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及饲养记录●国产姬兜

虽说现在养的东西也挺杂了但我钻研的最深的还是兜虫、锹甲之类的这些金龟总科昆虫,以前的专栏里说过我养的第一种锹甲是黄纹锯锹,但实际上兜锹中我在更早的时候养的第一个种类是广东本土产的姬兜,也就是说姬兜可以算是我甲虫坑的入坑虫
不过那都是小学时候的事了...之后也有个几年没再碰过姬兜了吧,直到去年7月中旬我去莲花山玩的时候晚上在路灯底下捡到了一只小小的母姬兜


算是有一点对当年的情怀吧,顺便也好奇如果按照带独角仙幼虫的养法能养出多大的国产姬兜呢?于是就把这只小母姬带了回家尝试着下了产房


一个月之后生是确实有生但估计可能在野外是已经产过一波的了,下了两次产房每次收获都只有个位数...

最后成功孵化的只有五个




下产两次后在9月初母虫寿终了


顺便其实之后在8月时家里还飞进来了第二只母姬兜,体长35mm比第一只还大点(在那个螳螂破甲测试视频里的母姬兜就是这只)

但这只母姬兜产的卵全部都孵不出来...并且它在下过两次产房(每次一个月左右)后还活了去年的11月底才寿终...看来这只估计在飞进家时就还是一只比较新的母虫根本就没配过

由于比较长命因此跗节老化后的残缺也比较严重...死后就做成了缩腿的展翅标本

不过翅膀也有一点点残破就是了...


好了再看回那几条幼虫
姬兜幼虫养起来其实跟独角仙幼虫也是差不多的,两者都是入门级别的饲养难度,也都不怎么挑食,从朽木到腐殖土它们都能吃,不过当然最适合的食材还是腐殖土或深度发酵的木屑,温度方面由于这种姬兜本就是本土物种适应当地的气温因此就直接室温佛系养任由它们按照自身原本的生命周期成长了(这里只是指国产姬兜啊,其它姬兜我没养过不清楚)


1龄和2龄的时间都还不到一个月,这段时期长得比独角仙还稍快一点,两批幼虫分别在10月初和10月底都长到了3龄

姬兜幼虫相比起独角仙幼虫有更多的体毛
3龄后的初称重





3龄是化蛹前的最后一龄但时间最长的一龄,3龄后容器就从之前的小布丁盒换成了一升的大布丁碗,并按两个月一次的频率换土


另外之前养独角仙时剩下的土已经吃完了,于是就又买了两包那种十来块比较便宜一般是用来养独角仙幼虫的发酵木屑
2019年的1月底到2月初这段时间这些幼虫达到了体重的最巅峰







然后在3月下旬和4月初最后一次换土时又稍微有点掉重了





话说之前养的独角仙幼虫在临近化蛹前的最后一次换土称重时也是普遍有点掉重的,这样的轻微体重减轻算不算是临近化蛹前的正常现象?

4月开始有做蛹室的了,不过这也是五条里唯一一条贴着容器边做蛹室的...
顺便一提姬兜的蛹室也跟独角仙一样是竖向的,跟其它大多数兜虫不同

4月24日,第一条幼虫化蛹了,是只母虫

应该是在5月21日半夜羽化的,蛹期四周左右,比独角仙要稍长一点


体长45mm左右,跟亲代的母虫比起来个子大了不少,母国姬这体型我还是挺满意的


另外四个由于没贴着边做蛹室看不到于是就直接按照八个月左右的幼虫期加上一个月左右的蛹期大概算了算日子直接挖成虫了

五个里面出了三只母虫,应该是对应末重15克的那三条幼虫

第一只公虫




第二只公虫



两只公虫的体长都是47mm左右,就这个种类来说最大应该也就5cm出头,因此45mm以上的个体虽然称不上非常大但也不算小了吧

至于羽化后的蛰伏期长度...起码那第一只母虫是三周左右出的蛰伏,其它的那四只由于不清楚准确的羽化时间因此就也不好判断了

顺便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种类,“国产姬兜”这个其实只是个人习惯用的叫法,它们实际上也只是一个亚种而并非独立种,但这个亚种该归入哪个种下在分类中又是一个挺混乱的故事了...
在最初的时候该种的拉丁名为Xylotrupes gideon tonkinensis,是Xylotrupes gideon(中文名就叫姬兜或橡胶木犀金龟)下的一个亚种,而Xylotrupes gideon作为姬兜属的模式种曾经是一个包含了超过二十个亚种的庞大家族,但不知是不是因为亚种太多分布过于广泛了后来这些亚种中的一部分又被重新分化甚至就独立出去了,其中有一个名为Xylotrupes gideon socrates的亚种就被提升为了独立种Xylotrupes socrates(中文名是不是可以翻译成苏格拉底姬兜?)

而这个种独立后就又把原来的Xylotrupes gideon tonkinensis顺便也拐走了变成了自己的亚种Xylotrupes socrates tonkinensis...于是在现在在不同的资料中就可以查到Xylotrupes gideon tonkinensis和Xylotrupes socrates tonkinensis这两个拉丁名......不过应该指的都是同一个亚种吧。。
刚才也说了国产姬兜只是我随口叫的,那么这个亚种有正式的中文名吗?是有的,而且它不光拉丁名有两个连中文名也有俩.......因为tonkinensis这个亚种有着两个地区分支
第一个:中国翘角姬兜

这个分支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中国南方省份,也就是UP主现在养的这个,该分支的体型较小,最大也不过50mm+,而且角普遍也较短,大个体头角分叉处的尖端会有轻微的回钩状,故名“翘角姬兜”

↑最后放一张在日本的资料上找到的54mm超大个体,产于福建的武夷山,这只的角形我天简直都不像是翘角姬兜了Σ(っ °Д °;)っ

第二个:红河哈尼姬兜

这个分支产于中国的云南省以及越南、缅甸等周边邻国,相比起前者体型能再稍大一些,最大能达到60mm以上(云南曾经发现过一只体长达66mm的姬兜,也算是目前国内出现体型最大的野生姬兜之一了,应该也是红河哈尼姬兜吧),大个体的角也比翘角姬兜更发达一些,并能出现粗角个体

当然分布于中国的姬兜也不止这一种,之后我还会再出一期专栏把整个Xylotrupes属姬兜的所有种和亚种列一下 (๑•̀ㅂ•́)و✧(挖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