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路通产业兴!乡情难忘,海外侨眷募捐650万,鼎力建设家乡路

2021-09-18 11:35 作者:帮帮团V直播  | 我要投稿

今天的“家乡情 幸福路”系列报道,我们一起来听听福建泉州永春县仙夹镇的故事。

道路通 产业兴  永春漆篮远销海外

 

 

花鸟鱼虫、山水、古代人物,一个个精美的图案在匠人们的笔刷下诞生。在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漆篮匠艺师傅高超的技术让人称赞。

 

 

现在龙水村的漆篮从业者从2012年的30多人发展到了380多人,传统的技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产品更是远销海外。而如今产业的兴旺离不开家乡公路网的建设完善。

 

 

仙夹镇龙水村村支书 郭志煌

运输车辆直接来拉货,所以我们就慢慢做大起来了, 2012年我刚回来的时候,我们全村的产业只有170万左右,现在我们每一年的产值,都是两千多万,交通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心系故土侨乡四处奔走全力支持道路建设

 

这其中,县道331的提升改造工程更是让传统的漆篮产业焕发了新生。从1958年的一条农村小道到现在的双车道水泥公路。年过八旬的马来西亚侨眷郑梓敬见证着道路的变化。

 

 

仙夹镇桥联主席 郑梓敬

这条路做好之后大家都很高兴,路好发展好,生活就好。道路像一个人的血管,你血管通了身体就好了,农村的公路就像血管,你通了事业就发达了。 

 

仙夹镇是著名侨乡,有旅外侨胞两万五千多人,自1958年起,广大侨胞就积极参与家乡公路建设。在仙夹镇的侨捐项目展示馆,详细记载着侨亲们为家乡建设奉献的事迹。

 

 

郑梓敬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起了县道331的建设完善经历的五个阶段。

 

仙夹镇桥联主席 郑梓敬

1989年菲律宾的华侨回来,看到土路不好走,就铺了一公里多的水泥路,第二次是仙乡水泥路,然后是1993年郑少坚捐了两百多万元,修了一条水泥路。第四段是仓满水泥路,第五段是全体港澳同胞,海外同胞捐的。

 

 

最后的一次改造是在2017年。当时县道331线岵山和塘路段提级改造工程面临着700万的资金缺口,为了支持道路建设,年过八旬的郑梓敬亲自赴海外募捐,8天筹款650万。

 

 

 

如今,畅安舒美的农村路直接带动了仙夹镇特色旅游产业漆蓝的发展,也见证着这一份份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浓厚家乡情。

道路通产业兴!乡情难忘,海外侨眷募捐650万,鼎力建设家乡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