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星际争霸二十一年,经典永不泯灭

2019-04-01 15:37 作者:次元书馆  | 我要投稿

1998年,暴雪推出了一款RTS(即时战略游戏)。此款游戏描述了26世纪初期,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三个种族在科普卢星际空间中争夺霸权的故事。三个种族分别是:地球人的后裔人族(Terran)、一种进化迅速的生物群体虫族(Zerg),以及一支高度文明并具有心灵力量的远古种族神族(Protoss)。

星际争霸启动界面

此款游戏一出,就凭借其新颖的背景设定,对玩家意识、策略、手速的综合能力的超高要求、良好的观赏性和竞技性等特征,吸引了众多玩家,风靡中国的青少年群体。而在韩国,更是因为这款游戏,电子竞技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大加速了电子竞技的职业化历程。

 21年过去了,各种新游戏如雨后春笋般涌起,星际争霸早已算不上时下年轻人热捧的游戏,更多的变成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然而,即便是在这无数新游戏之上,星际争霸仍然稳稳的站在游戏圈鄙视链的顶端,依然是很多人永远的最爱。

 2013年,星际争霸15年,暴雪举办了“我和星际·15年”征集活动。活动引导词是这样说的:有什么东西可以15年不变?你的娃娃脸变长了,你的电脑升级几次了,你的旧同学消失新同事出现了,你的11点熄灯的宿舍变成温馨的家了,也许还伴随着宝宝的哭声。但是——你的游戏品位没有变,依然那么引领高端;你的好胜心没有变,只不过换了一个一个对手;你的追求没有变,变的是这个浮躁的世界。你的回忆,15年来,只会越积越醇……

2018年,星际争霸20年,暴雪又推出了星际争霸高清重制版,可能为其补充了一点新鲜的血液。但站在6年后的2019年,星际争霸已经是一个超过20岁的老游戏了。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并不重要,因为当一款游戏的生命周期超过20年,就已经不能用好游戏来形容了,正如大家所说的,经典永不泯灭。

高清重制版游戏界面

时隔21年,当年即使是以小学生身份开始玩这个游戏的玩家现在也已步入了而立之年,当年在网吧、宿舍和同学联机的中学生、大学生,早已成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流砥柱。他们大多数可能一年都没有机会再玩儿星际争霸了,很多也开始玩儿曾经有点儿不屑的LOL和王者荣耀。但每当提起星际争霸,他们依然兴奋难掩,因为那是他们青春最美好的记忆。

 值此《星际争霸:前线》漫画上架之际,我们采访了几个星际争霸玩家,听听他们和星际争霸的故事吧~

玩家A,36岁,我的青春放佛是从爱上你开始的

 初中的时候,我用攒了好久的零花钱买了星际争霸的电脑光盘。第一次接触就觉得画面不错,比红警强多了。一大波口水扑过来被我用坦克轰成一摊血水,觉得超有成就感。

 我当时一直是和电脑玩儿的,后来打到可以1个人挑7台电脑,感觉自信心爆棚,就想去现实生活中找找对手。

 于是我去了浩方,显而易见被虐成了狗。我这才意识到只靠自己闷头打电脑是不行的。于是我参加了线下赛,参加线下赛的结果显而易见,我更加清楚的意识到了自己是个菜鸟的现实......好在那个时候的玩家素质真的很高,都会在开局打出“GL”结束打出“GG”相互祝福,也没有因为我水平不行嘲讽我。即使时隔多年,想到这些还是很感动。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有计划地进行训练,熟悉地图、提高意识、锻炼手速,下载和反复琢磨高手的录像,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也可以教小学生如何做人了。08年进入了遥远论坛,结交了几个好朋友,大家一拍即合,甚至萌生了打职业的想法。不过后来因为家人反对,自己也意识到天赋还是不够,训练了半年就没有坚持下来了。

 后来星际争霸对我而言就只是一项娱乐活动了,也打消了参加职业联赛的想法,闲暇时最喜欢看大师二龙三炮他们的解说。现在偶尔在家里也会打,媳妇问我:“你的矿物储量怎么老是不足?”有一天突然又想起了以前的往事,我在纸上写了一句“我的青春放佛是从爱上你开始的”,媳妇说“呀,还给我写了句诗”。对不起媳妇,这句话其实不是写给你的,是写给星际争霸的。   

 

玩家B,34岁,星际争霸是我学生时代最大的快乐

 最开始也是从网上下载的在家玩儿,后来上了高中,发现同班同学居然有好几个玩儿星际的,感觉非常惊喜。那会儿经常中午就吃一个2块钱的面皮,把省下的钱攒下来去网吧和同学联机。

 那会儿就能感觉出来,打游戏这个事情是很看天赋的,大家其实接触游戏的时间差不多,但很快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差距。而且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爱好和偏重,有的人喜欢P的精兵,有的人喜欢T的中规中矩,有的人擅长Z的数量优势。我最喜欢用人族,因为我不喜欢无脑爆兵攀科技,更喜欢兵种配合的风格,而且我的偶像是人皇BoxeR!

