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武大到清华:我如何二战上岸清美视觉传达?

2023-06-12 17:08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丁紫漪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视觉传达

本科院校|武汉大学 

本科专业|产品设计


初试   |372

政治   |68

英语   |83

专业一|96

专业二|125


“从结果来看我无疑是幸运的,但如果可以,希望大家都能稳扎稳打,从容地去走每一步。考试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漫长的准备过程也并非是在走弯路。经过不断试错,我明白我在专业领域有很多不足,学习态度也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轻易放弃尚存于掌边的希望。” 

——丁紫漪学姐

非常感谢梦清老师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考研经历。

我叫丁紫漪,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产品设计系。我从小就喜欢画画,虽然我本科的专业也属于艺术设计大类,但因为高考的时候并没有参加过艺考培训,以较高的文化课分数进入大学。直到真正接触到设计这门学科时,我才对自身的兴趣方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和周围的同学一起准备考不同美院的研究生。

在本科学姐的推荐下,我于大三暑假来到梦清学习,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很多考研相关的一手信息,在专业课上得到了许多优秀学长学姐的帮助,并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研友。我备考的战线看似拉得挺长,但由于我个人的怠惰和学校事务的繁杂,一战的时候居然呈现出近乎裸考的状态,最后因为手绘没有过线,理所当然落榜了。

在第二次考试的准备过程中,我吸取了一战的教训,最后幸运上岸,然而回首这几个月的日子,我能够看到我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这篇文章看似是分享,同时也是我对自己考研之路的一次复盘,希望大家在阅读我的经验时有所收获。

2022年成绩


2023年成绩

 政治 

 64—68 

政治是我第二年备考进步比较明显的科目,第二年选择题的分数扣在10分以内。

一战的备考慌张且潦草。因为我高中是文科出身,对于政治科目中大部分内容都还有较深的印象,也不希望公共课占用我太多时间,因此我武断地选择从12月中旬才开始突击政治。紧迫的时间只允许我通读一遍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并做完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从最后的得分结果来看,虽然分数够用,但依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多以及北京地区判卷的严格,我们必须尽可能把握每一门科目的分数。政治科目的应试内容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记忆,虽不宜开始过早,但如果像我第一年一样把它整个放在最后,一是没有时间深挖选择题的细节知识点,二是会让自己在考前很累,影响其他科目发挥。

二战的时候我充分吸取了一战的教训,在9月到10月就开始进行政治的系统学习。一开始我看了几节徐涛老师的强化班,但因为我基础知识框架掌握尚可,觉得从视频课中能学到的内容有限,便搭配着《冲刺背诵手册》,直接去刷《肖秀荣1000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会对错误率较高的章节翻书回顾,并对重点知识反复记忆,让政治科目的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脉络。而后便按部就班地等待肖秀荣四套卷和八套卷的发布,进行选择题套卷的模拟和大题的背诵。

内容更加全面的《核心考案》(搭配徐涛强化班)

内容更加精炼的《冲刺背诵手册》

在考试的前几天,我把模拟题中反复出现的考点整理成了几页纸,便于背诵与携带,抓住考前的黄金时间。大题我则直接背诵了肖四大题答案的关键词,并额外补充了一些马原相关的考点,随后便在纸上每天进行默写,培养考场上答题的感觉。

选择题知识点整理

政治的学习内容看似很多,但每一个章节都有很强的逻辑性。如果一开始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可以认真地去看名师的网课,多通读几遍课本并提炼出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这需要我们花费很多时间,系统的知识框架绝非短短几天突击就能在脑海中建稳。

 英语 

 84-83 

英语基本上是被我放养的一门科目,因为基础尚可,两年来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分数段。

我的英语在高二之前都很糟糕,后来系统补习了所有语法知识点,并伴随着高三的大量刷题,它便成为了我一个相对优势的科目。考研英语二其实没有太多复杂的长难句,客观题选项也没有什么陷阱,如果错误率较高只能说明语法基础不牢固,词汇量不够或者缺乏做题的熟练度。

