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几晚一个神怪故事 妒妇津神

山东临西有个可以撑船运输旅客渡河的渡口。相传,古时候有个嫉妒心强的女子在这里投河自尽,所以称“妒妇津”。

晋朝泰始年中,有个叫刘伯玉的人,他的妻子段氏生性好妒。
刘伯玉很喜欢看书,有一天阅读三国大才子曹植的《洛神赋》,书中描写一个美丽的女子——洛神宓妃:“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
刘伯玉每每读到此处,都赞不绝口,忍不住对妻子说:“如果能娶到如此这般美貌的妻子,我这生就没有遗憾了!”
刘伯玉的妻子段氏听后却说:“夫君为何如此夸赞美水神宓妃,而轻视我?要我现在死了的话,何愁做不成水神!。”
于是,当天夜里,段氏就投水自尽了。
死后七天,段氏给刘伯玉托梦说:“你不是喜欢水神嘛,我现在已经变成水神了,有空记得过来看看我喔~”
刘伯玉醒来之后,觉得很不舒服,每每想起这个梦时都觉得后怕。因此,他一直到死,都不敢渡河。

自从段氏投河之后,如有秀丽女子渡河,就会激怒水神段氏,河水骤然暴发,弄得女子衣衫褴褛,妆容尽化。所以,美貌的女子渡河时常常会先弄乱自己的衣服和妆容才敢渡河。
若女子长得丑陋不堪,则便化了妆过河,河水也风平浪静,如女子渡河若没有惊风浪,就会被周围的人嘲笑长得磕碜。(实惨)
因此,女人们都很忌讳过这条河,每每渡河的时候,都先纷纷自毁容颜,以避招来旁人的嘲笑。
于是,当地人便把这位因妒而死的妒妇津神作为评价女子相貌美丑的标准,并传出了一首歌谣:“欲求好妇,立在津口。妇立水傍,好丑自彰。”
故事出自——《酉阳杂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