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谈谈襦裙、比甲、披帛的起源
友情提示:看不懂中文的或者语文不好,理解能力差的,不适合看我的文章谢谢!为了和谐的网络环境以及你们的德行展示,嘴巴干净点【转自知乎WhySoHard】
㈠披帛

通俗讲披帛就是一条披在肩上的长丝带,在憨服仙女那里属于跳“汉舞”必备装备

而在民间跳秧歌舞中也会使用,为啥秧歌舞用披帛就是土气,换了“汉舞”憨服er就认为仙气飘飘了呢?

但是让人感到悲伤的是,披帛是从西亚传来了胡人服饰而已!



㈡比甲
比甲,流行于明末清初,是当时青年女子的流行服饰,(但比甲本来男女都可以穿),和披风、水田衣并列为明末清初三大女性时装!到现如今的戏曲服装中还可以看到。
据《元史》记载,比甲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弘吉剌·察必设计并制作的一种服装,形制是对襟,无领(也可以称圆领或方领)无袖,长及臀部以下。

但是比甲的百度百科词条长期宣传比甲是“源自宋朝的背心(作者注:一种直领对襟的里衣)的汉服,后传入蒙古。”可惜这词条编辑者的还是秉持了憨服er一贯的发明历史的传统,依照其逻辑,从古至今全世界所有的对襟服装包括西服都可以说是“源自宋朝背心的汉服”了!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又去看了一次比甲的百度百科,才惊讶地发现词条被改成比甲是忽必烈的皇后弘吉剌·察必发明的服饰了,查了一下编辑者,我才恍然,原来是百度百科某大佬改的,否则换了普通人去改,精力旺盛憨服er发动的编辑战就能拖死你,直到你主动放弃编辑词条。

明人沈德符所著《万历野获编》记载:
元世祖后察必弘吉剌氏,创制一衣,前有裳无袵,后长倍于前,亦无领无袖,缀以两袢,名曰“比甲”,盖以便弓马也,流传至今。而北方妇女尤尚之,以为日用常服。至织金组绣,加于衫袄之外,其名亦循旧称,而不知所起。

古籍《谈书录》记载:“比钾(比甲)云肩之制,皆始于元”——来云肩都源自元朝!
㈢襦裙
上次说过汗服er嘴里的“齐胸襦裙”是源自鲜卑人的服装(相关文章: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579887《学术界认为汉服爆款“齐胸襦裙”是鲜卑人发明的,这让汉服er情以何堪》),其实,襦裙的源头很可能是源自战国时期白狄族建立的诸侯国——中山国的服装。

反驳请拿专著或者论文,百度百科或者网文的就算了!打滚嘴炮一律不回复!人身攻击直接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