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称霸—对马海战(2)

由俄罗斯欧洲本土的波罗的海基地到旅顺几乎横渡半个地球的距离,由于俄国的主力战舰其吨位都在10000 _ 15000吨之间,无法取道苏伊士运河以缩短航程,唯有沿着非洲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沿途受限于中立法规的影响,加上俄国又没有海外基地提供补给,一切都要依靠舰队本身的补给舰支援。漫漫长途,世界各国一开始就不相信俄国海军能平安到达旅顺。当时的军舰仍以煤炭作为燃料,煤的体积庞大,储存不像汽油或柴油那样方便,为了解决长途航行所需大量的煤炭,俄国向德国的汉堡-美洲航运公司租借高达70艘煤船,沿途补给。德国与法国更是暗中给予俄国舰队帮助,允许俄舰停靠各海外殖民地港口,当然,这不免引起一阵抗议。

1904年11月1日,俄国舰队抵达西班牙港口维哥港。11月6日,俄舰队停靠法属北非的丹吉尔港。自丹吉尔港出发以后,伟大的西索伊号与纳瓦林号等一部分舰艇在福克山少将的率领下取道地中海,经苏伊士运河至印度洋,与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约定在 非洲东岸的法属马达加斯加岛会合,而其他的俄舰继续南下。12月7日,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的主舰队到达南非的摩珊麦兹港,此时,远东已传来旅顺不保的噩耗。1月9日,罗杰斯特文斯基与福克山舰队在法属马达加斯加岛北端的诺希北会合,更坏的消息亦同时传来,旅顺已经被日军攻占。此时,罗杰斯特文斯基想立刻启程赶往远东,趁日本舰队尚未自旅顺封锁战后恢复元气之前,尽快进行决战,好彻底歼灭。但是福克山少将的舰艇经地中海时,舰艇有所损伤,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修理才能继续远航,而帝俄政府亦传令罗杰斯特文斯基,要他停留在诺希北,等待新近成立的第三太平洋舰队一同增援远东。
1月15日,第三太平洋舰队在诺伯加托夫少将率领下,率领战舰尼古拉一世号、海防舰阿普拉克辛号、辛亚文号、乌沙科夫号、巡洋舰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和一些补给舰由波罗的海基地拔锚启航。1905年3月16日,罗杰斯特文斯基决定不再等待诺伯加托夫,在诺希北加满补给品后,自行率领第二太平洋舰队航向远东。印度洋上气候炎热,而且德法在印度洋没有殖民地可供补给,一切只能靠舰队中的补给舰维持整个舰队的运作。在印度洋上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创下了世界首次在航行途中进行舰对舰补给燃料的记录,并且补给的是固体的煤,而不是液体的柴油。
4月14日,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抵达法属越南的金兰湾,在此地又接到等待第三太平洋舰队的命令。诺伯加托夫少将的第三太平洋舰队是一些老式舰艇,非但不能增加整体战力,反而成为整个增援舰队的累赘。罗杰斯特文斯基一再向沙皇政府力争,要求不等待第三太平洋舰队,径直航向海参崴,但俄国政府却不同意,坚持前令。5月9日,俄国第三太平洋舰队终于与罗杰斯特文斯基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会合。5月14日,第二与第三太平洋舰队离开金兰湾,驶向海参崴。5月23日, 罗杰斯特文斯基命令各舰队进行最后一次的加煤作业,接着传令所有的非作战舰艇,除4艘补给舰及2艘医护舰外,一律驶离战列。当天,福克山少将病死,罗杰斯特文斯基封锁消息以免影响军心,连第二顺位指挥官诺伯加托夫少将外都不知情。
日本海军判定俄国舰队必然就在附近的海域,于是加紧备战。俄国东来的舰队,因为旅顺港已经落入日军的手中,所以只能驶向海参崴,而到海参崴的航道有二: 不是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便是取道宗谷或津轻海峡,由北海道附近使入日本海。东乡平八郎判断罗杰斯特文斯基一定会取道对马海峡,所以将联合舰队集中在对马岛屿与朝鲜的镇海湾,等待战争的到来。东乡并派出4艘武装商船及2艘旧式巡洋舰在东海上侦察。
1905年5月27日02:45,日本武装商船信浓丸发现了俄国舰队中的一艘医护船。虽然罗杰斯特文斯基下令实施灯火管制,可是这一艘医护船却因灯火辉煌而被日舰发现。5月27日04:45, 经过一番仔细的判定后,信浓丸发出了发现俄国舰队在203地点向东北航行的电报。日本联合舰队的第 3、4、5、6 战队,分别在出羽重远中将、瓜生外吉中将、片冈七郎中将及东乡正路少将的领导下,向俄国舰队方向集中。停泊在镇海湾中的日本三笠号战列舰上,东乡平八郎下令全军出动。5月27日07:00,日本第六战队的和泉号巡洋舰与俄舰接触,并报告位置在宇久岛西北方48 公里处向东北航行。当天海面上起着浓雾,全部漆成灰蓝色的日本军舰不太容易辨认,反倒是俄舰黑色的舰身上鲜黄色涂漆的烟囱成为明显的目标。日本巡洋舰队一直遥远地监视俄舰的动向,毫不放松。

