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万考生落榜!2021四川高考共录取60.29万人,录取率不到90%?

2021四川高考录取结束,详细录取数据公布
2021四川高考录取工作圆满结束,共有60.29万考生被录取,9.51万考生无缘大学,高考录取率86.38%!
8月31日,中共四川省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141期刊登了省教育考试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招生录取工作中不断“办实事、开新局”的亮点工作。原文如下:
省教育考试院:公平科学选人才聚焦热点惠考生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教育考试院牢记“为党选人、为国选才”初心使命,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招生录取工作中不断“办实事、开新局”,服务广大考生。
公平科学选人才。按政策办事,按程序操作,严格落实“30个不得”等规定,“绝不违反规定录取一名考生,绝不降低标准录取一名考生”。严格通过教育部来源系统调整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一律公开征集志愿。严格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原则实施新生录取工作,严把政策关、计划关、投档关和录审关。全力以赴为1057名残疾考生争取录取机会,共录取残疾考生776人。
聚焦热点惠考生。聚焦考生“上好学、读好书”愿望、“志愿填报难”热点、“信息获取慢”堵点,服务考生。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新生共60.29万人,招生总计划比去年增加1.72万名,其中本科招生计划比去年增加0.72万名。开展“线上+线下”指导高考志愿填报,线上首次推出免费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浏览量超100万人次;为考生和家长搭建与高校沟通交流的“云端”平台,浏览量超40万人次;线下组织全省招考系统业务骨干深入革命老区、社区、中学等,开展志愿填报“一对一”公益指导服务,直接服务人数2万余人。利用官网官微主动为考生推送高考成绩、录取、志愿征集情况,强化招生信息公开。录取期间发布政策解读信息百余条,阅读量超2000万次。
2021贵州高考录取结束,各项数据公布
2021年贵州高考录取正式结束,今年共40.18万考生被录取,高考录取率达86.09%,共6.49万考生落榜!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招委成员单位的通力协作下,在省教育厅党组的具体指导下,贵州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从7月9日开始,到8月22日已全部结束,历时45天。共有2176所普通高校在贵州省招生,录取考生40.18万人。其中普通文理类录取26.98万人,艺术类录取考生1.82万人,体育类录取考生0.53万人。高职分类考试录取高中考生4.58万人,中职考生录取6.27万人。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省教育厅党组加强领导、省招生考试院党委靠前指挥,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招生录取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思想上提高站位,扎实做好各环节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二是严密流程管理,结合工作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梳理完善录取工作流程,把重要事项重点环节的工作流程图制作上墙,形成“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的工作格局。
三是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录取各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运转机制。
四是提升录检质效,加强录取政策培训,科学规划投档、录检、征集志愿等重要时间节点,严格录取检查,做到录取有理、退档有据、征集有序。
五是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发布各批次各类型招生投档情况、录取情况及征集志愿信息,确保考生及时获取应知须知信息。
六是服务周到细致,发挥信访咨询站服务主阵地作用,在线上线下热情耐心解答每位考生及家长疑问,细致周到做好政策解读和咨询服务。
七是强化纪律监督,严肃录取工作人员纪律要求,强化对录取工作全流程的监督,确保录取过程规范、录取结果公正。
重庆:2021高考圆满结束,共录取27.5万人
重庆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于8月16日全面结束。全国1680所普通高校在渝共录取新生27.5万人,比去年增加1.3万人,其中本科录取12.22万人、专科录取15.28万人。今年重庆高考总人数28.95万人,计算可得,高考录取率为94.99%,其中本科录取率为42.21%。
录取期间,录取场及全体工作人员以“学党史践行初心,办实事为国选才”为主题,全方位贯彻落实“让更多重庆孩子有大学上,让更多重庆孩子上好大学”的工作理念,严守招生工作禁令,严格招生决策程序,严格招生计划管理,严格录检审核把关,严格流程运转,多措并举切实维护公平公正,未在政策外降一分、未在政策外特批一人、未违规招录一名学生。
重庆作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之一,今年是重庆高考综合改革落地之年。2018年启动改革到今年平稳落地的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教育部的有力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通过全面强化改革政策制定的契合度、政策宣传的广泛度、推进实施的平稳度,不断提升了广大考生的满意度,实现了改革政策制定和执行“零偏差”、首考及评卷划线录取“零失误”的目标,社会舆论总体和谐稳定,考生及群众高考获得感幸福感切实增强,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