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纳借鉴

2023-03-18 09:50 作者:bili_41085302088  | 我要投稿


先买个华图模块宝典把行测的基础知识都过一遍吧!或者粉笔的《行测的思维》和《申论的规矩》也不错,看完就能了解行测和申论的大概知识框架。


然后买一套题库型资料刷题,粉笔的决战行测5000题不错,华图和中公也有类似的,不过我还是用的粉笔。从易到难,把各模块题目循序渐进地做完,以量变去累积质变。

成功经验需要借鉴,不然很容易走了弯路都不自知,既然决定要参加那就脚踏实地的备考,各个模块各个章节逐一击破,坚持学习是最重要的一个元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太多了。今天就借这个机会分享一下我当时备考的经验,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纳借鉴。


首先来说一说两大科目:

行测的本质是考查学习、运用知识、信息能力,里面的言语、资料、推理、数量,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随便拿出来都可以变成单独的一门学科学习,至于常识,它自己就是百科全书的考查,再加上有限时间内完成过量题目的考试安排,注定了行测各部分的学习是无法齐头并进、面面俱到的,反而需要做好取舍,通过放弃部分分数来优化整体的时间分配,提高最终成绩。


申论考察的则是应对问题、完成任务等工作能力,虽然有着满满的事例材料,也需要写很多字的回答,看起来像是主观题,但自主性比较小,更多的是让大家按题干要求,把材料里发生的事件信息提取出来,有条理有逻辑的表达出来。


至于你对材料里事情的看法、意见乃至应对解决方法,都不重要因为那是责任人的工作,不是你的工作。申论一定要注意在其位谋其政,不可越俎代庖,也绝不能推卸责任、撒手不管。

备考公务员考试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公务员圈流传着一句至理名言:“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句话的意思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比考试成绩好更为重要。这是无数前辈的血泪总结,值得我们深思。


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岗位所在地、专业限制、户籍限制(国考基本不限制户籍,省考户籍限制比较多)、性别限制、应届生限制以及政治面貌限制。


首先,要确定要报考的地区。地级市的岗位一般都是税务系统、海关和铁路公三大方向。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专业匹配一下看看能报哪些岗位。


在选择岗位时,不要为了上而上,需要花时间多多研究。有些偏远地区的岗位报名人数相对较少,但是生活条件艰苦,考上之后不去的情况也很普遍。这样就浪费了一次考试机会。

常识:常识是各个考试科目中都有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但是需要对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要提高常识分数,可以通过拓宽知识面,背诵常识口诀,练习真题积累常考点等方法来进行复习。同时,在考前要多看看时政、历史、法律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言语:言语是指在考试中需要用到语言能力的部分,主要包括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方面。要提高言语分数,需要多积累、多练习。可以通过边跟同学讨论言语梳理答题思路、积累常考易混易错成语实词、固定搭配、逻辑关系等内容,并通过练习巩固提升语感和解题能力。


资料:资料是指在考试中需要用到数据分析、图表分析等技能的部分。要提高资料分数,需要学会读题(审清题意+找准数据)、熟记公式技巧、大量练习等。在练习时,可以多积累一些速算技巧,避免死算硬算。

然后就是备考总会涉及到的报不报班问题,我觉得还是不要冒险,抓住每一个能往前走的机会,咱不跟公考中那些裸考直接上岸的比,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备考跟专业老师走,上岸概率还能大一点。


至于报什么,闪能公考的班可以优先考虑,我是觉得闪能在快速提升这块还是有点东西的。基础部分我跟着闪能用一周过完之后,剩下的时间都是讲考试的考察重点,像行测的言语理解,一开始是先讲言语理解方面的成语、词语的意思,后期是结合着真题讲言语理解的题干秒杀法,听完我去练习了十几道左右,做题正确率基本保证在百分之七十左右。

刷题中期会遇到一些瓶颈,比如正确率上去了,速度却上不去。这个时候看江鸣百技斩,学完各种做题技巧,会有醍醐灌顶的效果。江神的课就是撬起我的行测的最关键的支点,在听他的课的时候,我明白了什么叫以”高分思维“解题,之后再刷题就上了一个层次。


最后一个阶段做真题卷,打印也好,买华图或者中公的也好,把近几年的行测、申论卷子卡在和考试时间一样长的时间内做完,并且答题的时候使用考试专用的答题卡,到了考场上,就会对整个流程和做题的时间分配足够熟悉,不会因为突发事件而惊慌失措了。


另外就是要整理好错题,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把不同类型的题目分别归类,找出自己缺陷最多的地方,也就是屡屡犯错的地方,再去专门攻破这类题型,弱项就会越来越少。


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纳借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