5月27日11:00,俄奥瑞尔号战舰向跟踪的日本巡洋舰首开战火,而后又在罗杰斯特文斯基的命令下停火继续航行。5月27日是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纪念日,俄军大肆庆祝,并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餐。12:00,日军联合舰队的主力抵达冲岛海面。13:40 ,罗杰斯特文斯基判断日军主力舰应是由西北方前来,于是下令其第1、2 战队顺序转向左舷8点,如此一来,他的新式战舰恰好可以横过日本舰队的先头旗舰,得以集中各舰火力猛击日舰的旗舰。但是此一命令却未完全贯彻,只有第一战队的四艘战舰完成了转向,第二战队却没有任何动静,于是俄国舰队分成了两列前后并行的队伍,第一战队大约在第二战队右前方约6公里处。
13:45,双方都可以目视到敌舰,可日舰却出乎罗杰斯特文斯基意料地出俄舰的东北方,于是罗杰斯特文斯基又下令俄舰队成一纵队前进。俄国舰队由于队形变换不良,造成一阵混乱,第二战队旗舰奥斯利雅维亚号甚至被迫停止前进,以免与其他舰只相撞。13:55,东乡平八郎在旗舰日本三笠号战列舰上升起了Z字旗,下达了(皇国ノ兴廃此ノ一戦ニ在リ、各员一层奋励努力セヨ)的昭示。此时,在俄国炮火的射程之外,东乡先率领舰队横过俄舰的正前方,等到横过之后转向南方航行。此时的俄军则严密监控日舰的动向。

14:00,东乡下令各舰依次转向左舷16点。此举令日本军官与俄国舰队都大吃一惊,因为如此一来,转向后的舰只会妨碍未转向军舰的射击,而且那一个转向点,使正在转向的日舰成为俄舰的靶子。俄舰首先开火,日舰仍依次转向而受到俄舰的攻击,浅间号装甲巡洋舰舰尾中弹3发,舵机转动失灵,被迫退出了战斗行列,其它日舰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日舰前四艘集中攻击俄军第一战队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后六艘攻击俄国第二战队旗舰奥斯利雅维亚号。此时的俄军舰队由于旗舰遭到攻击,使得其他战队阵脚大乱,奥斯利雅维亚号失去动力,全舰笼罩在大火之中。而苏沃洛夫公爵号舵机失灵,向左舷倾斜8度。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本身亦受伤,头部、背部与脚都有受伤,众人将他移到指挥塔,此时的罗杰斯特文斯基已陷入昏迷状态。日军利用改良的下濑火药,杀伤力大增,加上准确的命中率,俄舰损失惨重。15:10,奥斯利雅维亚号就在俄国官兵的眼前沉没。此后的一段时间,日本舰队一度失去俄舰的踪影,但时而重新捕捉到俄舰主力。至于早先担任斥候任务的日军第3、4、5、6 战队,则集中全力攻击俄国的巡洋舰、驱逐舰及补给舰。