 即使在现在看来,星际争霸对玩家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是极高的,你需要有良好的战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策略,要有敏锐的反应能力,超快的手速,甚至还需要极高的体力。一场棋逢对手的比赛打下来,经常是满头大汗。

 当时网络直播并不发达,我们都是通过杂志了解最新资讯的。当年只能在杂志上看战报,对天王的克隆技术印象深刻,回家也下载了专门的微操地图反复练习。那会儿我迷恋于微操,被队友批评意识不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缺乏大局观。

 这种习惯也一直被我带入了工作中,我工作后也比较擅长操作各种软件,比如PPT啊、Axure啊,各种快捷键和小技巧用的很溜,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总是赶不上各种风口,错过了各种赚钱机会,可能是真的没有大局观吧~~~不过真的还是得感谢星际争霸,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体会到了许多快乐。

 

玩家C,30岁,我学会的第一个英语句子就来自星际争霸

 我接触星际争霸的时候,还是个小学生,当时看到别人能1v7电脑好佩服。最开始,我还是个只会把路口堵死造满坦克憋大和的熊孩子......第一次赢电脑靠的是show me the money和opration cwal作弊,好开心。说起来,“showmethemoney”算是我掌握的第一句英语句子了。当时不懂英语,真的是把秘籍都抄到一张纸上死记硬背的,然后告我爸玩儿这个游戏可以学英语。

其实还是受限于英语,很多剧情都没有弄明白,后来出了汉化重制版,才补上了当年的遗憾。

很快,发现大家都玩反恐去了,我也随大流去玩儿反恐了。玩儿反恐的网吧里总是粗口不断,充满戾气,还是很怀念当时在网吧组队玩儿星际练技术的那种氛围。


玩家D22岁,发现剧情比对战有意思

 比起很多人,我玩得很晚了。大概是2010年前后才玩,不过还是在入手星际争霸二代之前。当时看了1的比赛,自己玩了以后发现……算了,还是看剧情吧,一开始全英文球也不懂,还去找了民间汉化补丁,然后发现剧情比对战有意思,还专门找了有过场动画的版本来玩,(一般的版本都删了过场,因为占地方),真要说游戏性的话,我倒是没太着迷,因为实在操作不来,不过剧情还是挺有意思的,就坚持啃了。

是的,情怀多少与否,剧情仍然引人入胜,即使因为各种因素,你没有玩星际争霸的续篇星际争霸二,或者是在同样已发售八年多的二代游戏早期就退了坑,这个系列的剧情仍然值得你继续关注。由于很多东西没有得到妥善的汉化和引进,很多人玩了许多年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许多故事,但是,包括我们在内,仍然有很多人为之而坚持,将神秘的设定带给大家。

 星际圈里有一句名言“打不了一辈子星际,可以当一辈子朋友“。时过境迁,当年一起打星际的小伙伴们,是否还会在梦里,回到那战火频仍的科普卢星区?一本《星际争霸:前线》漫画,带你重回那残酷而黑暗的星际争霸世界,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前所未见的冒险故事,重拾当年初始星际争霸的快乐回忆。

 本书沿用星际争霸背景、忠实于游戏原作设定、采用耳熟能详的场景和亲切熟悉的兵种,囊括了七个全新的独立短篇故事,分别是:《为何而战》、《雷霆之神》、《战争兵器》、《重型装甲》、《菌毯》、《幽灵传说》和《独家要闻》。

《星际争霸:前线》内页展示


《星际争霸:前线》内页展示


《星际争霸·前线》内页展示

这七个故事分别由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作家、画师精心创作,包括暴雪娱乐旗下游戏的官方小说作者,参与撰写了《暗黑破坏神》《魔兽争霸》《魔兽世界》等系列小说的理查德·A.纳克;创作了包括《变形金刚:渗透》《扩军》《绝望》《猛兽战争:聚集》《上升》《变形金刚:焦点》以及《变形金刚:英国》的漫画及动画编剧西蒙·弗曼;参与了《宇宙星路》《苍穹之法芙娜》以及《苍瞳少女》等作品的机甲设计的知名机甲设计者、绘画艺术家水野由弘(日);创作并参与了《漫威浩克大冒险》《蜘蛛侠大家庭》的创作和电影改编工作的作家、编剧、电子游戏制作人保罗·本杰明。

 本书是美国原版《StarCraft Frontline》的中文版,我们增大了开本,使之更具视觉冲击力。七篇故事,七种风格,忠于设定,全新演绎,力图精益求精,充分展现《星际争霸》世界的魅力,是星际玩家们的必读之作。

《星际争霸:前线》中文版和英文版对比



星际争霸二十一年,经典永不泯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