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男子气概与做家务||《男性妥协》读书笔记4

2021-06-22 09:26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一、传统家庭中家务的性别化

阴阳二分的宇宙观和男女有别的文化观念都被用来加强性别区隔(男性在公共领域,女性在家庭领域)的合法性。这种性别秩序实际上是等级性的,它使得女性没有去到获得经济资源、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家庭领域的限制让女性无法在公共领域同男性竞争,只能完全依赖于家庭,让其从属地位被固化,被控制在父权制家长之下。虽然在现实中,普通农民家庭由于经济需要仍需要女性参与家庭生产,但她们在农村家庭中依然是次要的。

尽管在80年代提倡女性解放,但其实也只是在承担了很多副业生产和家务劳动的农村女性肩上增加了额外的生产、有偿劳动,农村家庭的生存依赖着农村女性的自我剥削。社会也常常对女性提出矛盾的要求:一方面鼓励女性将工作置于家务劳动之上,另一方面又劝女性花更多的时间在母亲角色上。家务劳动也往往被置于现代性的宏大叙述中的次要位置。

即便当下女性的生产力得到重视,但绝大多数男性农民工依然认为女性气质是基于女性的家庭角色和家庭责任的。基于这样的理念,男性农民工拒绝承担非传统的家庭角色,鄙视那些承担了非传统家庭角色的男性(如“家庭主夫”)。

二、城乡迁移下男性农民工对家务劳动的应对

男性农民工在家务上回应城乡迁移的挑战时,呈现出了四种方式:扩大的豁免、策略性逃避、选择性接受和主动参与。

扩大的豁免指男性农民工将农村社会里“男性不需要承担家务”的观念延续到城市生活,因为他们赚的钱比妻子多。这类模式的特点在与,丈夫只会做很少的家务。

策略性逃避是对更平等的家庭分工的强烈反抗,不顾家庭需要而采取多种策略逃避。

选择性接受是男性农民工有选择地接受妻子让他们“帮忙”某些家务和照顾孩子的需求,不过他们认为这些角色都是次要的和灵活的。他们选择性接受的家务劳动中,很多都是性别中立的,如烧菜做饭、购置物品等。他们可以在适合的时候和“有心情”的时候做家务。

主动参与是男性扮演非传统的角色,可能会被迫接受一些较低地位的工作从而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责任。但在对外上,他们会轻描淡写自己对家务的承担从而维护性别尊严。例如对外说只在妻子加班时做饭而实际上是一周五天都在做饭。他们不太会为自己的家庭角色而骄傲,更多的是觉得有必要为之辩解。当然,也有一些双职工家庭的男性农民工采用实用性的视角,觉得谁有时间谁做。只是,在家庭领域扮演平等伴侣角色的男性不会被当做性别平等的先锋,而是被邻居和同伴讥讽为“老婆奴”。

三、新的男子气概

为调和中国父权制意识形态和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矛盾,与妻子平分家务的男性(但是又觉得这么做有问题)会用另一套男性气质的论述合理化自己的角色。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感受到了两种占据支配地位的、具有规范性的男子气概:一是基于金钱的男子气概,体现在富有、成功、人脉广等上,其衡量标准是诸如轿车、房屋和情人的财富;另一种是基于素质的男子气概,集中表现在受过良好教育、技能娴熟、举止得体的专业人士,其衡量标准是知识和专业技能。到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因为艰苦、孤独、疲惫、与家庭分离等,建构出了“可敬的男子气概”,将男性气质建立在了男人供养和关爱家庭、使家庭成员快乐的努力和责任之上。可敬的男子气概认为男性的成功不应由物质产出衡量,而应该是由其为家庭供养做出的努力来权衡。这种以家庭生活和谐为终极标准的可敬男子气概论述让男性农民工无法理解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却不愿结婚和承担家庭责任的城市男性。

 

来源:

《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

蔡玉萍,彭铟旎


男子气概与做家务||《男性妥协》读书笔记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