16:45,日本铃木贯太郎的驱逐舰队攻击受伤的苏沃洛夫公爵号战舰,使其倾斜增为10度。之后东乡的舰队又失去俄舰踪影。17:30,日军发现俄舰往东北加速逃逸,于是向北追击。此时的罗杰斯特文斯基早已换乘驱逐舰毕尼号,而后又换乘驱逐舰毕尔多夫号。此时的俄军,由诺伯加托夫少将继续率领俄舰尼古拉一世号、奥瑞尔号、阿普拉克辛号、辛亚文号、伟大的西索伊号、纳瓦林号、纳希莫夫将上号及巡洋舰绿宝石号向海参崴方向逃逸,但日本鱼雷艇却毫不放松。当天的天气并不是很好,而日军的鱼雷艇在波涛汹涌中奋力驶近俄舰攻击,纳瓦林号被鱼雷击中而沉没,纳希莫夫上将号及伟大的西索伊号亦被鱼雷击中,受重伤却不愿投降,驶到对马岛搁浅自沉。此时的俄军第二与第三太平洋舰队早已溃不成军,而安克威斯特少将在入夜前早已脱离战场,率领奥尔济号巡洋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珍珠号航向南方,最后驶到马尼拉被解除武装。
15:30,日军驱逐舰涟号在郁陵岛西南方约75公里处拦截到俄军驱逐舰毕尔多夫号,俘虏了俄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18:00,乌沙科夫号被搜索战场的日本第2战队发现,日舰命令俄舰降旗投降。乌沙科夫号立即升起战旗并用炮火来回答了日舰的命令,它立刻受到日舰集中攻击,被严重击伤后自沉了。至于其它俄舰,或是被击沉,或是逃到中立港被解除武装,最后只剩下巡洋舰金刚石号及2艘驱逐舰到达海参崴。195月29日清晨7时许,海战中最后一艘沉没的战舰迪米特里·顿斯科伊号在郁陵岛附近被幸存舰员凿沉在深水里。对马海峡之役至此结束。

战后俄军的士气完全崩溃,不久就与日本和谈,日本如其所愿地得到了一切。对日本而言,此一战争最重要的意义,是日本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仅次于英美,成为第三强海军国家,而东乡平八郎大将也就成为日本军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甚至以之名来形容东乡在日俄战争中的成就。这一连串的信心,也奠定日本海军造舰发展,以至于向太平洋扩张的雄心。
俄国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不用说是两支主力舰队前后被日本联合舰队全歼,彻底丧失了制海权,从而使日本军队没有了后顾之忧。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日本陆军面对的又正好是一支被一帮为了向沙皇争表忠心而互相勾心斗角的将军而把持的俄国陆军。
导致联合舰队大获全胜的因素很多,T字战法的成功,七段战法的顺利实现,下濑火药和伊集院信管的使用,水兵火炮操作的熟练,日本海大海战时的以逸待劳以及对手俄国海军将领们的无能,拙劣和愚蠢。但是最主要的因素是运气。
人们经常会好奇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敢于挑战强大的美国。特别是从在战争结束几十年后的,这个问题更加被频繁提出。不但中国人提这个问题,连日本的战后一代也经常会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只要看看日俄战争就知道了,日本这个落后的东方小国照样挑战了发达的西方庞然大物俄罗斯帝国而且取得了胜利。日俄战争时日本和俄国的国力差距虽然没有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日美两国的差距那么大,但也是十分惊人的。俄罗斯的陆军兵力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海军兵力几乎几乎是三倍,国家预算是日本的十倍,考虑到日本国家预算的一半是军事开支,俄国的经济实力几乎是日本的20倍。在日本人还只能造驱逐舰,战列舰必须向英国人购买的当时,俄国人所保有的号称当时最先进的战列舰除了采用了法国人的设计以外,都是自己建造的。
这是一场实力相差过分悬殊的战争。所以和开战前还作了上中下三种准备的甲午战争不同,日本在日俄战争开战前根本就没有一旦失利怎么办的准备,因为没有办法准备。陆军在满洲失利就意味着保卫日本本土的任务就只能依靠这支小小的联合舰队,而联合舰队如果在日本海失利就意味着日本亡国,这是毫无疑义的。所以这是在以举国之力进行极端危险的赌博,东乡平八郎在日本海大海战前升起的Z字旗中所含皇国存亡在此一战就充分表现了这个意思。
但是日本人还是赢了这场看上去不可能胜利的战争,所以一定要说近四十年本军部挑战更为强有力的美国是完全疯狂的蛮行的话,当时的日本军部可能不会这么认为,如果有人能穿越时空和东条英机们去讨论这个问题的话,东条英机们为他们的疯狂计划辩护的理由肯定是:“我们不也战胜了俄国人吗?”。
在讨论日本的胜利到底是什么原因的时候,不妨听听号称日本海军两参谋之一的佐藤铁太郎的总结。一次佐藤铁太郎在海军大学校讲课时回答学生提出的“日俄战争的胜因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思考了半晌才说:“40%是运气”。学生又接着这个回答发问:“剩下的60%呢?”“还是运气”,这次佐藤铁太郎回答得十分干脆。

