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遇校园暴力,家长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前一阵子,安徽渔沟中学一名学生因为遭受校园暴力死亡的事件冲上热搜,在替受害者打抱不平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察觉到校园暴力的可怕。
说起校园暴力,这些年来,其实一直是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中小学生,就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并且绝大多数的孩子,在长大后仍旧不能释怀,时常会回想起被人欺负的画面。
在我们眼中,学校是最圣洁的地方,是孩的第二个家园,可是当霸凌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时候,校园就成了孩子的噩梦。
而在解决霸凌的问题上,大多数的家长都没法保持理智,不是带着孩子找上霸凌者,就是要求学校予以干预,这样的做法看似直截了当,实际上对孩子的作用并不大,甚至有时候还会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那么,在孩子被人欺负后,家长到底需要做好哪些事呢?我认为这四件事非常有必要。
一、教会孩子“还手”
霸凌也是一个试探的过程,慢慢的“由轻到重”。孩子被霸凌后沉默的态度,会让施暴者得寸进尺。如果你的孩子被欺凌,请鼓励孩子反抗!不要害怕别人的欺凌。
在反抗霸凌行为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孩子解决冲突的能力,敢于反抗校园欺凌的孩子,他们将来的社会竞争力会更强,也更成熟。
二、增强锻炼,让孩子学一些防身技能
家长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陪在孩子身边,所以,想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家长平时要多带着孩子锻炼,拥有好的体魄,即便是遇上好事者,孩子也能有所防范。再者,家长可以在寒暑假的时候,给孩子报一些体能培训班,比如让孩子学习跆拳道、柔道等技能,这给孩子提供最后的保护屏障。
三、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孩子在遭遇校园暴力之后,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要远比身体上严重,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引导孩子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
比如说,家长发现孩子身上有伤,在给孩子做完清理工作后,不要急着逼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在语言上逐步试探,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主动将事情的原委说清楚,然后给孩子鼓励和安慰,让孩子有安全感。期间,家长绝对不要说出“为什么他们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这样的话,孩子受了伤本身就很委屈,父母再不理解他们,孩子会觉得孤立无援,恐惧感也会愈演愈烈。
四、从源头解决问题
家长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就得找到施暴者的家长,如果协商得顺利,一定要要求施暴者跟孩子道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孩子明白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如果协商得不顺利,那么家长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为孩子谋求合法的权益,让孩子知道,不管结果如何,父母始终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