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倾斜式旋翼机——未来理想轻型运输机的选择

2020-07-15 21:55 作者:冰封之龙  | 我要投稿

倾斜式旋翼机作为一款“可垂直起飞的小型运输机”,随着MV22鱼鹰的服役而走进了中国军迷的视野。在这两年的热点事件中,无论是冲绳美军MV-22坠毁,印度尼西亚和日本采购MV22,都让这种飞机名声大噪。但很多军迷并不知道,倾斜式旋翼机不仅比垂直起飞战斗机历史悠久,而且它的历史能够追溯到世界上第一代直升机的时代。

本文可以算这一篇的姊妹篇。

那么让我们简明扼要,从倾斜旋翼机的缘起,再到它的成熟,最后到中国该领域的发展来谈谈这位“年轻的老兵”的历史吧。

部分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雏鹰起飞——倾斜旋翼机的诞生

制造一种能垂直起飞,然后水平推进的飞机的想法存在很久。从达芬奇的直升机,再到儒勒凡尔纳的《征服者罗比尔》的“信天翁号”,这种东西一直是人类科幻作品的想法。在儒勒凡尔纳的作品里,他甚至还预言了铝、纸(其实类似于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器的发展。不过由于那个时候技术局限,这些东西只能存在于人的梦想之中,但人类奋斗的历史却从未终结。

凡尔纳作品的“信天翁号”,其使用的垂直同轴反转螺旋桨提供升力,水平螺旋桨提供前进力,和后来的“高速直升机”几乎如出一辙

随着技术发展,停留在纸面的“垂直起飞飞行器”开始初具雏形,在莱特兄弟1903年做出飞机后的两年,也就是1905年,一对有着法国血统的日内瓦兄弟Henri ,Armand Dufaux便展出了他们首个样品——一架仅有47千克的飞行器。它可以像直升机一样起飞,然后水平飞行。不过由于它不成功,二人后来转向传统的双翼机开发,并且在1910年公开表演了飞跃日内瓦湖。从此之后,这种飞机陷入了沉寂。

Henri ,Armand Dufaux

在1940年代,德国航空工程师针对于前线屡战屡败的困境,开始思考新的飞机设计。其中既包括了战前就流行过一段时间的飞翼布局Ho-229,又有如开创现代喷气式飞机Me262的发明,更多的就是各种测试飞机,如可变机翼测试机,以及本篇提到的垂直起飞验证机——Fa269。

Fa 269验证机

Fa269设计源自于1941年,该飞机采用一台BMW 801发动机,分别伸出两个驱动轴,带动两个可以向后折叠的螺旋桨轴。在理想情况下,该飞机可以垂直起飞,然后把螺旋桨转到水平,推动飞机飞行,这个理论和目前火爆的V-280的“发动机固定+螺旋桨轴旋转”如出一辙。不过由于纳粹节节败退,飞机场也被轰炸,所以1944年研发停止,仅仅停留在地面风洞测试和木制模型阶段。因此,最终第一架实现了飞行的旋翼机的桂冠,归属到了美国人。

Transcendental Model 1-G

这架以现在眼光看起来非常原始的飞机是1947年成立的Transcendental 公司,在1947年开始研发,并在1954年首飞的1-G型旋翼机。和FA 269相同,它采用1台活塞式发动机,并采用动力轴把推力均匀推到两个螺旋桨上。但由于以当时技术配平两个螺旋桨的推力很难,也很难做差动,所以这架飞机在1955年就坠毁了。由于该公司规模小,并未取得美国政府的青睐,真正得到美军重视的,正是MV-22的祖爷爷——1955年试飞的贝尔XV-3型倾斜旋翼机。

BELL XV-3

作为当时赫赫有名的UH-1直升机的供应商,贝尔公司推出的这个机型很快就受到了美国军方的赏识。不过,由于技术困难,该飞机在1956年10月,便因为转轴在转到17°时引发的共振导致飞行员晕厥而坠毁。贝尔公司汲取了教训,更换了螺旋桨,使得该飞机实验得以继续到1966年。之后,由于越南战争大部分的工作都用于损失的直升机的补充,XV-3又不具备实际的军用价值,便在1966年停止飞行,并丢弃在一处军事基地的户外。直到1984年,贝尔公司的XV-15实验组来到了这个基地,才意识到这架飞机还没有丢失,此后修复作为博物馆展品。

