动机

什么样的状态是幸福的状态?

心流可能是重要的切入口,于是要考察心流的状态在历史中的演变?当代的社会的特征如何影响了人们的心理状态?

二、名词解释

0心流:一种专注的状态,注意力持续集中在某事务上。


1反过程结果导向行为:否定、忽视过程,而只是把目的视为重要的。(有时候甚至连目的也是不重要的。)于是过程被视为无聊痛苦的,自己在忍受过程。

于是,人们期望跳过过程,按下快进键,直抵结果。

例子:不关心风景的汽车驾驶。流水线的劳动-为了经济利益的行为。为了外部的动机而行动,且否定了行动本身。


过程导向行为:享受着过程的行为。并非没有目的,而是既肯定目的又肯定过程。

本质上,过程导向行为是目的的异化:从为了目的异化为为了过程。

于是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分化:肯定过程与否定过程。


2异心行为:在做a事时想着b,一种不专注的表现。注意力的分裂。

例子:不关心风景的汽车驾驶,且只想着目的地。和a做爱却想着b的样子。在玩的时候想着学习,在学习的时候想着玩。


注:异心行为的重点在于内心所想与当下行为的分裂,不完全等于结果导向行为。多数时候,结果导致行为的意识状态是一种静默的忍受:将自己的意识归于无,只留下行为本身所必要的意识。有时候,用期待意识来填充结果导向行为中的无聊,这时同时为异心行为,或称为分心,并降低行为的效率。

可以知道的是,异心行为说明了主体对过程的否定与忍受。


3反馈性:主体与对象交互中,对象回应的信息。


推动VS触动:在推动中,主体忽视对象发出的信息,不受影响地坚定地影响对象。而在触动中,主体聆听了对象的话语,影响对象也被对象影响。

人类的控制能力越是强大,就越从触动转向推动:丛林的艰难的捕猎充满了不确定、风险与猎手的随机应变;屠宰场大规模的流水线不必考虑牲畜的任何反应,或至多将这些反应视为常规情况处理。

然而,人越是进行这样毫无挑战的机械流程操作,越是感到无聊。

例子:命令VS对话;屠杀VS战斗;流水线工作VS挑战性工作;机器VS生态系统;强奸VS做爱。


推动的健忘:因为无视回馈的信息,否定回馈信息的意义,那么这种信息就必不可能被记住。

三、当代社会特征对人注意力的影响,以及幸福来源的变迁。

……



如何在这个无限加速的时代进入“心流”状态?如何拥有更多的记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