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术士这么牛!身在草泽,却能预测千里之外的朝廷局势
江西人物志(13)唐檀
古代,占星师、术士往往是一个神秘的职业,受人膜拜和追捧。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对算命占星、卜测未来有巨大需求。这是因为,对未来的好奇和恐惧,驱使人们不断采用各种方法预测未来。 然而,在古代,不管中国还是外国,占星术都是一门高深繁杂的学问,能够精准掌握的人少之又少。在东汉时期,豫章郡就有一位名叫唐檀的读书人,喜好研究星象运动和人世变化的关系。 唐檀,字子产。豫章郡南昌县人(南昌县,豫章郡治所,今南昌市主城区)。年少时,唐檀曾经在太学学习《京氏易》、《韩诗》和《颜氏春秋》。在太学学习期间,他尤其喜好推测灾异和星象占卜的学问。
唐檀 学成之后,唐檀回到家乡南昌县,开课收徒,教授了百余位学生,极大提高了豫章郡文化发展水平。 元初六年(119年),豫章郡内长出了芝草。郡内出现了如此祥瑞,豫章太守刘祗赶忙想把此事上奏朝廷。 作为“天人感应”思想下的祥瑞,芝草出现的第一次记载是在汉明帝(57~75年在位)时期。汉人认为,服用芝草可以助人羽化登仙,而且还包治百病,又称“不死药”、“灵芝草”。芝草以今江西境内庐山汉阳峰上的“神庐赤芝”最为著名。
灵芝草 是否要将灵芝出现的事上报朝廷,太守刘祗拿不定主意,就找来唐檀询问。唐檀说,当今之世,外戚专权,骄横跋扈,君权微弱,朝纲不振,难道仅仅靠出现几颗灵芝草,就可以扭转衰弱的皇统吗? 汉安帝即位时年幼,由邓太后摄政,邓氏一门在东汉历代外戚中算比较收敛的,但仍避免不了与皇权的尖锐矛盾。朝中一些大臣提议让汉安帝亲政,均遭到邓太后打击。 比如,郎中杜根上奏邓太后,说皇帝年长,理应亲政,却被邓太后命人蒙头棒杀,并抛尸洛阳城外。幸得杜根装死才躲过一劫。后来杜根隐姓埋名,逃到宜城山当酒保。十五年后,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政,终将杜根召回朝中。 唐檀目睹朝堂斗争混乱,皇权不振,却没有办法,只能在豫章郡培养人才,并希望利用学生的声势来影响朝政,可惜终究人微言轻。不过,太守刘祗听了唐檀的话,还是停止向朝廷上报祥瑞,放弃了粉饰太平的做法。
东汉外戚 永宁元年(120年),南昌县有个妇人,一胎生了四个孩子。刘祗认为这是一件怪异事件,就问唐檀是否有灾异要发生。唐檀回答说,或许朝堂之上要发生一场变乱了。 果然,数年后,果如唐檀所言,朝堂再次发生宫廷斗争。延光四年(125年),身为宦官的黄门孙程领兵在宫殿内诛杀了皇后阎氏的哥哥,车骑将军阎显,及其一干党羽。随后,孙程拥立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这里,又牵扯上东汉一次外戚宦官势力的斗争。济阴王刘保是汉安帝的长子。其母是宫女李氏。当时,汉安帝皇后阎氏妒忌李氏生子,便将李氏毒杀。但刘保自幼聪慧仁爱,受到邓太后宠爱。在邓太后运作下,刘保被立为太子。有邓太后庇护,皇后阎氏一时不敢拿刘保开刀。 不过,后来随着邓太后的去世,刘保失去了庇护 。在阎氏指使下,汉安帝乳母王圣和大长秋江京以及中常侍樊丰(二人均为宦官)诬陷刘保乳母王男和厨监(掌管宫廷厨子)丙吉谋反,将二人诛杀。
东汉宦官 刘保常常叹息二人被杀,这让王圣、江京、樊丰非常惧怕,担心日后刘保为帝报复他们。于是,三人上书安帝,说太子刘保的坏话。一向宠信宦官的汉安帝听信谗言,将太子刘保废为济阴王。 后来,汉安帝在祭祀皇陵回京途中突然发病身亡,阎氏一门为了继续执掌朝政,与宦官江京等人密谋,立汉章帝之孙、年幼的北乡侯刘懿为帝。在安帝葬礼上,阎氏等人不让刘保上殿参加祭礼,刘保嚎哭不止,百官莫不为之流泪。 没想到才过去几个月,刘懿就病重不起,一命呜呼。阎氏等人准备谋立其他年幼皇子,好继续执掌朝政。但阎氏等人的计划被孙程等另一批宦官得知,他们带兵杀入宫中,诛杀了阎氏、阎显兄妹和宦官江京等人,并拥立济阴王刘保为帝。 朝堂上,外戚宦官互相斗争,皇权不振,这样的局势,令唐檀深为痛心,只能借各种异象讽刺时局,表达对黑暗世道的不满。
东汉宦官 永建五年(130年),唐檀呗郡中举为孝廉,被征召入朝,担任郎中(皇宫宿卫和皇帝顾问)。当年,一道白色长虹穿过太阳。“白虹贯日”在古人看来是一个不祥之兆,预示君主将有危险。一向深谙星象占卜之学的唐檀借机上书汉顺帝,指出皇帝犯的过错。若不改正,将遭遇危险。 上书之后,唐檀弃官而去,再次回到乡里,著书立说,写有《唐子》二十篇,可惜今已失传。 作为一个士人,同时又是方术之士,唐檀一直心系朝局,可惜人微力弱,只能借各种灾异之事讽谏时局。但一介方士的话终究起不到任何作用,东汉在外戚和宦官的不断斗争和倾轧之下,逐渐走向崩溃,最终引发黄巾大起义和汉末的军阀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