从1905到1966的这50年里,倾斜旋翼机虽然从纸面成为了现实,但因为动力过于复杂,操作风险度太高,最终也未能批量服役。不过,人们在倾斜旋翼机的投资并未白费,这为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鹰击长空——从XV-15到MV-22 

XV-15 世界上第一款取得了基本成功的倾斜旋翼机

从FA 269到XV-3,人们的思路一直被那个该死的可旋转驱动轴所困扰。一方面,回转驱动轴对于万向节的要求极高,并且控制系统比起可变后掠翼还要苛刻;另一方面,单独的发动机设计让飞机功率受到极大限制,无法承载足够的物资。这导致军方对这种机型失去了耐心,只有NASA还在继续研究。从1966到1971,NASA会同波音,贝尔等公司对XV-3进行了大量研究,终于得出继续采用传动轴设计是不可能的。之后,在NASA的支持之下,XV-15的研发提上了日程。

XV-15的研发是NASA接手XV-3后提出的,当时研究者有西科斯基,波音和贝尔公司,NASA提供的科研预算仅有可怜的50万美金。不过,由于前期风洞设计是NASA和贝尔、波音等公司共同进行的,这使得前期研发费可以压低很多。最后,贝尔做出了革命的设计——把发动机和螺旋桨都移动到翼尖,并且整个作为可旋转的机构。这一来,就省去了复杂的万向轴和长长的驱动轴,使得飞机得以使用两台大型发动机。这一作品就是XV-15倾斜旋翼机。

XV-15倾斜旋翼机换成了2台Avco Lycoming LTC1K-4K 发动机,每台动力1156KW(1500马力),这使得该飞机的动力和后来的直10差不多,都达到了2000KW级别。因此XV-15比起它仅有3吨的父辈XV-3足足重了一倍,达到了6吨的起飞重量,可携带650公斤燃油飞行825公里。而且由于采用了可旋转螺旋桨设计,它平飞速度达到了300节(550千米每小时),平飞下失速速度100节。这使得它比起世界最快的高速武装直升机AH-56还要快50%,甚至超过了E-2预警机的机体C-2,充分展现了倾斜旋翼机的强大优势。

洛克希德AH 56高速直升机,使用两具水平螺旋桨加速飞行,可达212节

虽然美国因为越南战争的惨败、1972石油危机而削减了很多项目,但XV-15仍然等到了一个机遇——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事件。在伊朗革命事件中,美国大使馆遭遇伊朗占领,而美国军方却无法找到一种“速度足够快,并且能够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的飞机进行营救。因此在听说NASA正在继续倾斜旋翼机的计划之后,美国军方立即想起了被他们抛弃的1-G和XV-3,又去找贝尔公司开发新的倾斜旋翼机。由于XV-15计划中贝尔和波音都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这次美国军方决定两家一起招来研发更大,更具备实用性的倾斜旋翼机,这就是后来的MV-22鱼鹰倾斜旋翼机。

折叠状态下的MV-22比CH-46运输机还要小
MV-22可以如同直升机一样起飞,也可以如雅克28垂直起降战斗机一样短距离滑行起飞

比起XV-15只有6吨的小身板,MV-22保持了MV-15翼尖发动机的布局,但一口气把起飞重量提升到了超过E-2D的27吨。产生如此大飞跃的原因是它换装了两台4590KW(6100马力)的涡轴发动机,其功率已经达到了E-2预警机的级别。虽然它比起现役最大的米26直升机小了一半,但其高达9吨的内部荷载(或6.8吨的吊挂,可以吊挂一整个M777榴弹炮)已经足够胜任大部分的工作,其巡航速度310节更是远胜于慢吞吞的CH-53E/K直升机。因此,MV-22以其强大的载重(仅次于CH-53E/K)和不低的速度(接近E-2D),以及折叠后机身和CH-46相当的综合性能,很快就成了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的宠儿,在两栖攻击舰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替换了老旧的CH-53D直升机和CH-46直升机。