一战时我只做了几套往年的真题,恢复了一下做题手感,并根据题材不同准备了几篇作文模板进行背诵。比较幸运的是,一战时的大小作文正好被我押到,所以总分还不错。

二战时我在6月毕业后就选择了回家脱产备考,时间相对宽裕,但因为我同时在备考JLPT日语能力考,所以并没有对英语进行过多的额外学习。在休息之余我用墨墨背单词APP过完了考研英语的6000多个词汇,考前做了几套真题恢复手感。可能是因为词汇量的进步,客观题的正确率较去年也有了提升,但这次主观题有点翻车,也是对我平时疏于练习的一个教训。

和研友一起背单词

两年备考英语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如果需要分数稳步提升,还是需要稳扎稳打,不放过每个模块的分数。一次的押中题得高分可能是幸运,但如果想要把幸运变成实力,还是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英语绝对是一个投资回报率很高的科目,如果基础不太牢固,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使用手译本。我曾配套手译本做过几套英语一的真题,我认为它可以方便我理清每个句子的结构,且会让自己不熟的知识点更为直观。

英语手译本的使用

最后推荐一个B站up主晶婷老师,这位老师出过一系列作文教程,讲得很棒。但大家在听课总结模板的过程中一定要尝试着对模板进行应用,考虑考题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同情况。

 史论 

 106-96 

如果说今年英语作文的翻车是对我的一个小教训,那史论的分数无疑是一个大警告。和两门公共课相比,我史论学习完全没有基础,所以这门课的成绩也可以直接反映出备考没下够功夫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大家可以去参考其他上岸同学的学习方法,在这里我只能提供反面案例,希望大家有序避雷。

一战时我在梦清的暑假班了解到了史论科目的学习方法,并在学长的带领下系统地过了一遍考试重点。虽然由于最终突击时间有限,知识在脑子里还呈糊状,但我已经基本明白了考试方向。

二战时我独自在家备考,由于我报名了12月初的日语考试,前期我将大部分记忆的时间都交给了日语。此时我还在幻想史论改革后扩大了知识面,题型大概率和去年一样,都是简答与论述题。因此我在后期虽然看了许多文章与书籍纪录片,但却疏于对基础知识细节的记忆,只注重了别人的论证技巧,这是非常致命的。

从今年考题重新出现了名词解释这一点,也不难看出牢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在考场上也发现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会影响简答与论述的写作。在梦清我认识到了很多史论成绩很好的同学,他们基本都有自己整理的一套笔记,并能够将其消化吃透。

虽然这次的分数过了单科线,但是却非常危险,并给我后来造成了一系列麻烦。希望大家学习每一科都能够脚踏实地,把自己打造成六边形战士,千万不要偷懒也不要侥幸。

 手绘 

 116-125 

手绘是我比较有心理阴影的一门学科,一战时便是因为手绘没过线而落榜。

因为我从小就接触过马克笔这种绘画工具,在大三来到梦清以后,我迅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快题绘制风格。第一年相较于其他需要补天的科目,我并没有太担心手绘。然而盲目的自信让我疏于练习,在考场上极其手生,挑选配色时有些“慌不择路”,在考试结束后便感觉画面效果有些不尽人意。

现在再回看自己之前的作品,也会感觉每一张插画都遵循着同一种套路,即深入刻画的暖色调前景中景加相对较虚的冷色调背景。虽然我在主体物的刻画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中规中矩的构图方式并不够新颖突出,缺乏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感。

第一年手绘练习

有了第一年的翻车教训,以及学长学姐们的提点,第二年我从9月开始就保持着绘图的手感,并且开始把刻画的重点从精细度转向构图的多样性上,适度削减主体物的复杂程度来保证其在考场上的切题性和完成度。

每次在看到一个题目时,我会先在iPad上构想出几个小稿,再挑选合适的构图与配色调整细化。构思小稿的过程,是我们将自己积累的素材整合注入自己风格的过程,有时绘制一张小稿会让我觉得画张整图还累。然而经过整合的小稿,也就变成了我脑海中的“预设”,如果能够在考场上遇到类似或相近的题目,我解题构图所需要的时间会大大降低。

