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胜有才,德比才更重要
国学经典有太多啦,《声律启蒙》、《三字经》、《千家诗》《增广贤文》、《千字文》《诗经》、《春秋》、《资治通鉴》、《论语》、《庄子》《大学》《中庸》、《墨子》、《道德经》等等
而国学带来的影响也是悄无声息的,或许是随风潜入夜的欣喜,或许是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的仰望,或许是曲项向天歌的活泼,或许是粉身碎骨全不怕的勇敢,或许是相与济苍生的感动。
“舌战群儒”, “四书五经”,“名人轶事”,“吟诗诵词”“元曲古风”“四大名著”“神话传说”,“国粹京剧”这些无一不包含着中华文化的传承。


但对于我这般普通的带娃父母,读诗词是最得心应手的了,除了随口就来的《咏鹅》《春晓》等其他唐诗宋词,还有《声律启蒙》日常磨耳朵
我家大宝大约是在快2岁的时候开始磨耳朵
我会在每天下午给宝贝加餐的时候放音频,
然后有一天惊喜来了,我的音乐刚起来,
2岁的他就说了前两句“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没多久就学会了一整首一东(上)一东(上)
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医学伦理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要找到新的突破口,就必须考虑中华传统国学经典对医学理论教育的指导作用,让传统国学经典赋予其时代新的内涵。当代医学理论教育应继承国学思想的精华,从德,善,爱,术方面入手来推动医学理论教育,来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医学理论学既是医务人员在职业教育中必须接受的一门有关职业道德的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密切联系医学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各方面来说,伦理在医学中的运用范围越开越广泛,医学伦理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用伦理判断的合理性来保证医学技术 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完善的医学应是一门技术和人文结合的学问,而医学伦理正是它们的前提和保证。传统国学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民族认同性,在现代医学伦理学中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医务人员所具有的德,善,爱,术与传统国学的理论思想是完全契合的。


有德胜有才,德比才更重要。医德,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医德高尚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程度和生命安危,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体现了一定社会精神文明程度。而医务人员的医德品质对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医生的职业,生命攸关,救死扶伤,正因为医生工作的好坏关系人们的生死,所以医德非常重要,德,也是医学伦理教育的核心。
爱,是仁爱,是国学经典中所提倡的理论思想。有仁爱之心,其医术可称之为仁术。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同情和尊重患者,就是仁爱。医务人员是救死扶伤的,其心怀仁爱,不是为了挣更多钱,也不是为了讨好谁,是发自内心的仁爱,就是尽其所能救治患者,减轻患者痛苦。
善,是人性中蕴藏着一种柔软,但同时又最有力量的情愫,善良是国学经典中极力推崇的人类美德,也是做人的标准,医学的根本。医学,是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善良,可以说是一个医生看待周围人事的基本价值标准,也是医者应该一直秉承并倡导的医学核心理念。
孔子强调“因材施教”,比如同样是“孝”的问题,他的学生孟懿子,问他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 “不违背父母的教导就是孝。”他另外一个学生,孟武伯问他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当父母生病 的时候你能好好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就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