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68):“中微子专题(3)——物理结构不均匀与受力不均匀”

2023-02-05 18:36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书接前文,本文以及下一篇文章将讨论中微子不均匀的物理结构导致的受力不均匀与它们产生的两种不同引力特性。

在正式开始对中微子不均匀的物理结构导致的受力不均匀与它们产生的两种不同引力特性进行说明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篇以及上上篇文章中说明过的中微子物理结构透视图如下图《66》-1:

《66》-1

中微子遮挡关系颜色充填图如下图《66》-3:

《66》-3

还有两个类型的中微子基本物理结构图如下图《67》-3:

《67》-3

从上图《67》-3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中微子所含的基本物理单位在绝对空间中紧密排列时,即使没有任何的外源引力的作用,这些基本物理单位也会在中微子所含的源质核心释放的源质引力的作用下自发地产生两个类型的物理结构,并且事实上这两个物理结构就是我之前在“正四面体、正八面体的三维空间立体构型”系列文章中所介绍过的“最小微观球”物理结构以及不稳定高能最小微观球——“4能量最小微观球”物理结构——这两个类型的物理结构。 

为什么我专门把这两个类型的物理结构专门拿出来进行说明呢?这两个类型的物理结构不同又会导致何种的差异呢?

答案是:这两个类型的物理结构差异会致使它们在与不属于该中微子的其他额外基本物理单位——源质与能量——接触时,它们结合形成的新的物理结构会因此受力不均匀由此导致物理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差异,亦有可能导致新的源质能量引力场的在不同方向上的引力强度——源质能量引力场——场强——有所不同。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呢?

答案是:“距离”,在最小微观球物理结构以及不稳定高能最小微观球——“4能量最小微观球”物理结构之中,它们所含的源质单位与额外的其他基本物理单位间的“距离”会导致上述变化产生——

具体作用原理如下: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这两个类型的基本微观结构与能量单位结合的情况吧,具体情况如下图《68》-1:

《68》-1

在上图《68》-1中,左侧物理结构模型是图《67》-3中左侧的最小微观球物理结构模型与一个额外能量单位(用绿色圈指代)接触时结合形成物理结构单位,该单位结构形似由两个正四面体拼接而成,虽然在该单位中有一个正四面体——最小微观球结构完全由能量构成(它是一种三棱锥?),但由于单位中存在一个源质提供源质引力并维持引力锚定作用,故而该物理结构能在一定的环境下,在极短的时间内维持相对的稳定,除非受到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的作用,该物理结构不会被破坏。

在上图《68》-2中,右侧的物理结构模型则是由图《67》-3中右侧的不稳定高能最小微观球——“4能量最小微观球”物理结构——模型与一个额外能量单位(用绿色圈指代)接触时结合形成物理结构单位,该单位结构形似由两个底面都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都是正三角形的两个五面体将它们正方形的那个面进行拼接然后形成(本质上就是一个正八面体),虽然在该单位中有一个五面体——不稳定高能最小微观球结构完全由能量构成,但由于单位中存在一个源质提供源质引力并维持引力锚定作用,故而该物理结构能在一定的环境下,在极短的时间内维持相对的稳定,除非受到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的作用,该物理结构不会被破坏。

我这里专门将上述两个物理结构画出的原因在于,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和计算,求算绿色的能量单位与源质之间的距离——由此分析和判断当一个基本物理单位——源质或能量——因各种原因与中微子的两种物理结构发生结合时,哪种情况下基本物理单位受到中微子所含的能量单位遮挡的表面积更小,哪种情况下下这个基本物理单位更可能因为宇宙间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量子层级布朗运动的影响——受到外源引力作用的影响最终与中微子物理结构脱离。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宇宙间的所有能够改变物体的相对距离的作用都是由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作用引起,因而如果存在某种“作用”能够促使《68》-1中的额外能量单位与最小微观球、不稳定高能最小微观球——“4能量最小微观球”物理结构分离,则该“作用”一定源于源质引力,也因此会受到能量具有的源质引力削弱效果的影响,所以在该情况下在中微子所含的哪种物理结构中基本物理单位受到中微子所含的能量单位遮挡的表面积更小,与此种物理结构结合的基本物理单位就更可能与中微子脱离。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本质上就是绝对空间中其他的基本物理单位——源质与能量——还有由源质与能量组成的复杂结构——源质能量团,彼此之间互相影响由此引发的相对位移、导致微观环境中任意一点的引力强度变化,进而在宏观整体上的一段时间内所导致的均匀的、不可预测的、基本能够维持被观测单位的动态平衡的各种数量多到无法统计的各种影响之总和。

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量子层级布朗运动的影响中,如果单位裸露的体积更小,那么自然受到波及的概念就更低(参考布朗运动中颗粒体积越小,被其他颗粒撞击的概率也越低,作用原理近似),原本属于该基本物理结构的能量越多也更能够削弱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对这些额外基本物理单位的影响。

综上,相较于额外基本物理单位与最小微观球物理结构结合的情况,当其与不稳定高能最小微观球——“4能量最小微观球”物理结构进行结合时,结合形成的微观物理结构能够更加稳定,这就是两个类型的物理结构差异致使它们在与不属于该中微子的其他额外基本物理单位——源质与能量——接触时所形成的新的物理结构稳定性产生差异的作用原理了。

在这里其实关于三棱锥?还有正八面体中源质单位与额外能量单位之间的距离是可以也有必要进行计算的,但由于在下篇文章对中微子两种不同的物理结构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引力特性进行分析时我要专门对计算这方面的事情做出讲解,因此本篇文章暂时就不讲了,下篇文章再说吧。

嗯,那么就这样吧。

以上。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68):“中微子专题(3)——物理结构不均匀与受力不均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