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茌平:省级非遗《平调秧歌-伞棒舞》走进山东政法小学
山东茌平:平调秧歌-伞棒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2023年11月28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温陈街道办事处的山东政法希望小学,省级非遗传承人房本奎带领着团队将省级非遗《平调秧歌-伞棒舞》送进校园,向师生们介绍了平调秧歌的历史、艺术表现形式、角色及道具等内容。带领学生学习打棒的套路和打法,在普及传统舞蹈的同时,又锻炼了孩子们的体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茌平平调秧歌,也叫“泊渡口大秧歌”,流传在聊城市茌平区洪官屯镇泊渡口村和贾寨镇一带,起源于明末清初,约17世纪初期20年代,距今四百余年。平调秧歌为多元文化融合的艺术,融合了舞蹈、戏剧、音乐、武术、杂耍等元素,形成了以“平腔”唱念为主、伞棒变化结合的规范形式。 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各学校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调秧歌》引进校园作为“阳光大课间”特色项目,丰富了学生课 余生活。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茌平新媒体:图文/赵玉国 编辑/史奎华)
2023年11月28日,茌平区温陈街道办事处的山东政法希望小学,省级非遗传承人房本奎在教学生省级非遗《平调秧歌-伞棒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