除了在两栖攻击舰上接替了老旧的CH-46的班以外,海军也有意引进MV22用于航母。由于MV-22起飞重量超过了S-3和C-2/E-2,海军便看上了可以像直升机一样起飞,又可以像固定翼飞机一样高速巡航的MV-22。早在1980年美国海军就考察过当时还是V-22的鱼鹰,企图用SV-22替换航母上S-3预警机,并随后开发预警机型。虽然冷战结束后海军认为苏联潜艇威胁不复存在而放弃了SV-22飞机,但相关研究并未停止,未来随着中美竞争的加剧,E-2的老朽,以及美国海军对反潜巡逻机、大容量加油机的兴趣重新燃起,MV-22进入海军并成为多功能机型的可能性仍然很大,甚至有传言将有配置三面固定相控阵的EV-22。所以,未来这款具有较大改装空间和运用模式的倾斜旋翼机,在美国的前途仍然非常看好。倘若美国海军广泛使用MV-22和其改装的预警机、反潜机和加油机变形,配合大量F-35B飞机的储备,完全可以在战时使用MV-22配合F-35B将两栖登陆舰、大型油轮变成“短距起降飞机航母”,执行二线海域的制空巡逻、反潜巡逻的任务,解放出更重要的核动力航母用于一线。

EV-22虽然还是想象,但不是不可能

在空军,海军和陆战队转向MV-22后,美国陆军终于坐不住了,他们邀请贝尔公司为陆军的直升机换代计划研发出了V-280 勇气式旋翼机。

V-280 倾斜旋翼机

陆军对倾斜旋翼机的要求相对简单,就是要开发一款能够高速飞行,隐形能力还不错的新式直升机替代者,在某些场合替换早已年近半百的UH-60黑鹰直升机。因此贝尔公司在2017年便开发出了V-280旋翼机。它一反MV-22发动机连同螺旋桨一同旋转的方式,重新改为通过万向轴连接可旋转的螺旋桨。不过,它比起XV-3早已经是今非昔比,现代技术制造的传动轴,电传飞控旋转机构和动力总成都让它变得更加稳定可靠。它使用2台久经考验的GE T64涡轴发动机(该引擎也用于CH-53E和AH-56,1959年开始生产),起飞重量和MV-22相当,空载约15吨,最大可达26吨,速度也超过500公里每小时,外部可吊挂M777 155榴弹炮,内部也可运载9吨货物。同时作为一款通用直升机,它外部也可挂载导弹和机关炮,可谓是同时兼顾了AH-56的速度、CH-53的运载能力和科曼奇的隐形能力。虽然它还未进入现役,但其前景也非常广阔。

祖国之鹰——国产倾斜旋翼机的发展

相比于美国批量服役的MV-22和闪亮登场的V-280,国产旋翼机的进展相对缓慢,除了老生常谈的国产发动机技术不足以外(中国目前制造的最大的涡轴发动机仅仅是用于直20的涡轴10发动机,功率1500-2000KW,仅有MV-22的一半),在直升机飞控,结构领域的欠缺也导致中国设计大型直升机/倾斜旋翼机存在一些难度。

2012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展出了4旋翼的“蓝鲸”旋翼机。当然,受制于那时候中国航空工业水平,这种飞机最终留在了模型阶段。不过到了2018年,中国在权衡了有人旋翼机的风险后,中国决定仿效以攻击11验证飞翼模型的手段,以无人机验证复杂的倾斜旋翼机。这就是CH-10(彩虹10)无人旋翼机。

2014年珠海航展“蓝鲸”4旋翼机
CH-10 无人旋翼机

CH-10无人机是彩虹系列无人机的型号,它与MV-22一样都采用了发动机舱一起旋转的布局。它自重320千克,巡航速度150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300公里每小时,可携带50千克载荷飞行7小时。虽然该尺度比起美国MV-22的27吨少了90倍之多,但是这仍然是我国倾斜旋翼机第一次现实中的出现,值得我们发扬和支持。未来随着国产直升机技术和旋翼机相关控制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国内大型倾斜旋翼机是值得我们期盼的。

倾斜式旋翼机——未来理想轻型运输机的选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