第二年部分小稿
第二年手绘练习

我平时在网上冲浪时会习惯性保存一眼就能惊艳到我的图片,并在头脑中分析这些作品的出色之处在哪儿,并在Billfish上建立自己的素材库,以便随时调取。

关于上色工具,我选择的是价格相对平民的法卡勒三代软头马克笔,色号根据自己的上色习惯进行增减。软头会方便晕染过渡色,使每个色块间的过渡更加自然。我选择三代的方杆,是因为我们的考试是在冬天进行,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如果考场没有暖气,部分圆杆马克笔的笔盖会比较难拔,相比之下方杆笔拔笔盖就丝滑很多。

法卡勒三代软头酒精马克笔

关于勾线工具,由于我属于先勾线再填色的流派,所以在上色前需要草稿尽可能被擦干净,而线稿也需要有一定的防水性。我的草稿使用的是可擦的自动彩铅,勾线使用的是樱花的彩色勾线笔。当然我的选择只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具体适合与否还需要各位自己上手体验。

先勾线后上色的方式

关于练习用纸,根据一战的经验,我个人觉得考场提供的画纸的质感并不是很好,于是在第二年练习时我专门买了手感相近的纸来练手。但是在二战的考场上,我发现今年纸的质感和去年的似乎也不太一样,所以平时大家在选择纸张时选用得顺手的就可以,没有必要为手绘这件需要动脑子的事增添更多不必要的阻力了!

2023年的手绘题目是《共生》,为了保险,我的主图选择了较为中庸的构图方式,且因为一开始没有考虑主画与草图之间的位置关系,导致最终整套作品在A2纸上的重心有些偏移,一眼看过去不是特别美观,最终也取得了125这个比较中庸的分数。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练习时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脑洞,同时也要注意细节的严谨,这样才有可能取得高分。

 复试 

从查到初试分数的那一刻,我发现史论科目的分数没有到达往年的自划线标准,且总分并不突出,便认为今年肯定又没戏了,emo了一下后对这个局面接受良好。虽然同学们都劝我再准备一下复试,但我已然积极开始新生活。

在复试名单出来前,我已经开始布局三战的复习计划,并在网络上接了一些稿件来试图满足我日常生活的开销。甚至在3月16日晚上买了一只小仓鼠,准备和它一起度过接下来三战的日子。所以当3月17日中午我发现我居然出现在复试名单上时,心态前所未有的炸裂了。

所幸我本科期间十分忙碌,能让我在这短短几天内挑选出相对合适的项目,从零开始赶制一本跨专业作品集;所幸我在复试前还用接单的方式来保持绘图水平,让我笔试不会再手生到离谱;所幸我曾经课余生活丰富,拥有打辩论和组织参与其他众多活动经验,才让我直接去面试时不会怯场.....

感谢陪我度过肝作品集日子的小可爱

在备考前期,我的节奏一直十分松弛且快乐,在学习之余会去看自己喜欢的动漫,也会看自己喜欢的艺人的演出。但准备复试的那几天,成堆的任务像雪崩一样都塌在了我面前,我可谓是度过了目前为止我人生中最崩溃的几天。如果我一开始没有直接放弃准备复试,那我的作品集一定会打磨得更细致严谨,去面试时也会更有底气。

从结果来看我无疑是幸运的,但如果可以,希望大家都能稳扎稳打,从容地去走每一步。考试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漫长的准备过程也并非是在走弯路。经过不断试错,我明白我在专业领域有很多不足,学习态度也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轻易放弃尚存于掌边的希望。

非常感谢家人与朋友的支持,也感谢梦清老师一路以来的帮助,希望每一个敢于为梦想付出努力的人,都能拥有与其匹配的幸运。

水无常形,人有常心

清华考试近几年变化莫测

常常给复习不全面的同学

措手不及的打击

考研之路稳扎稳打

才能从容去走每一步

我们攀登清华的路途

才会沐浴温暖和煦的阳光


借用丁紫漪学姐的话

不能轻易放弃尚存于掌边的希望

希望每一个敢于为梦想付出努力的人

都能拥有与其匹配的幸运


祝愿丁紫漪学姐

在清华园进取之路上

一路奔腾 策马扬帆

收获充实美好的校园生活

---------------------    END    -----------------------

从武大到清华:我如何二战上岸清美视觉传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