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吵架吵出来的美国宪法,这样的一群人,被称为“半神半人的聚会”

2022-06-11 19:15 作者:史唠客  | 我要投稿

混乱的北美让精英们忧心忡忡,麦迪逊第一个提议召开制宪会议,而汉密尔顿则让会议落到实处。1787年5月,在汉密尔顿的提议下,各州代表们来到费城参加制宪会议。

然而,制宪会议被大陆会议所抵制。毕竟,一直以来,大陆会议都是十三州的最高权力机构,制宪会议这是要绕开大陆会议另起炉灶,令大陆会议方面很是愤怒,自己的权利受到威胁,这能忍?于是大陆会议威胁要制裁麦迪逊和汉密尔顿两个人。

但是,当大陆会议的代表们得知,华盛顿将作为弗吉尼亚的代表参加制宪会议,并同意出任制宪会议主席后,便没人再抗议了。所以,华盛顿出山主持会议,是制宪会议得以进行的关键。

那华盛顿不是回老家种地了,为什么又出山了呢?因为这种混乱状态,他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他赌上身家性命、荣誉和前程,经过浴血奋战才赢得的独立,不能就这样功亏于溃。所以,华盛顿也是没办法被迫出山,如果不是局势混乱,他可能就安安静静的种地,不会再出来参与政治了。

这场原定在1787年5月14日召开的会议,由于当时落后的交通条件和不严格的时间观念,导致会议一直拖到5月25日才正式召开。而各州选出来的73名代表,只有55名参加了会议。全是闻名遐迩的种植园主、商人、银行家或律师,大多数人曾任大陆会议代表。就是没有下层工农兵群众和思想激进的小资产阶级。

代表当中有三分之二的人从事法律业务,14人担任过各州的法官;25人拥有奴隶,21人是华盛顿在大陆军的部下,7人曾任州长,8人曾在独立宣言上签字。大部分代表都生活得非常富裕和舒适,拥有大量的土地。而乔治·华盛顿和古弗尼尔·莫里斯富甲一方,是当时北美最有钱的富豪。

法国贵族托克维尔称赞他们是“新大陆当时最精明、最高尚的人物”。这个评价显然过高了,实际上这些人精明有余,高尚不足,他们积极推动制宪的主要动机,其实是保护他们自己的经济利益。

这55位代表,坚持到会议结束的只有42人。发起制宪会议的纽约代表汉密尔顿,在会议中途因为激烈的争吵,带着一批人就退场了。最后签署美国宪法的成员有39人,另外还有3名代表因为不同意新宪法而拒绝签字。总之,不论如何,制宪会议还是通过了美国新宪法,美国社会开始有法可依,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的,如“自由”“法治”“联邦制”“三权分立”等等,都起源于这部宪法。美国宪法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现代化进程国家制定宪法的蓝本。因为麦迪逊在制宪会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吵架吵出来的美国宪法,这样的一群人,被称为“半神半人的聚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