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韩愈的文学思想与创作主张)

2023-06-24 22:22 作者:文学考研带你背  | 我要投稿

韩愈是宋明理学的先驱:儒学在魏晋南北朝以来,受佛道两教大盛所影响,渐渐失去统治地位。韩愈本身主张复古,反对佛教。为儒教争取统治的地位,以代替佛教或道教统治的地位。为后来宋明理学产生了先驱作用。韩愈在他的道统传承的说法中把孟子说成孔子的继承人,并认为圣人之道在孟子以后失传,使孟子在道统中具有了与孔子同等的地位,这就把孟子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影响到后来宋明理学的学者把《孟子》一书列入四书,使孟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真正提高起来。而另外在宋代《大学》被尊为四书之一, 获得了儒家重要经典的地位,而阐扬《大学》其实在韩愈已经开始。


韩愈文学概念之“不平则鸣说”:所谓“不平”主要指人内心的不平衡,强调的是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它既是对创作活动产生原因的揭示,也是对一种特定 创作心理即“不平”心态的肯定。“不平则鸣”说的另一要点在于特重诗歌的打情功能。本来,作为诗文大家的韩愈是更重视文的。然而也正由于转愈没有把诗与文等量齐观,才使诗歌避免了成为道学的工具、政治附庸的命运,才得以保持其“舒忧娱悲”的美学品性。由此看来,韩愈提倡“不平则鸣,”就是提倡审美上的情绪宣泄,尤其是“感激怨怼”情绪的宣泄,可以说是抓住了文学的抒情特质。


韩愈文学概念之“笔补造化说”:“笔补造化”,是说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孟郊认为虽“形拘在风尘”,但可以“心放出天地”,用一已之心去牢笼乾坤。与孟郊相比,韩愈更重视心智、胆力和对物象的主观裁夺。韩愈还强调要“能自树立,不因循”,要大胆创新。


韩愈文学概念之“雄奇怪异之美”:韩愈与李杜精神之“交通”之处便是“百怪入我肠”,将其胆之大、力之猛、思之怪、境之奇发挥到极致,完全是一派天马行空、超越世俗的气象。这是一种全新的审美取向,韩愈不仅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努力实践它,而且用以审视、评价、赞许。着眼点都在力量的雄大、词语险怪和造境奇特。从“不平则鸣”到裁物象、觑天巧、补造化,到明确提出雄奇怪异的审美理想,韩孟诗派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诗歌创作理论。它突破了过于重视人伦道德和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由重诗的社会功能转向重诗的抒情特质,转向重创作主体内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这在诗歌理论史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韩愈在反对传统、锐意创新的路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以宏大的胆气驾驭诗篇,赋予诗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超现实色彩:他雕镂词句,尚险求奇,营造出大量他所独有的险怪意象;他以文入诗、以议论入诗,开一代诗风,这些无不显示出他在中唐诗坛所具有的独特地位。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韩愈的文学思想与创作主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