合着一场日俄战争,日本人仅仅就是靠着运气才战胜了俄国人?这种回答似乎不能令人信服,所以接下来佐藤铁太郎对他的“40%的运气加60%的运气”做了解释。“前面40%的运气是纯粹的运气,比如马卡洛夫司令官刚上任就触雷身亡,黄海海战那一炮不偏不倚就正好击中皇太子号的司令塔等等,发生这几件直接影响战局的事件,仅仅是单纯的运气。后面60%的运气是俄国人的失策或是日本人的努力得来的运气,不管怎么说,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中确实运气很好。”
日本海大海战的当天,海上一直有一层薄雾,这层薄雾给了双方一种距离尚远的错觉。错觉使得东乡在完成敌前大回头以后离俄国舰队的距离比原来预计的近,从而炮击的命中率更为增高,而同样的错觉则使得罗杰斯特文斯基放过了可以开始炮击的时机,如果罗杰斯特文斯基提前那么极为宝贵的五六分钟开炮的话又会是个什么结果就很难预料了。
再来看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中将给军令部的总结报告的头几个字吧,这份报告秋山真之起草的,头四个字赫然是:“天助神佑”。一场日俄战争打下来,秋山真之受不了这种精神重压,成了个怪人。看过戴季陶的《日本论》的人肯定会对戴季陶笔下的那个成天满脑子封建迷信,成天神神叨叨的海军中将秋山真之很有印象。秋山真之本质上是个文人,他是被他哥哥秋山好古愣弄的从了军,其实他不适合这种充满杀戮的战场。日俄战争以后秋山真之一再要求退役去当出家当和尚,可是如果那样做了大日本海军就很没面子,所以秋山的要求得不到批准,不但不批准,反而还给秋山不断加官进爵,最后成了海军省最重要的军务局局长,海军中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第二舰队司令官任上时患了腹膜炎,坚决拒绝医生治疗而去求神拜佛,50岁上就病死了,遗嘱是坚决要儿子代父出家当和尚。

陆军的儿玉源太郎大将在战争结束后的1906年死去,享年54岁,日本人都认为是因为日俄战争而累死的,也算烈士。这位秋山参谋,其实也是被日俄战争累疯的,有这么一句话:“日俄战争要去了儿玉源太郎的肉体,要去了秋山真之的精神”。但是除了海军上层的极少数人之外,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实情。人们所被让知道的是圣将东乡的英明指挥,“天才”秋山的出谋划策,日本军人的英勇善战。
对马海峡海战结果充分证明了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海权学说。再次证明了战列舰在海战中无可替代的霸主地位,并且深刻影响了海军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英国的第一海相费席尔坚信此战证明了对战舰来说最重要的是火力和航速。由此催生了无畏型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将大炮巨舰主义推向颠峰。
对马海战其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军事方面,直接左右了俄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命运。曾经处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海军一蹶不振,海战的失败动摇了俄国沙皇的统治。日本通过此战,为3个月后的《朴茨茅斯和约》的订立铺平了道路,从此进入了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
对马海战的结局震惊了西方,也震惊了整个世界,自19世纪末开始众说纷纭的所谓黄祸论,至此终于有了定论,谁都看清楚了日本挑战世界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