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成都经开区教育局:倾囊相授话教育 融合互学共前行

2023-09-22 15:39 作者:时代传媒号  | 我要投稿


倾囊相授话教育 融合互学共前行

成都经开区教育局第三期“双百计划”“未来名师”“未来校长”培训项目

第一次集中研修培训在成都大学附属小学继续开展


2023年9月21日,成都经开区教育局第三期“双百计划”“未来名师”“未来校长”培训项目第一次集中研修第二天的培训在成都大学附属小学继续开展。

导师引领 倾囊相授

行政班主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肖睿昕老师对大家进行了《社会表演与领导力培训》的专题讲座。肖老师先从自己学习社会表演的经历讲起,接着分享了自己是如何把社会表演与教学相融合的,以及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多元社会角色的适应性。讲解环节中,她还穿插了现场情景游戏,让大家通过游戏互动,深刻感受社会表演对领导力提升的重要影响。



四川师范大学核心素养教育研究中心的刘冲主任进行了《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校课程建设》专题讲座。刘主任从“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及“学校课程建设”的意义和价值等多个方面为学员们理清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教育变革”的关键在于“学校变革”;而“学校变革”的关键在于“教学变革”;而“教学变革”的关键在于“课堂变革”;而“课堂变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变革”等重要逻辑关系,让学员们解锁了许多对教育的困惑。



尽情分享 融合互学

龙泉六中周澜娟老师在《牵着蜗牛去散步》的教育理念分享中认为:教育需要慢下来,需要教师在实施教学中有“散步”的从容和耐心。


青台山中学罗敏老师在进行《教育的真情与智慧》分享时谈到:当前许多孩子教育情感缺失时,需要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变“学科本位”为“以人为本”,要把常态课上出“生活的味道”与“生命的精彩”助力学生的成长。


龙泉中学张小美老师分享《家校沟通“三心”策略》“走心”“悦心”“慧心”,心心动人。

龙泉中学曹银支老师分享《班级管理工作的技术与艺术》时,介绍了“选人”“用人”“立人”的技术与艺术,招招实用,赢得阵阵掌声。


龙泉驿区西河小学校庞小娅老师结合校园里的真人真事,生动地向大家阐述了她推崇的教育理念“让世界因你而美好”。西河中学马先慧老师马老师则结合学校的课程实践,简述了“新课程视域下的红豆特色课程群一体化探索”。



在聆听了学员的分享后,学员路畅、朱艳凤和马新伟分别从家校沟通、治班策略和师德师风日常信访处理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最后,行政班主任肖睿昕老师宣布了“未来名师班”和“未来校长班”班干部名单,并对他们提出殷切希望:希望班委们能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为大家带好头、服好务!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培训部部长王娟老师,还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近期学习工作的安排,希望大家将自主学习与即将开展的名校跟岗实践学习相结合,多学多思多问,争做“学习之师”“强国之才”,不负组织对大家的培养和期望!


学有所思 心有所获

和平小学刘应佳老师说:

刘冲教授清晰阐释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揭示了“学而时习之”重在知识迁移,适时运用,解决复杂情境下的实际问题。他说:“双减是减负增效,是为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人的高质量发展。”我想今后教学要积极创设链接学生生活的情境,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和精神意义,设置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事中不断超越成长天花板。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未来我将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

义和小学曾渝杰老师说:

“五育融合”内涵何为?“五育融合”何以可能?育人活动的导向性、互动性和情境性等特征,实现路径需要围绕“育人理念”、“五育融合”能力以及“五育融合”实践三方面进行。其中育人能力尤为重要,考验的是管理者的统筹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活动是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的重要方法,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五育的内部连接,引导学生形成五育融合的思维逻辑,最终培养学生练就五育综合素养。结合自身学校管理工作,如何协助校长做好顶层设计,五育融合的平台搭建,值得我们思考。

洪河中学赵婷老师说:

刘冲老师《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校课程设计》 讲座后我收获颇丰。“五育融合”理念引领下的教学活动,催生着育人方式的变化。面对新的挑战,这是对我们老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力求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将“五育”恰当融入自己教学活动之中,在育人方式转变上作出积极探索。

龙泉二中严正仕老师说:

曹银支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的技术与艺术》分享让我受益良多。让我看到了班级管理中如何选人、用人、立人。管理责任明确、合理分工协作,真正做到了班委人人有事做,班级事事有人做,把“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实实在在的落地。

教育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班级自主管理,形似无为而治,实则大有可为。这为我在学校管理中提供了可借鉴案例。正如《道德经》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人配位,事有为。

友谊小学王宇老师说:

曹银支老师和朱艳凤老师的治班策略真正诠释了“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深入人心的班级精神、严而有度的班级制度、巧妙的班委激励措施、公正的评价体系、凝心聚力的班级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每个人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班级管理最终从“法治”走向“无为而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不断地去学习和探索,充分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幸福地做老师!

经开区实验中学周静老师说:

张小美老师分享的《家校沟通的“三心”策略》清晰地呈现了班主任精心促成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的工作脉络。过硬的专业素养,精细的培养目标,精准的家长赋能,多平台的家校互动充分引领了家长的积极参与、家校的有效沟通和团结共育。家校沟通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在以后工作中,将深入钻研家校沟通方法策略,架好家校沟通桥梁,发挥家校合力最大作用,共同守望孩子成长。




供稿:成都经开区教育局第三期“双百计划”宣传组

撰稿:庞小娅、鲁成敏、王玉娟、洪岭

欢迎投稿,邮箱:954460036@qq.com


成都经开区教育局:倾囊相授话教育 融合互学共前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