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气功原理与现代医学及生物学(2)——宗气的生成与初步运行

2020-08-28 23:20 作者:柳莺暗啼处  | 我要投稿

宗气的运行是气功最主要的目的。因为宗气的产生无论在气功修炼者还是正常人体内都会一直出现,并散布全身,但是如何增加宗气生成,如何引导宗气,这才是气功修炼者与众不同之处。

首先我们知道,宗气的生成与谷气和清气的混合程度有关,按照现代医学的理解,就是吃得能量越高,呼吸的氧气越多,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也越多。首先与胃肠功能,普通人的饮食能量其实相差无几,气功修炼者如何获取更多的氧气就尤为关键。

根据生理学,深而大的呼吸会产生更多的肺通气量,而更大的肺泡与肺毛细血管接触面积就能产生更多的换气效率。那么显然,气功修炼者要学会深大呼吸和腹式呼吸。深大呼吸产生更多的通气量,而腹式呼吸则可以恢复膈肌以上的肺下叶肺泡恢复其原有的换气功能,使下层肺组织激活,不仅能带来更多的肺通气量,还能大大增加换气面积,根据观察,人切掉一边肺脏以后,仍然可以通过另一半肺脏存活。这就说明人有大量的肺泡没被利用,而这些肺泡大多聚集在不常用的肺脏下层中。

学会了呼吸吐纳,就能够产生大量的宗气,一般的气功初学者,可以一分钟只需要呼吸3-4次,而高手甚至可以达到龟息甚至胎息的程度。而最重要的则是如何引导宗气。

宗气起源于“气会”膻中穴,同时也是心包经的募穴,调摄全身血脉。而膻中穴可从任脉下达巨阙穴,巨阙穴位于胸骨下窝下两寸,是心的募穴,而李少波先生不循常道,以巨阙穴为中丹田所在,在实践中,宗气可以随意念进入巨阙穴,充实心脏,心下会有沉紧感,而意守膻中穴没有任何感觉。宗气储存中丹田满后可进入下丹田,下丹田位于肚脐下3寸的关元穴,顾名思义,这里是先天之精封藏之处,在这里,先后天之气相沟通,天地交泰,而生万物。真气就储存于下丹田中。

以意念推动宗气运行是初学者可以很快感觉到的经络现象,其原理很难解释,但其客观存在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意念引导宗气无法解释,但是宗气的生成与现代医学理论是高度贴合的,也许未来的某天科学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浅谈气功原理与现代医学及生物学(2)——宗气的生成与初步运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